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第一节
早起:无闹钟、不参团、不打卡,我是如何坚持早起的
我的早起之路
日本作家中岛孝志写的《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这本书。结果书中的四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
第一,每天4点起床,把全天分成三段。
4点~12点:第一个8小时用于完成过去的工作(或者说用于完成我们一天正常的工作);
12点~20点:第二个8小时用来铺垫未来的工作(也可以视其为多出来的一个工作日);
20点~次日4点:第三个8小时用于休息(还是8小时没变)。
第二,有关睡眠的脑科学理论。
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第三,放弃闹钟。
中岛孝志说:“闹钟不会照顾你的睡眠周期,时间一到,就会把手伸进你的脑子里,让你的脑子发生一场大地震,潜意识会被搅得一团糟。因为你是被闹钟吵醒的,大脑深处其实还睡着,所以明明睡了8小时,可总会觉得没睡饱,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第四,抓住大脑工作的高峰期。
这大概也是一次典型的认知驱动体验,一旦认知上想通想透了,行动时就不需要用大把大把的意志力来支撑了。
早起给我带来了什么
一、规划。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罗列全天的工作,对它们进行排序,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头脑清晰,对全天的时间产生一种掌控感,保证自己的工作不会走弯路。
二、跑步。我个人习惯起床后先跑步,毕竟此时大脑还没完全苏醒,直接进行脑力活动可能不容易迅速进入状态,但跑完步之后再冲个热水澡,精神状态就完全不同了,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激活了,此时再读书写作就会很轻松。
三、反思。这是我给自己定的功课,每天复盘一些工作、梳理一些思绪,或把一些心得感受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
四、读书或写作。平时受家庭及工作的影响,我很少有大块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因此,早起后的这些时间非常宝贵,我的很多文章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写的。
五、困难的工作。我有时也会把一些困难的任务放在这个时间段攻克,通常效率会很高。
清晰的时间安排、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受干扰的锻炼氛围、专注的学习环境、从容的工作心态、持续的个人成长等。
早起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初期会有一个相对痛苦的适应期。
在经历两周左右的兴奋期之后,我开始进入适应期。因为生活习惯一下子改变,身体还没来得及适应。其间会出现醒来却不愿意起床,或是上午连续打哈欠、精力不足、黑眼圈加重的状况,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两个月才慢慢好转。
一旦过了这个适应期,早起难度就小了。当时,让我继续坚持的动力是:无须闹钟就能醒来的神奇体验以及出门散步享受静谧早晨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我宁愿再坚持看看也不愿轻易放弃。
二、循序渐进、难度匹配。
首先,在起床时间上不要一步到位,刚开始主要是感受睡眠节点,能不用闹钟醒来就好,千万不要追求过早的起床时间,而让自己陷入不适或痛苦的状态。
其次,在内容选择上不要一步到位,根据实际情况来,不需要像我一样选择去跑步,这样可能会给起床带来压力,尤其是冬天。刚开始的两个月里,我起床后的活动是散步或快走,是纯享受,而且当时正好是不冷不热的秋天,后面才慢慢开始学习和跑步。
最后,在环境过渡上不要一步到位,这主要是指冬天起床。如果有条件,尽可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醒来后能不费力地从被窝里出来。冬天,去锻炼之前要先在室内做好准备活动,通常我会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热身,待身体完全苏醒发热后再出门,这样,哪怕温度在零下,我也不会觉得寒冷。难度匹配原则很重要,如果醒来后要直接面对寒冷的环境,我们肯定会因为痛苦感太强而放弃。
三、按状态起床。
假如你真的在早上4点就醒了,而你从来都没有起过这么早,这个时候要不要起床呢?我的建议是:状态优于时间。
如果你醒来时还是迷迷糊糊的,那就再睡一个周期(1.5小时)。若是感觉神清气爽,就可以起床。不要担心起得太早上午精力可能不够用这个问题,我们的身体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我们能早早醒来就说明身体已经做好了准备。
四、中午需要午休一次。
如果当天早起,到了中午时我们就会产生困意,在饭后午睡半小时就可以让我们快速恢复精力,这样,下午依旧可以精神饱满。午休很重要,最好不要省去。
五、不打扰他人。
如果你不是独居,最好事先跟家人或室友沟通一下,表示不会影响他们休息,通常我们都会得到对方的支持。
如果你准备第二天起来跑步或读书,那么,在头天晚上就要提前把衣物、书籍、水杯、电脑之类的东西准备好,当然,这些东西要放在卧室外。起床时动作轻一点,让人感觉你只是正常起夜。
六、提前准备。
除了晚上提前准备好衣物,更重要的是要提前想好起床之后具体要做什么,比如第二天早上要是下雨了(不能外出跑步)应该怎么调整事项,如果晚醒了半个小时又该安排哪些学习内容……
总之,要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案。当脑中有具体清晰的目标、规划和步骤时,第二天起床才不会犹豫,否则很容易临时改变主意再睡一会儿。情绪脑追求舒适的意愿是很强烈的,但如果理智脑提前和它沟通好,行动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七、明确遇到哪些情况时可以不早起。
早起要考虑实际情况。
偶尔几次无法早起时不要焦虑或内疚,只要给自己定好原则就行,比如遇到以下几个场景我就允许自己晚起床:
•生理低谷期;
•前一天晚上参加聚会,睡得太晚;
•第二天需要开长途车或做其他需要消耗大量精力的重要活动;
•环境突然变化,不适合早起活动……
《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中的一句话: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我就是被这句话打动后开始行动的,现在将它转送给你,或许它也会成为你开始早起的催化剂。
第二节
冥想:终有一天,你要解锁这条隐藏赛道
冥想就是一条隐藏的成长快车道。
不可不知的“七个小球”
《暗时间》一书的作者刘未鹏所说: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闭眼静坐,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持续15分钟以上……你会感受到它的效果。
保持情绪平和,不过如此
还有些人会因这种习惯,每天睡觉前不自觉地开启“胡思乱想”模式,杂念丛生,无法安然入睡。他们虽躺在床上,脑子里却像一壶刚烧开的沸水,思绪难以平静,彻夜不眠。
当然,有些小球很“重”,犹如铁球一样沉在“房间”的某个角落。这些重量来自巨大的压力,比如经济压力、职业困境、情感危机、社交恐惧等,沉重的情绪如同磐石一般压在大脑中,挥之不去。人们既无法赶走它,又不愿去碰它,于是不得不让它长期占据着自己的心智带宽,让人无心做事、郁郁寡欢。
一轻一重,很多人无法摆脱这两种情绪,为此苦恼不堪。一些人甚至盲目求助各路“心灵导师”,花费不菲,最终也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上,你无须求助任何人,也无须花费钱物就能完成自救。开始冥想,时常练习,你就能渐渐走出情绪困境,成为一个凡事心气平和、稳若泰山的人。
对于那些过轻的小球,保持专注就能给它们加码,让它们稳定下来;对于那些过重的小球,你冥想时必须正视它们、接纳它们,否则你无法做到专注。
一旦正视、接纳之后,那些隐性的压力也就不那么让你伤神了,这也是我一直倡导大家把心中的困惑写出来的原因,因为只要写出来,那些紧张、担忧、畏惧、害怕等情绪就会在清晰的观察下无处遁形,小球的重量自然会减轻。
只要持续练习,脑中的小球就能保持最佳质量,既稳定,又可控,人们就能把注意力和情绪锁定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下。
第三节
