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海军秘密赴朝作战内情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海军秘密赴朝作战内情

作者: 逍遥致余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7-16 21:05 被阅读0次

1953年2月22日上午9点左右,海军济南舰水雷班班长林有成接到命令,让他立即赶到支队司令部作战室开会。

与他同去的还有西安舰、武昌舰和长沙舰的水雷班班长郑长晖、唐兆贤和应佳琪。

几个人到了会议室,作战室主任立即宣布,命令你们4人于后天出发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接收作战任务,至于具体任务,报道以后就知道了。

2月27日,他们赶到海军司令部,才知道要参加抗美援朝,并执行清川江水下布雷任务。

由于此次战斗任务非常特殊,他们的准备工作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时他们认为要躲过美国海军和空军的眼睛,在清川江宽阔的江口上布设水雷,只能采取不同寻常的办法。

考虑到铁壳船会招来敌人雷达的跟踪,他们决定选用木壳船,从国内旅大(今大连市)调来5条木制机帆船,由10名船工,昼宿夜行,悄悄驶达清川江口,摆脱了敌人雷达跟踪。他们对渔船进行改装,拆除了上层甲板和建筑,以便能装载更多的水雷。

这时候,由海军装备部水中兵器科运送的苏制水雷,从中国西南地区某弹药库,运抵清川江畔的肃川前线,他们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在肃川坑道内,每隔10米左右挖个山洞,大中型水雷每个洞放一个,小型水雷,每个洞放两个。

为了做到知己知彼,他们把所有的美军登陆舰画出图样,送到安东(今丹东)做成模型,大大小小做了100多个对照模型,以了解美军登陆舰的作战性能。

当时,这些K6型触发式水雷,大型的有180公斤,中型的110公斤,小型的也有20多公斤。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必须用布雷舰布设才更为科学。但是当时的作战条件不允许用布雷舰去布雷。他们只能土法上马,用尺子在麻绳上量好了布雷的距离,最后在布雷时采用边放麻绳边布雷的办法。

1953年4月10日晚,他们准备趁天黑开始布雷。

由于连年战火,清川江两岸已经找不到一个可以导航的导航灯。为了准确布雷,航灯保障组的人员看中了敌占岛的一座山头,并决定在那里设一个临时的导航灯。

晚饭后,安装导航灯的几名同志潜伏进山。21时,他们准确将导航灯放到指定位置,解决了航海保障问题。

与此同时,海上布雷分队也在规定时间内,将装满水雷的木船驶到布雷区。他们仅用一个小时,就将90枚水雷,神不知鬼不觉地布设在清川江底了。

1953年4月28日,美军试图离开谈判桌,想依靠强有力的海军和空军优势,发动新一轮进攻,并拿出了第2次登陆作战计划,伺机从清川江突破,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砝码”,来压制逼迫我志愿军。

他们派出几艘舰艇,在清川江口试探性登陆。结果这几艘登陆舰当场触雷沉没,美军见无隙可乘,只好仓皇退出了清川江。

1953年7月27日,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海军秘密赴朝作战内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ti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