家有双胞胎男宝:幸福和吉祥
漫长的假期总算要过去了,神兽终于要归笼,让我笑会儿。
在盼望神兽归笼的同时,这件事也需要父母们上上心了,你给孩子的开学做好心理建设了吗?
接下来整严肃的话题。
先来看下这些情景:
幼儿园门口,孩子哭天抢地的喊着:“我要回家!”;
搂着妈妈的脖子嚎啕大哭,仿佛正在经历生离死别;
孩子因为知道你要出门,瞬间变成万能胶,死死黏在身上不下来;
……
上面的种种,其实是娃正在经历“分离焦虑”。
孩子因为和妈妈分离带来的各种情绪崩溃,让父母无比揪心,甚至都让你怀疑自己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决定是否正确。
经历了幸福吉祥一路走过来的上学路,孩子的晋级路也是父母的打怪升级路呀。
前天晚上,已经关灯睡觉很久了,一翻身发现幸福还在那睁着眼“思考人生”,我问他怎么还没睡着,小家伙说:“我在想还有几天就要上学了。”
透过他的语气,我能感受到他略带无奈和焦虑的情绪,虽然已经小学一年级了,但谁都愿意待在家的这个舒适圈里优哉游哉。瞬间,我体会到最近几天,吉祥几乎每天都在问我:“还有几天开学?”背后的意味了。
虽然一年级了,但是他们依旧也会有分离焦虑,但好消息是:他们的分离焦虑已经完全可控。
“分离焦虑”是个啥?
先整点学术气息出来,嚯嚯。(下面这段解释你也可以不看,反正看了也记不住,但我还是要写一下的,假装自己很专业。)
分离焦虑指婴幼儿在与最亲近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以此来抗拒分离。实际上,这是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一般来说会随着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而减少,最后消失。一般来说,分离焦虑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而渐渐减少。
· 阶段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研究,将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划分成3个阶段:
1.反抗阶段:哭闹不止,踢打他人;
2.失望阶段:哭泣吵闹减少,表情冷淡,不愿意搭理他人;
3.超脱阶段:对外界的排斥感减少,愿意进食、玩耍等。一旦看见父母又表现得很伤心。
看完上面一段介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分离焦虑可以消失,还有下面的“超脱阶段”。
放心了!
但如果想“分离焦虑”消失的快点,下面这些事你还是要上上心的。
为了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咱们应该干点啥?
1 反观你和孩子的依恋关系健康吗?
分离焦虑的根本来自于依恋关系的建立,孩子在0~3岁是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段,通常在一岁左右便可以表现出比较稳定的依恋关系了。
如果错过了,别急,你现在重新改善亲子依恋模式也还来得及,如果不会,找我吧,我有亲子课能帮你(嘎嘎,广告时间。)
看看你和孩子的依恋关系属于哪一种?
NO.1:安全型依恋
妈妈在,宝宝敢到处去探索;
妈妈不在,宝宝好难过;
妈妈回来啦,宝宝继续和妈妈在一起好开心。
NO.2:回避型依恋
妈妈爱来不来,爱走不走,就当没看见。
NO.3:混乱型依恋
妈妈回来,宝宝急匆匆跑过去,却不理妈妈;
接下来可能进入到愤怒和情绪崩溃,妈妈也不知孩子到底想干啥;
NO.4:矛盾型依恋
妈妈在,宝宝就担心妈妈会离开,只能时刻黏着妈妈,以防妈妈走掉;
妈妈离开后,宝宝难过的要命;
妈妈回来后心里想黏妈妈,却对妈妈又踢又打很抗拒,宝宝很矛盾。
如果你家的依恋关系是第一种:安全型依恋,恭喜你,安全型依恋给了孩子稳定的安全感,能让孩子快速的适应分离焦虑带来的不确定性,虽然分离,妈妈的爱稳稳的都在。
如果是其他三种,你就要注意了,是时候开始学习养育了,依恋根基不打牢,后面亲子关系的大厦和孩子的人格大厦肯定也会建不好。
不信,你看看你遇到过这种人么:
第一种:害怕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特别担心分离或被拒绝,为避免这样的痛苦,干脆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了,这种人通常对待别人很冷漠,不愿意主动去交朋友,超级喜欢宅在家里不出门。
