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则新闻,顿时五味杂陈。新闻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概是一位耄耋之年的母亲大声训斥60多岁的儿子,无法抑制之处时甚至动手打儿子,起因是儿子在外面和朋友喝酒到很晚才回家。
打我记事起,我便极少审视和剖析自己和父亲的关系。可能和自己家庭特殊性有关,也可能是我们俩的性格所致。父亲年轻时常年在外打工贴补家用,几乎只有农忙或者重要节日的时候才能回来待个三五天。我们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那个时候不似现在这么通讯便利,接他的电话还要跑到邻居家。
青春期的时候,心情起伏特别大,尤其羡慕那些有父母关心的家庭,有那么一阵,甚至怀疑起自己的存在价值,觉得自己就是父亲最大的负担,一度还产生过轻生的想法。还好那时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才没有影响到现在的生活。
我和父亲都不是善于表达的人,即使在现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常打电话,发微信。每次想给他打电话,却又觉得无话可说,拖拖拉拉半个月过去了,最终还是他主动给我打的电话。我们虽不亲近,却总是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让我相信,无论我在何处,走得多远,有他在,我就永远有家。
前几年奶奶去世的时候,父亲神色忧伤了许久。奶奶曾经说过,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亲。父亲是她唯一在世的儿子,爱之深,责之切,在她与父亲的关系上表现得最淋漓尽致。
每次父亲不在身边,或是将要远行时,奶奶总会忍不住落泪,念叨着她的儿子又要去外面受苦了,祈祷外面的风霜雨雪不要折磨他的儿子,又担心他的儿子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儿行千里母担忧,大抵就是如此。可是但凡父亲在身边时,她又总看不惯父亲爱玩的性格,两个人总相处不到一起去。,有几次甚至吵到满村人尽皆知。我曾亲眼看过奶奶掀翻过爸爸的牌桌,还警告全村的人都不准和我父亲打牌。小时候不懂,总觉得奶奶对父亲过于严苛。现在自己有了小孩,却也加深了对奶奶的理解。
父亲日渐衰老,不知道在奶奶去世多年之后,他是否会常常后悔年轻时没有多听奶奶的话呢?有些叮铃嘱咐,他是再也听不见了,我却仍有机会听他在我耳边唠叨。珍惜能在一起的日子,体谅父母的不易,这或许是作为子女,能做到也必须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