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亲子教育婚育杂谈
为什么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却偏要去做呢?

为什么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却偏要去做呢?

作者: 我和小妮子的日常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06:52 被阅读0次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我们总是不让孩子们去做的事情:“别咬手指头······别踢桌子······别乱扔垃圾······别在沙发上跳······别把豆子塞到鼻孔里……”

而孩子的态度是:“我就要干我想干的。”

然后我们成人的态度变成:“不要这样,你再这样,我就……”或者是“快点!按我说的去做。”

这些孩子们小的时候或许会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次数越来越多,孩子可能就会越来越反感。最后,即使要求孩子去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会总让大人头疼。

还诸如我们平时会用到的一些态度和行为。

1,责备和问责

“我说过多少次了,为什么还要这样!”

“到底怎么回事!”

2,漫骂

“看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看着就来气!”

“能不能长点心!脑子里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

3,威胁

“我数三下,你还不穿衣服,我就先走了。”

4,命令

“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现在就去!”

5,说教

“你觉得你刚刚做的对吗?”

“我们不应该这样做,你这是没有礼貌的行为,要懂礼貌”

6,警告

“我再警告你一次,你要是再那样做,就……”

7,控诉

“我天天为你操碎了心,你怎么能忍心这样去伤害我!”

“你们能不能听点话啊,我的心脏病都要被你们气出来了!”

8,比较

“你看看谁谁谁,她怎么怎么样,你再看看你!”

9,讽刺挖苦

“就你这样,连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还能做点什么!”

10,预言

“你竟然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的吗?没人会相信你”

怎么样?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或者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然后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或许在你看来不以为然,但是受伤的最后还是孩子们呐!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呢?一种既不伤害孩子自尊又能和孩子友好合作的方法呢?

关键诀窍在于: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介绍方法和技巧:

一、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反例:“你总是不关水龙头,你想家里发大水啊!”

描述:“孩子,我看到浴缸里的水快要溢出来了!”

贴士: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

二、提示。

反例:“谁扔了垃圾在地上,快点捡起来!”

提示:“孩子,我看见地上有垃圾。”

贴士: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三、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长篇大论:“你看你,又是要出门了忘拿包,如果不说你就记不住拿。”

简单的词语:“孩子,你的包。”

贴士:孩子不喜欢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也越有效。

四、说出你的感受。

反例:“你真没礼貌,总是打断我说话!”

说出你的感受:“如果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我会觉得不高兴!”

贴士: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注意:父母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效。我们可以用“我”或“我 觉得.....”这样的词语。

五、写便条

一个上班族妈妈贴在家里电视上的便条。

在开电视之前,想一想,我做完

作业了吗?我做完练习了吗?

贴士:有的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有意地去练习以上方法,你会发现之前的你的处理方式和改变后的处理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

在这里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以上的步骤去进行,有的孩子或许在提示的时候就已经去做了,而有的孩子需要进行到最后一步写便条,更有的孩子这些方法都没有用,那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去改变跟孩子的说话方式,慢慢渗透慢慢去影响。

那么我们使用了这些技巧,孩子们就会一直听我们的吗?不,希望不是这样!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

这里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试着找到一种语言, 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要受到伤害。

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关心他们自己,也关心我们。

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这些方法都能受用。

那就从今日起开始改变和孩子说话的方式和态度吧,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孩子。

总结孩子和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便条:(贴在毛巾架上)请把毛巾放回原处晾干,谢谢!

【读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却偏要去做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fd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