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记忆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3:12 被阅读50次

        小时候,冬天的农村寒冷单调,枯黄萧索,只有街上卖糖葫芦小贩的吆喝以及火红的糖葫芦,才增添了一点生机和色彩。而随着春节临近,热闹和多彩便快速奔涌而来。鞭炮脆响,让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年画上市,开启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年画的记忆

        挑选年画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除了赶集到小摊上买年画,更好更安静的则是新华书店。那里的年画更多更全更正规。一般是横竖单幅的领袖像、人物画、风景照等,但老百姓更喜欢的是两幅或四幅(俗称四扇屏)的神话传说、戏曲故事或电影故事。每幅图旁边都配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在精神贫瘠的年代,这是我们十几岁孩子最好的文化大餐。买时,要仰着脖子在书店四周来来去去看好几圈,看好哪张,就把上面标注的号码告诉营业员,店员就用一根带钩的竹竿取下来,卷好,系上,成交。有时,为了精挑细选,画取下来又挂上去,号码报了又改,改了再报,让营业员忙得不亦乐乎。我记得每张画的价钱都不贵,一两毛钱,但却是那个年代的最佳节日装饰。

    年画的记忆

        张贴年画是我最爱做的家务活。贴之前,要将十几张年画都展开,铺平,放在炕上反复比较,哪个更好看,哪张贴哪儿更合适,怎么搭配最合理。每次我都要问我奶:您喜欢哪张?挑好啦,我来贴!奶奶总是挥挥手说:我看哪张都好看,让你妈先挑,剩下的给我!于是,我就选几张偏于传统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之类的贴奶奶屋。然后,把时尚的或紧跟形势的贴爸妈屋。贴完,房间顿时蓬荜生辉,特别到了晚上,被灯光一照,更显得喜气洋洋,烘托出浓郁的节日气氛。

    年画的记忆

        走家串户观赏年画其乐无穷。自家年画贴完,我喜欢到叔叔家和同学家去看年画。本来叔叔家三间土坯房平时看着灰头土脸的,但让我婶一打扫,再贴上满墙年画,瞬间变得富丽堂皇,好像给房子做了美容,立刻容光焕发起来。正月拜年,走亲串户,欣赏年画也是必不可少。大人们吃酒聊家常,我们小孩子最爱看年画。我记得有幅《桃花扇》,画面优美,情节生动,人物描摩逼真。还有一幅《闯王李自成》,表现老百姓对农民起义的真心拥护,场面热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柳下跖怒斥孔老二》,画面很生动,但我不认识“跖”字,念成“石”,算是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当然,那个年代比较普遍的是“样板戏”剧照,《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这些年画成了我儿时最早的美术教育和文学启蒙。

    年画的记忆

        时代仿佛电影胶片,重重叠叠,刻印着许许多多的年画,成为生活的彩色记忆。不知不觉中,四十年过去,如今衣食无忧,住房改善,各家墙上有的贴了壁纸,有的悬挂书画,还有的只是追求简洁大方,家里的挂历取代了年画,台历取代了挂历,各种各样的家居装饰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选择更多更好,于是,年画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给我们六零后留下的记忆却是永远不能磨灭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画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lu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