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懵懂之时,自己的渴望是长大,曾以为长大之后,可以逃离争吵不休的原生家庭,可当自己建立了小家庭后,又渴望回到自己的家,因为那有父母。
有些人被人认定为“一辈子都长不大”,年纪的增长,并不代表心理的成熟;而有的人虽不大,可“已是有志不在年高”。
我认可的长大,我已不再当众落泪。母亲在世时,常跟我说等她百年之后,不要哭,她已是活的很好呢。可当真正离去时,我泪如雨下直到半夜,偶尔想起,也禁不住红目。父亲本是喜丧,我对自己说不要哭,可当真的到了那一天,还是没忍住。
年少时不知家贫,不知父母苦;考入一个不怎么读书的学校,不知如何努力,在父亲的一声叹息中,迎来自己内心的“长大”,奋发读书,终而有一谋生之所。
无人指点,无人帮助,天意弄人,总是不那么令人完美,坎坷总是伴我左右,也许是老天在帮我,让我时刻不要骄傲。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现在更加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知足,知止。
无人懂,无人听,又怎么样呢?都不过是时间的过客,保持自己的善良、良知默默前行;以前还想找人诉说,可现在想来是多么可笑,我看了哲学,难道让我与身边的聊哲学吗?那不过是“痴人说梦”;我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哲学,能打动别人吗,也只不过是“弦断谁人听?”
旁人总是说我有点清高,有点傲气,我只不过是不想过别人心目中的生活,我自认为自己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上升,要适可而止;更不想卑躬屈膝去谄媚,那绝不是我想要的,我年近知天命,何不做自己的主人,与书做伴,与笔为朋,畅游音乐世界,内心充盈, 无比满足。
书越读越多,可自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读一本《中国通史》,竟然不靠查字典,发现读不下去,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竟然不知中国,更不懂中国那灿烂的文明。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与〈沉思录〉,两者对比,会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对于身外之物的追求上。更在乎的是对自我修为的提升。
每当夜深,与自己对话,自己的双亲已逝,儿子已入大学,衣食无忧,我还该追求什么?对富足的生活没了艳羡,对职位并不奢望,也许是内心那自认为的能力尚存,不甘心吧!
《一生最爱古诗词》,书中囊括了从最早的诗,到清朝有影响的诗词,简直就是一部中国的文明史。最近也有看顾随老先生的一套书,颠覆了我以前对部分作者的认知。顾老先生是赞赏曹操的诗水平,对辛弃疾更是赞赏有加。
《沉思录》两年前曾看过一遍,印象不是很深,觉得不过是个人的一家之言,重读一遍,感慨颇多!为何不早点细看,并遵从之。
看书无目的,只是喜欢看,看了许多,才找到自己所爱。
每天为打发时间,刷到了一小段文字,说是有一少部分人是天生对哲学、心理学是有天赋的,当有消极思想就会从原生家庭找到原因。我发现我就是,莫名就喜欢上了哲学,对心理学也看了几本书,很是喜欢,因精力有限,只专门看哲学。天赋再高,没有努力也是白搭。我个人的见解,天赋不过是比别人在每一方面有那么一丢丢的优势。我自己而言,就是看哲学,比较来劲,每读到与内心共鸣的内容,特别亲切,因为喜欢,所以遍寻与此相关的书来读,甚而佛经。当然也有读的比较费劲的,《权力的意志》读了两年,也没读完,太难懂了。
听从我心,无问东西吧!不想强装欢颜,只想独处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遨游哲学大师们的思想境界,探寻人生的原味。
实际上,哲学家们也是文学家,好的哲学书,也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但不好归类为具体的文学门类。
我的世界不需要人懂,“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脸了!”所以我选择成为我自己,“心中修篱种菊”,不为出世,只为悦己。
“阅己,越己,悦己”,少时不曾阅己,青年时只知越己,人到中年,才完成阅己,没了越己,只剩悦己。
反思自己,有过不少错误,但还能接受,还可做到不再犯,让自己更完善,但不能做到完美。比如留连花丛,纵横酒场,现在想来索然无味,反而是一个人独处一隅,品茶,听曲,焚香,读书,更来的舒心。
从德州扑克来看思维层级,高手是具有读牌能力的, 更知道自己应该何时弃牌,又明白何时能拿到更高的价值。你想得到更多,有时可能会失去的更多。人生也是如此吧!
推石上山的西西弗,让人无望,可又谁知他内心的希望;再说当今之人,又有几人在真正有希望的道路人前行?当然,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可当希望终成绝望之时,真的能扛住的又有几人?学学西西弗也不错,至少能让自己满意,管他人何所道,道又如何?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自己在过吗?
水与钻石,你会选择哪个?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但又有谁想过,真正对我们有用的是前者,可因为它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从而忽略了它的价值;钻石却因评测的稀缺性和商人的鼓吹(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更重要的是女人的虚荣,让它显得珍贵而已,甚而以血为代价。生活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那虚无的名利,早已忘了来时的路,最后连自己是谁都抛之脑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