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冷知识国学与传统文化简友广场
《西厢记》:渣男诗人元稹的自传

《西厢记》:渣男诗人元稹的自传

作者: 一刻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7-13 13:52 被阅读53次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我想多数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出自著名的戏曲《西厢记》,而在《西厢记》的背后,还有一个与著名词人元稹有关的负心郎故事。

    【1】关于《西厢记》

    《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朝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西厢记》中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的故事: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

    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

    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

    后张生高中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图源百度

    听起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故事。

    相国小姐崔莺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约束与情郎私会,不仅让婢女红娘做传情的信使,还前往张书生的卧房幽会,甚至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与张生水乳交融在深夜。

    张书生也不曾辜负莺莺的情意,为她“滞留蒲东”不去赶考,甚至好几次险些丢了性命。被崔老夫人逼迫上京赶考,高中之后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后成功抱得佳人归。

    《西厢记》所写的崔莺莺和张生,是对那个封建礼教的时代渴望获得爱情自由的鼓舞与讴歌。剧中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以至于在《红楼梦》中也引得林黛玉深深入迷,甚至为此一时口快造成了无心之过。


    【2】《红楼梦》中的《西厢记》

    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了《西厢记》,后来便诱发出了原文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的故事:

    林黛玉怕被罚酒,作词时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这些句子都是《西厢记》中的戏文,而黛玉当时只顾着着急了,无心之过却被薛宝钗听了去。宝钗便指责黛玉说怎可看这等淫词艳曲,直说得黛玉连声求饶。

    初读《西厢记》的时候,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红楼梦》中连同着《牡丹亭》等书都被一并归为女子不应读的禁书,后来才逐渐明白因为它们都讲述了女子冲破封建束缚获得自由与爱情,都在鼓励女性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这样的追求在封建礼教中是不被允许的,戏文里的故事到头来也不过只是故事。

    痴迷《西厢记》的黛玉没能获得个好结果,藏在《西厢记》背后的原型元稹的故事,也远远比戏文来得惨烈和无情。

    【3】《西厢记》原型:元稹

    百度百科对王实甫所写《西厢记》创作背景做了这样的介绍: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

    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

    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

    但你大概猜不到,元稹所著的《莺莺传》讲的却是贫寒书生张生在考取功名后,抛弃了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

    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他救出了同居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钟情。张生通过崔莺莺的婢女红娘进行传情,几经波折两人终于情意相通。

    后张生前往京城考试,互赠信物以表心意,但张生最终还是变心了,甚至搬出“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的说辞认为崔莺莺是魅惑人的妖物,而自己无力驾驭。

    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有一次张生路过崔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数日后张生离去,莺莺回诗决绝“弃置今何道,当阿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图源百度

    根据后世学者的考据,《莺莺传》中的张生原型实则为元稹,而崔莺莺则为元稹姨母郑氏与永年县尉崔鹏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

    公元793年,时年十五岁的元稹开始准备科考,然而仕途却不尽如人意。

    公元799年,21的元稹在蒲州中府混职,并继续参加晋级考试。

    时值当地驻军发生骚动,一远方亲戚求助于元稹,元稹虽应下却不曾多花费心思,亲戚却执意要设宴款待元稹。在宴会中元稹对亲戚家的女儿崔莺莺一见钟情,莺莺的娇俏和光艳动人搅乱了他的一池春水,于是两人便开始私下联系,隐秘的表达彼此爱意。

    公元800年,元稹再次进京考试,他曾对着崔莺莺保证说等自己功成名就后一定娶莺莺过门。

    这一次元稹的才华被京兆尹韦夏卿看重,韦夏卿时常邀请元稹上门赴宴。又是在宴会上,元稹看上了韦夏卿的女儿韦丛,韦夏卿也对元稹的仕途抱有期待,便允诺将女儿嫁给了他。

    远在蒲州的莺莺,并不知自己就这样在等待中被抛弃了。

    后来元稹某次执行公时路过崔莺莺家,还试图与莺莺再相见,但被莺莺严词拒绝。

    最终,不知道元稹是出于悔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写下了他和崔莺莺的故事《莺莺传》。

    图源百度

    你看,现实总是比故事更加无情。

    元稹曾经给予了家族没落的崔莺莺温情,最后却又搬出“尤物害人”的说辞将她狠心抛弃。

    各自为安之后却还贼心不死的试图求见一面崔莺莺,到头来还是辜负了年少的爱人,落得个负心汉的骂名。

    【4】不如怜取眼前人

    崔莺莺说:“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晏殊在《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中写:“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世间哪里来的机会让自己后悔。

    也许元稹在写下《莺莺传》的时候,心里充满了不舍与悔过,但辜负了就是辜负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若沉溺过往又如何对得起他的妻子。

    “我将过往的所有情意还给你,请你怜惜你眼前的人吧,勿要再提起伤痛的从前。”

    图源百度

    文章首发简书@木木木羽酱,配图均来自百度搜索图片。

    本文同步更新于微信公众号【一刻青年说】,网易号【一刻阅读】。

    禁止转载,禁止抄袭,一经发现,必定维权。

    产出不易,请多支持,鞠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渣男诗人元稹的自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gp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