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秋兰
没看《我在底层的生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常年生活在底层生活的人受挫与抗争的故事。读完之后我才知道,这是一位上层中产阶级的专栏作家潜入美国底层生活的“卧底”作品。
为了要深入了解这些低薪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作为近60岁的芭芭拉,她假扮成应聘者,去体验这些低薪者经常做的工作。同时,也按照这些低薪者的工作薪酬去应付生活——这包括找廉价的住处、吃他们常吃的食物、购买生活用品、支付其它开支。
当“越贫穷越工作”的口号遇上“越工作越贫穷”的现实,努力工作论像一把尖刀横梗在眼前,白晃晃得令人心寒,使人恐惧。
这本书不是一部消极思想的文字聚集,也不是多么跌宕起伏的侦探性案例,它只是作者化身服务员之后的一种记录,可能因为翻译的原因,文字读来并不优美和富有吸引性。
吸引我读完的,是我想看作者怎么写她独闯底层社会的经历。她能把我所体验的生活写得真实吗?当媒体报导后续发展的光明面,把偶尔出现的成功故事大加发挥,对已知越来越多的饥饿状况低调处理,有时甚至还刻意欺瞒时,作者作为一名专栏作家,她能客观地理性地面对她陌生的世界吗?
带有评论的心态跟单纯好奇的心态去阅读一本书,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像现在有愈来愈多的人反鸡汤和反感成功学一样,我亦对这本书的真实性加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芭芭拉于1998年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住在偏远地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或因病搁浅……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芭芭拉亲身实践后的叙述,我仿佛可以看到作者在面对50多个客人点餐时的手忙脚乱;在清算收入与支出时的心痛与心惊;在面对严苛得恨不得压榨员工最后一丝价值又喋喋不休的上司时的暴躁;底层老百姓为了生计和一瓦栖身,游走于商业资本和地产资本之间,为生存和尊严,每一天都进行着充满苦与乐的抗争……全书省去了说教于长篇的评价,取而代之的是作者喃喃的自白,她用既冷静又迷茫的语气,在我的心底重重敲击,像警钟一般。她像是深入挣扎其中,又仿佛天人游离之外。
是的,真实的贫穷,不是我们电视剧里看到的一定会在努力之后实现反转。真实是,太过于贫穷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根本没有出口。
那时,美国底层人的现实状况是:小热狗面包就是一顿午餐,导致在下班之前就饿得快要晕倒;所谓的“家”就是一辆箱型车;一旦生病或受伤,就得咬紧牙关“用工作撑过去”,因为根本没有生病津贴或健康保险,而只要一天没有薪水,就意味着隔天连几块钱的杂货都没有钱买;他们忽视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残破的住屋里,忍受穷困,被人剥夺最基本的公民权及自尊,无休止地付出付出再付出。积累的经验也不过是一种常年遭到剥削、受到无情惩罚的生活方式。
穷人的世界,不是越努力工作就越能让生活变得更好,而是“努力到你从来没想象过的程度还是有可能发现自己仍然深陷在贫穷和负债中,并且越陷越深。”“当你开始以小时为单位卖掉你的时间,你可能不一定了解的一点是你真正卖掉的是自己的生命”“我发现一项适用于低薪工作的大真相:一切都是无,或者该说,同样的事情一直发生,而这些事情一天又一天加起来,最后全等于什么都没有。”“穷人已从主流文化里消失了,无论是在政治语汇、知识研究或日常娱乐里都消失无踪,就连宗教对穷人的惨况也似乎没什么话要说。”
从佛罗里达到缅因,再到明尼苏达,她在贫富领域的发现是十分令人震惊的。对一个健康的单身女性来说,她所得到的报酬并不足以养活她自己。甚至,对于那些住在廉租房、汽车旅馆、房车公园的人来说,他们做着一份累得自己腰酸背痛却只有最低报酬可拿的工作,所赚的钱还不够支付房租、交通费和食物费。低收入者们是如何生存的?他们根本生存不下去。只有那些身体强壮得足以做两份工作,或是能与别人合租房子的人,才能够生活得下去。
而富人呢?富人“开头说话时,会有人倾听,当他们抱怨时通常会有人急急跑去改正问题并为此道歉。若他们抱怨得够频繁,就会有某些财富和影响力远不及他们的人被惩戒甚至开除。当富人和穷人在开放市场里竞争时,穷人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底层大众要跻身上层阶级是非常困难的,要认清上层体系尤为困难。如果一个人能够从最底层的生活移动到最顶层的世界,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魔法世界。
时隔20年后的今日中国,这种现象似乎仍然存在。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巨变,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和因为家庭状况不得不辍学的山区儿童,同样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得不到同等分量的资源。
像来自农村家庭的我,如果不通过高考改变这唯一能够看得见的轨迹,我应该永远无法跳出贫穷的阶层。当然,虽然现在也没有抵达中层甚至高层的生活,只是更加理解了贫穷和生活的意义。我在想,如果连高考也没有了,小地方的孩子们,还有多少途径和机会能让那么大批量的人走向更好的地方去生活和发展?去遇见更多更丰富的人和拥抱更多生命的可能呢?
如果我们生存的世界,只是部分人的美好,而这个美好是用很多人的辛苦付出、微薄收入来维系,我们是否能够安享这个美好?
当然,这不是一本书写绝望的书,“尽管很清苦,但穷人们总是想出办法活下来了,不是吗?”“当有一天他们必定将对回报永远这么少感到不平,起而要求得到应有的报偿。当那天来临时,他们会更加愤怒,发动罢工和暴动,但天不会塌下来,而且到最后,我们全都将过得更好。”
或者说,有努力的机会去为自己还有自己的人生改变点什么。这本身,已经是生命的馈赠了吧。
只是,不要因为贫穷就鄙夷不屑,也不要因为努力了仍然无法改善生活就懒惰成癌。这个世界,总有一种法则,会平衡掉一些东西。失去与得到,成功与失败,就看哪个角度来认识了。
写于2017年12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