第二种:特别依赖别人,无法忍受和亲近的人分离,一分开就超级沮丧和难过,即使是短暂或必要的分别也不行。
比如另一半去上班或者出差,因为不安全感导致的猜疑使得夺命连环call就开始了;
或者总是喜欢黏着另一半,一直在一起才感觉到满足和安全,完全没有个人的空间和自由,哪个另一半能受的了这个。
所以想让孩子快速度过分离焦虑,平时的亲子关系不能忽视。
2 认识分离
分离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
妈妈上班或出差了、自己上幼儿园了、和小伙伴分开等等,透过这些分离孩子才慢慢懂得分离的含义。
比如妈妈要去上班了,上班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其实他并不知道。
直到后来发现原来妈妈离开后会很久见不着,自己怎么嚎妈妈也不会回到自己身边,他才懂得原来分别是亲爱的人不能和自己在一起,甚至怀疑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了。
所以当要和孩子分开的时候,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妈妈去干什么了,什么时候回来,即使妈妈不在也依然爱你。
因此,分离之后的重逢便显得格外重要。这样等妈妈回来之后,孩子才会明白原来分离之后是可以重逢的。
当妈妈每次都准时和稳定的回到孩子身边,这种重逢会让孩子明白原来妈妈的离开只是暂时的,离开之后她依旧会回到我身边,她依旧爱着我。
通过一次次的重逢,孩子因为分离带来的创伤被抚平,同时也有了更多元的安全感。
3 提前适应
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别说孩子,就算我们大人也会紧张和局促,不知你是否这样,反正我是真局促。
如果能让孩子提前适应: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熟悉起来,这个适应期和心理准备期就能帮孩子平稳过渡。
比如可以带孩子经常到幼儿园周边走一走,告诉他这就是你将来要上学的地方,通过观察别的小朋友上学的样子,让他了解上学的概念;
开学的第一周可以尝试只送半天,先是有父母陪在幼儿园,逐渐过渡到自己在幼儿园,然后再进入全天的幼儿园。
还有个提前准备的方法就是带娃读绘本啦,提前给他读一读关于上学的绘本,也可以帮他了解上学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且绘本会让孩子产生更深的共鸣,更能激励孩子。
下面这些绘本都是幸福吉祥看过并且很喜欢的,曾经一天让我读好几遍,八成透过绘本他们也能找到点力量吧。
4 带个依恋小物件
记得幸福吉祥刚上幼儿园那会儿,老师很贴心的提醒:可以给他们带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于是每天哥俩都选好自己喜欢的玩具背着书包上学去。
甚至有段时间,计划自己带什么玩具都成了一件大事儿。
如果你家娃平时有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小毯子小手绢,你也可以给他戴上,这个小物件对孩子来说就象征着妈妈,可以在陌生环境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5 有仪式感的告别
出门的时候担心孩子哭,你有没有这么干过:
A:你要出门上班却告诉孩子,你出去买东西马上就回来。
看着好像你走的时候孩子高高兴兴的,其实只是你自己心里舒坦了,没那么内疚了,家里那个娃嘞?
还在痴痴的等着妈妈回来呢,而且发现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等你晚上下班回来,他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这时孩子的安全感已经碎了一地,你会发现以后他会更加粘你,更没有安全感。
B:你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叫家人把孩子带到别的房间再自己悄悄溜走。
你又一次满足了自己离开时心里的不愧疚,当孩子发现你突然不见,这时出现的焦虑和惊恐给孩子的伤害比让他看着妈妈离开更大。
如果上面的两种你都做过,恭喜你,两种引发孩子高度分离焦虑的错误做法你都干完了。
这两种错误方法不仅让孩子更焦虑,同时还会影响他在社交和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赶紧改。
那该咋整?
有仪式感的告别!
