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蚂蚁先生
-01-
从我开始写公众号文章以来,我写的绝大多数文章,其实都是“自我反思”型的,通过不断跟自我对话,以提升自己对人对事的驾驭能力,或者纯粹是为了调节自己心态。
这样的写文方式有一个好处在于——任何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与解决都能完全控制在我的手里,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吸收,自己消化,再自己输出,人畜无害。
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很尴尬的坏处——我的文章即便引发了一些人的共鸣,也不会引起大量转发和分享。
后台的数据告诉我,看我的文章的人群里,收藏的人数永远都比点赞和转发的人数多。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奇怪,毕竟我觉得我写的东西还是蛮走心的,偶尔走个肾也能及时刹住车。
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没有转发的必要。那些收藏的人,往往都是遇到过和我类似的事情,看完我写的文章,想清楚自己哪里出问题了,看看我输出的观点,再重新调整就好了。
这样的文章,读者读完,出于礼貌象征性点个赞,顶多点个收藏,但一般来说不会转发都朋友圈,连作为写作者的我也从来不会主动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里去,更何况是其他读者?因为完全没什么必要,这都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文章,“不足为外人道也”。
-02-
因雾霾而看不清的世界,每个人都是面具大师。也正因此,网络往往成为了宣泄内心暴戾怨气的最佳场合,于是乎经常会出现很多自带社交传播属性的撕逼文,鸡汤文,成功文等等等等······
你看某人不爽,吵架的时候骂人的话跟不上,这些文章能帮你接上,并帮你骂出来,免费给你提供一个强大的核武器,方便你宣泄内心的情绪,你需要做的仅仅是点赞,分享到朋友圈。这些文字都不是为了给读者看的,因为你看了也没有,作者压根就没想过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是为了让读者转发一下,给某个特定的人看的,那个人可能是你生活里遇到的某个正闹矛盾的同学、朋友、同事、老板、甚至……家人。最终通过病毒传播让作者收获大批粉丝,得以增加其在和广告主谈判时的筹码。
你觉得自己很迷茫,这些文章能给你熬一锅浓郁香醇的美味鸡汤,以忽悠你继续迷茫得心安理得,毕竟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根据大多数人的人生经验,我发现有很多喜欢把“我很迷茫”句式挂在嘴边的人,他们的真实想法往往是——又不想好好努力,又想继续混吃混喝,可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我该怎么办啊?你说可笑不可笑?
如果你是个屌丝,想要逆袭,只要你一直在为屌丝逆袭这事儿努力,那就一点儿也不丢人,这年头谁能没点梦想呢?
如果你是个屌丝,不想逆袭,你只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小生活,那也一点儿都不丢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为自己想要的人生去奔走。
唯独令人可怕的,是一个屌丝,一边甘于现状,不思进取;一边幻想着“当上CEO,赢取白富美”;一边读着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功!一边愤世嫉俗,仇富仇贵。
这样的人,称不上可耻,却足够可悲;这样的人,谈不上可恨,却足够可怜。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活在焦虑与恐慌之中。一边有着想上天的野心,一边却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既想屌丝逆袭,又想不劳而获。然而社会上这样的人相较于前两者,却占了绝大多数。
更可怕的是,“咪蒙”们在通过尝试性拨动这群人的神经尝到甜头之后,开始肆无忌惮地打开人性的潘多拉魔盒。人人心里都有深入骨髓的嫉妒心,咪蒙们还宣扬了一种美德,就是“自己过得好”不叫好,“自己比别人过得好”才叫好。
我是认同人性本恶论的,人性就是肮脏的,群体效应在人性七宗罪的加持下将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金字塔社会赤裸裸的阶级二字的时候,我就很难去相信“飞上枝头变凤凰”、“寒门出贵子”这一类的故事了,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会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以妥善调整自己的心态,进而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价值观。我不得不感到庆幸,在我的价值观建立初期,没有遇到过太多像“咪蒙”们这样的人。
在“咪蒙”们的笔下,他们把穷、把出身归为了所有普罗大众的原罪,并加以大肆鞭挞,连咪蒙自己也说金钱、暴力类的文章最容易火。面对现在高昂的房价,整个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很多80后和90后都是焦虑的一代,留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回到小城市又适应不了复杂的人情社会。很多年轻人心里其实都心知肚明,隐隐约约有着某种担忧——就算我拼死拼活奋斗一生,我依然无法实现阶级跃迁,屌丝逆袭。否则一夜暴富,房价暴涨这样的新闻也不可能每一次都成为热点牵动无数人的神经。如此庞大的人群,聚集起来的焦虑就是一个火药库,“咪蒙”们都是很熟练的手艺人,打开了本就虚掩的大门,然后一次次地、无情地,往里面扔了一颗颗炸弹。
咪蒙火了,“咪蒙”们也火了,“反咪蒙”们也跟着火了。可是一篇篇爆文在朋友圈刷屏之后,又留下了什么?热闹散尽,徒留一地鸡毛。
-03-
如果说你问我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我的做法是将思维跳将出来,每当你看到这些目的性极强的言论和观点,多留个心眼。急躁、焦虑往往源自无知,而大部分群众却难免愚蠢,进而难逃被精英阶层无情剥削。
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少年包青天》,最感动我的,是每次包拯破的案子,背后都是一个个虐心的故事,每个杀人者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可包拯即便心里很痛苦,但还是怀揣一颗求真的赤子之心不改。这种活得明白,活得洒脱的人格让我非常钦佩。
在我身边,活得明白、洒脱不纠结、自在不焦躁的人,我见过两种:
一种是安于平淡:我没有太大的野心,就想给自己多点时间,一步步慢慢来,我不求某个方面多牛逼,也不求人人都佩服我,只求平淡,知足常乐,只想要小确幸。
一种是逆天改命:我心比天高,与此同时,拼力死磕,痛并快乐着,哪怕明知到头来可能惨败,但我就是要拿努力换取我想要的人生,我不满足于现状,但我也不痛苦,我知道那个目标在那明摆着放着,纵使一无所有也要大胆往前走,无所谓血肉模糊。
前者只要真心想平凡安稳,其实会活得挺好,因为这样的人虽然拥有的不多,可同时野心也很小,所以幸福天平是能趋平的。同理,后者也不会焦虑,因为正儿八经努力的人每天都其实挺爽的,他们的脑子里只有:目标清单完成到哪一条了,明天要做什么了 。
只有眼高手低,既想屌丝逆袭,又不肯笨鸟先飞的人,活得最痛苦。而这样的人,也最容易被“咪蒙”们批量化生产的毒鸡汤迷惑,戳中人性的G点。
-04-
我前不久一直在看《漫漫自由路》,里面有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历史上任何直接针对人性的改造都以失败告终,真正有希望的变革是将人性置于美好的关系(制度)之中,让人性之恶得到规避,人性之善得到弘扬。
曼德拉说,“我知道,勇敢并不是畏惧,而是战胜了畏惧。”我挺喜欢这本书的,也喜欢这段话。读曼德拉的故事,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的影子。
在我看来,最大的恶不是看到恶之花在发芽的时候无动于衷,而是心安理得地往上面浇水施肥。请坚守心中的维度,不被“体制化”,与恶周旋的同时坚守住底线,看到人性中的恶之后能更相信人性的善。
此外,力求从最小处着手改变自己的生活。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