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认知觉醒》(1)

作者: 菁歌 | 来源:发表于2022-06-06 19:51 被阅读0次

  No.1

一、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1、本书的核心是实践和行动。

2、所有成长的问题的原因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

3、人有三重大脑:主管本能的本能脑;主管情绪的情绪脑;主管认知的理智脑。

4、成长是什么。成长的本质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也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5、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6、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

7、焦虑的几种形式?

① 完成焦虑。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面前。

② 定位焦虑。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事实上,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

③ 选择焦虑。有时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④ 环境焦虑。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这种低效或无力有时也会让人抓狂。

⑤难度焦虑。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8、焦虑的根源: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9、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10、再往深了说,焦虑的根源就是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11、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自责或愧疚,也没有必要与天性较劲,而应想办法看清背后的机理并设法改变。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反着来,比如: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12、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13、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

在困难区:在容易因畏惧而逃避。

在拉伸区(舒适区边缘):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

在舒适区:容易无聊而走神。

14、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

15、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16、怎样拥有耐心?

① 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当我们明白缺乏耐心是自己的天性时,就坦然接纳吧!从现在开始,对自己表现出的任何急躁、焦虑、不耐烦,都不要感到自责和愧疚,一旦觉察自己开始失去耐心了,就温和地对自己说:“你看,我身体里那个原始人又出来了,让他离开丛林到城市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要理解他。”

所以,培养耐心要从接受自己缺乏耐心这一事实开始。

②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明智的做法是和它们沟通,就像上面自己和自己对话一样,温和地告诉它们:“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③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所以,要想办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17、当遇到平台期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到底。

二、描述经验(写写自己相关的经验)

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给自己的懒惰和拖延找了太多的借口。每天都非常的焦虑,看到别人读书,我焦虑;看到别人日更,我也焦虑;看到别人公众号的阅读量,我依旧焦虑。焦虑的同时我也很渴望能够改变,却一直没有做出过行动。

我立下了无数的flag,什么晚上禁止刷手机,什么每天阅读一页书,什么日更365天,什么每天练字,全是扯淡。每天只顾着刷手机,全是短视频陪伴着我。看到搞笑的就哈哈大笑,看到悲惨的,就心情沉重,享受着视频内容给自己的大脑带来的刺激和快乐,不肯放下手机。

这正是因为自己的大脑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所控制了,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网络学习时代的来临,也有很多和我一样希望变好的人出现在各个社群里,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跟着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

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了缓解焦虑,我开始不自觉地求多、求快,结果又陷入只关注阅读量的低水平勤奋——每本书都读得很快,回头却发现什么都没记住。再抬头看,与一些同龄人的差距早已遥不可及,甚至一些比自己还年轻的人也已成就满满,而自己还得从零开始。

这种情况让我变得烦躁和焦虑,情绪一度低落,那段时间我心里总是回响着一句话:来不及了,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我就是这样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看的书却很少,立的flag很多,完成的目标少之又少,每天焦虑的让人头疼。

我们收获的东西越来越多,焦虑就会越来越少,耐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强了。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关于耐心,我也是不行,去年的日更我就荒废掉了。

三、行动(写出你的下一步行动)

直面自己的焦虑,做一件事不能坚持,急于求成而造成。后面要给自己一个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坚持。

然后还是少玩手机多看书,保持日更,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每天读一章开始。

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认真的读书人而不是只买书不看书的人。

其实阅读营的第一天我就开始莫名其妙的焦虑了。

相关文章

  • No.1 ||《认知觉醒》(1)

    No.1 一、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1、本书的核心是实践和行动。 2、所有成长的问题的原因是目光短浅,...

  • 智慧觉醒NO.1

    [姓名]:风信子 [派别]:智慧觉醒派 [导师]:苏建新 [分舵]:新亳星 [舵主]:李敏 [导图解说]:第一次绘...

  • 好书推荐|NO.1认知觉醒|3.觉醒和成长

    欢迎做客“方木读书”,今天我们继续聊“认知觉醒”。 昨天我们说到了让理智脑更强要靠觉醒和成长,具体来说作者介绍了四...

  • 好书推荐|NO.1认知觉醒|11.如何运用元认知

    欢迎做客“方木读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认知觉醒”。 昨天我们聊了聊提升元认知能力的方法,今天我们说一说如何正确运...

  • 《认知觉醒》1

    正确认知我们的大脑 大约在距今3.6亿年前,爬行动物时代,本能脑出现;2亿年前,情绪脑出现;而250万年前,理智脑...

  • 认知觉醒1

    在《认知觉醒》中,周岭老师分享了他切身体验到了三大好处: 好处1 优化改进自己 如果你去练习反思,就必然会关注身体...

  • 认知的觉醒 (1)

    认知觉醒1:为什么你的意志力总是失败? 这是一本关于认知的书,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耐心真的是要咬牙坚持吗...

  • 认知觉醒(1)

    今天开始阅读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这本书,第一章:一切问题的起源 1、人类的三重大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

  • 认知觉醒1

    人类的进化赋予了我们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使我们拥有了超强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然而我的改变却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

  • 认知觉醒(1)

    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思考脑),本能脑和情绪脑掌管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掌控听、触觉以及呼吸,心跳等,它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1 ||《认知觉醒》(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nj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