阅读: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人做决定时,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是“情绪决定”,比如看到人家健身、摄影、画画时,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做;
第二个是“理智决定”,理智决定同样表示想要一样东西,但表示人必定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
习惯做“情绪决定”的人,凡事倾向于半途而废,而善于做“理智决定”的人则更容易让想法变成现实。
换个角度看阅读
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顶级的思想都能从书籍中找到,只要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行业里顶级的思想。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文字还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与千百年前的顶级思想家交流。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成为束缚,这可是无法轻易拥有的能量,但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获得。
阅读,让人拥有高密度的思考
我们每天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花在无意义的娱乐活动上的时间就会越少,思维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阅读是一个技术活
要想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最好擦亮眼睛避免走进以下几个误区。
一、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是先向自己提问:“什么是自己当前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如果读的书不贴合自己的需求,那就很容易陷入为读而读的境地,而读书之后若是能立即解决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自己就能马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好处,这会激励我们继续读下去。所以书单可以参考,但不要视其为唯一的选择标准。
选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
二、阅读是为了改变。
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
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就像你读了一本关于冥想的书、懂得了冥想的一百个好处和一百种方法,但从来不练习,远不如你只懂得一种好处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续冥想10分钟。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读得多、读得快并不一定是好事,这很可能是自我陶醉的假象。如果读书只是完成了文字扫视,但并不真正理解,那又有什么效率可言呢?如果阅读只是知道了那些道理,而自己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改变,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读书慢不要紧,即使你一个月只能读完一本书,但能读通、读透,产生巨大的改变,那也比3天读1本书不知要强多少倍。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三、高阶读书法。
第一个是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
如果一个知识点让你想起了其他的知识、引发了关联,一定要留意,并把它记下来。知识产生关联说明知识网络正在形成或加固,这么做还可能创造新知识,这正是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
第二个是读写不分家。
如果你在阅读后还能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释,甚至将它们教授给他人,那这个知识将在你脑中变得非常牢固。
阅读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平等、希望和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变得不同,那就请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实践。
第四节
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
费曼先生和费曼技巧
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所以,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一定要学会写作,因为“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是低效的。而写作时如果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则是无用的。
第五节
运动: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好的事物往往是“正相关”的
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长此以往,一些不愿意运动的人则更容易滋生焦虑、抑郁、消沉、低落等各种不良情绪,并且压力产生的毒素会破坏大脑中几十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逐渐使大脑的部分区域萎缩,这表明,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变“笨”。
而另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好消息是: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运动,正是人生幸福正相关因素的出发点。
好的模式是“运动+学习”
所以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
有效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等等,或是一些需要复杂技巧的体力活动,诸如舞蹈、钢琴,以及参加不同于以往的社交活动,如接触新的环境、人物或事物,这么做可以让新的神经元受到刺激,不断生长。
换句话说,运动之后,脑子需要充分接受考验或挑战,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变“聪明”。
并且,“运动+学习”的模式需要坚持,因为新的神经元从生长到成熟通常需要28天。这对脑力劳动者绝对是个好消息,如果长期坚持“运动+学习”模式,脑子会不知不觉地变得越来越灵活。
所以绝大多数运动者的硬伤就在这里:运动之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如何正确地运动
每天活动半小时,就能产生极好的效果。
如果觉得麻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自己保持做有氧运动时有些气喘的状态。比如跑步时,保持足够快的速度直到有些气喘,持续1~2分钟,然后改为快走,调整呼吸,重复即可,这个活动量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达到。
所以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
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
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它不仅能使人更加乐观,还能使头脑更加灵活,最终使健康水平和认知水平实现双重提升。
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的运动计划赋予一个新的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