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往事之欢喜婆

作者: 宕州老马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14:25 被阅读50次

            欢喜婆本姓陈,二十岁嫁到小村,随夫姓王,故唤作王陈氏,本名喜儿,婚后生活平淡,育一子,及至三十岁后,农活家务之外以说媒为业,挣点家用,小村附近方圆十里,凡有适龄者,家人均找王陈氏说媒,因此,村人皆称呼其为欢喜婆,以为成就各人欢喜之事,绝无贬低之意。

            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离不开媒婆这个行业,可有都看不起这个行业,弄得很尴尬,估计是因为《水浒传》中的那个媒婆,串通西门庆,促成潘金莲红杏出墙西门庆,导致武大命丧毒药,从而让媒婆这个行业整体蒙羞千年,这也许是人们看不起这个行业的缘故吧。

            欢喜婆在小村及周边村子还是有点地位和知名度的。小村及周边村子里大部分家里需要用到媒婆时,都会首先想到欢喜婆。欢喜婆擅长说道,凭着她那三寸不烂之舌,让不少适婚男女在她的撮合下,成就了百年好合,当然偶尔也会有凑合不下去,最后劳燕分飞的,这时候欢喜婆就会后悔,自责不已。

            虽然欢喜婆很有职业操守,毕竟那份职业属于下九流,人们虽然觉得必不可少,但是也没有多少人太认可,只有在家里确实需要的时候,才来烧香临时抱佛脚。欢喜婆的老公受不了人们乱七八糟的议论,有一年小村来了个道士,慈眉善目的,在村里讲经传道,每天就在人多的地方讲,大多数人不怎么听,欢喜婆的老公却听得相当痴迷,终于在道士离开半月后,下定决心去了县城郊外的药王山,出家做了个道士,留下欢喜婆独自一人带着儿子生活,为了这事,欢喜婆哭了好长时间,一两个月都没出门,整天以泪洗面,好不凄惨。

            欢喜婆的儿子挺争气,十几岁就扛起了家里的大小活计,日子过得还算过的去。几年下来该结婚了,家里没存下几个钱,虽然欢喜婆擅长说媒,但是该花的彩礼你还必须该拿,万般无奈,欢喜婆的儿子也就跟着村民们外出打工去了,从此消息全无。

          欢喜婆也算是命苦,村里人觉得她可怜,大家都照顾她,家里有个啥活计,也都是大伙儿给帮着做了。欢喜婆觉得亏欠大家太多,要不是还想等儿子回来,她早就从那个桥上跳下去了。

            欢喜婆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撮合成了好多婚姻,她觉得她自己也积了不少德,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还活的这么凄惨。不管怎样,日子还得继续,欢喜婆也就鼓起精神,照常忙活着自己的生活,说媒的事只要有人来求,也是来者不拒,跑跑腿,动动嘴,成了好处不少,不成,也有谢礼,村民们都厚道,觉得不能亏了跑路的,再说以后还得用人家呢。

            欢喜婆儿子的消息,直到那年柿子红时,才收到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的情况,全村老少帮忙,等着他的回来。

            欢喜婆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脸上的笑容多了,显得人更精神了,欢喜婆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呐,要多做好事,多行善,不能坑人,就算只是跑个腿说个媒,也要凭着良心,不能胡乱说,否则就是行恶,是要得报应的,不在自己身上,就在儿孙后代,反正老天是不会放过任何人的。

            欢喜婆说着话,又去村口等儿子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村往事之欢喜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gb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