幸福吉祥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我都会告诉他们:你们去上学妈妈去上班,妈妈下班第一时间就来接你。
即使在最开始上幼儿园那几天,孩子哭的很厉害,我也会特别正式的和他们再见,然后抱一下离开,至于接下来怎么不哭了,这就不是我该管的了,我相信老师的经验和智慧,更相信孩子是强大的。
所以到后面,孩子已经很适应幼儿园生活了,我们每天也是拥抱一下再离开,这个拥抱给到我和孩子力量。
正式的告别虽然是再见,但却给孩子一种稳定感——再见就是再次见面,分开之后意味着重逢。
6 回家后的高效陪伴
不管是刚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还是已经是老学生了,嚯嚯,都会经历新鲜期和焦虑期,最后进入平稳期。
看着娃放学回家特开心,先别高兴太早,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通常听到比较多的是:这孩子在学校很乖,回到家简直要炸天了,说什么都不听还对着干,动不动就哭和发脾气,好像变了个人。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先不要指责孩子不听话,心里绷根弦,可能是孩子在家里释放焦虑呢。
你想想人家在学校规规矩矩待了一天,要听话要按规则做事,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等等,在学校压抑了那么久,回到家终于可以安全释放了。
所以当孩子情绪失控,和你对着干的时候,不骂孩子很重要,否则在学校积压的压力和焦虑还无处安放,又被爸妈一通训,内心再强大的孩子也会经受不住。
那你该怎么做?
孙瑞雪老师说,儿童是在抱中成长的,抱是爱的身体语言。小孩子,大孩子都需要爱。没有爱,我们就不再成长。
她还认为,儿童是通过皮肤来思考的,也是通过皮肤来获得爱的。要尽可能触摸0—3岁孩子的肌肤,拥抱孩子,亲吻孩子。
这和哈洛的理论不谋而合。哈洛在《母爱本质》演讲中说:「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多多高效陪伴,这个高效陪伴可不是你一边看手机一边陪孩子,或者索性丢个ipad给孩子,而是真的陪着孩子一起干点啥:亲子阅读啦,一起手工啦,哪怕出去一起疯跑也是极好的。
7 父母看到自己的分离焦虑
总说人家孩子分离焦虑,其实我见到最多的还是家长的分离焦虑而不自知。
总说孩子可粘人了,一上学哭天喊地的,其实孩子只是把父母的分离焦虑通过自己的哭天喊地给照出来而已,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镜不是么。
先来看看面对孩子上学,你是不是这样式儿的:
1.焦虑不安,放心不下
这应该算是分离焦虑症最典型的表现了。
看到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痛哭的样子,心如刀割,甚至怀疑自己让孩子上幼儿园的决定是否正确。
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的厉害吗?
能自己吃好饭吗?
老师有没有耐心?
有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
2.希望24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开开心心的玩上了,父母却总是忍不住在幼儿园外面偷看孩子:玩的好么,哭了吗?摔了吗?
恨学校不能提供实时的摄像监控,恨不得时时刻刻了解孩子情况;
如果学校提供实时摄像监控,那恨不得一直盯着看。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你种了其中一种,恭喜你,你的分离焦虑也比较严重。
焦虑是可以传染的。
你越是不放心离开宝宝,不放心把他交给别人看护,孩子也会越发忧虑。
这种不放心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你不信任小小的他有足够的能量去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
你不信任幼儿园的老师有足够的经验来陪伴孩子;
幼儿园是你千挑万选的,其实归根结底你是不相信自己。
所以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很严重,先来反观下自己是不是也很焦虑。
相信“相信”的力量(我这里没有打错字,没有打错词,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你的相信就足以让孩子有能量和力量去应对新生的世界。
所以想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先来搞搞自己的分离焦虑同样重要。
好啦,分离焦虑这件事就先说到这吧,简单地“分离焦虑”四个字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挑战孩子,更挑战父母内心的力量。
我是超宁,双胞胎幸福吉祥的麻麻,会思考更爱逗比,爱手工更爱旅行,爱赚钱更知道赚钱不易,带着双胞胎娃闯荡未来。
喜欢就关注我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