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那些被历史高估的武将们

作者: 老Q矢志读完廿四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4:38 被阅读14次

            东、西两汉是汉族武功的顶峰,涌现了不少赫赫有名的武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真实功绩与历史评价、民间口碑不尽相符,有的被高估了,有的却籍籍无名,不能不让人感叹造化弄人。这里列出的只是部分。

    武功被高估的武将——吕布

            吕布可能是汉末武力值最高的武将,不仅诸多三国游戏中如此设定,就是史书中也屡有提及。后汉书记载:吕布在叛离袁绍时,袁绍曾派兵追击,但被吕布的威名震慑,追兵居然不敢逼近,让吕布从容逃离。可见吕布的勇武过人。

            吕布以武勇起家,从中层军官做起,不断叛变,逃亡,居然也能一路向上,做到奋威将军,封温侯,完全是托了东汉末年那个乱世的福,武力成了他唯一的立身之本。

            在演义小说中,吕布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一是率军抵御十八路诸侯讨董大军,在虎牢关与刘关张三兄弟大战,最后才堪堪败退——要知道对手中的关羽张飞,无论在演义中还是现实里,都是武力值爆表的武将,一般将领与其中之一单挑都没有资格,吕布居然在两人联手围攻下依然有攻有守,直到加上个刘备才抵挡不住,在小说读者看来,吕布的武力值自然是远在关羽张飞之上的;另一次则是在袁术大军进攻刘备时,吕布来做和事佬,《后汉书吕布传》记载: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布即一发,正中戟支。灵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慑于吕布武力,袁术军不得不退兵了事。以一人之力退十万大军,这当然也需要超常的武功做背景。

            可惜这两件直接体现吕布武力的事情都不怎么靠谱: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纯属虚构,刘备关羽张飞根本就没有跟随讨董大军进攻关中,估计还在哪个角落卖鞋呢,哪有机会跟吕布交手。辕门射戟倒是见于正史记载,只是也算不上多惊人的武功,五代时一个军阀安重荣,在石敬塘建国后想要投奔晋国,被手下劝阻,犹豫中,“乃立一箭,百步而射之,曰:“石公为天子则中。”一发辄中;又立一箭而射之,曰:“吾为节度使则中。”一发又中”(《新五代史》),百步距离射中箭枝大概比射中戟枝难度更高吧?同样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吴国的大将刘信,在接待后唐使臣时,“酌大卮,望牙旗鎞首百步,谓昭文曰:“一发而中,愿以此卮为寿,否则亦以自罚。”言讫,而箭已穿矣。”(《新五代史》)

            辕门射戟的功夫,这么多不怎么出名的武将都能表演,据此评定吕布的武力值,恐怕难免高估之嫌。

    功绩被高估的武将——陈汤

            一提起陈汤,马上会有很多人想起那句著名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热血沸腾。在擅自发兵诛杀了匈奴首领郅支单于后,领军的甘延寿陈汤给皇帝上书建议“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与汉朝作对了上百年,曾经逼得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被困孤城,逼得吕后在单于求婚时卑辞回绝(蛮夷的求婚是对我大汉的嘲弄),逼得汉朝经常嫁出公主以求边境的平安,如今,匈奴首领的头颅被汉军割了下来,应该悬挂在通衢大道上示众,看谁以后还敢跟大汉作对。

            跟所有成功的宣传一样,口号让人激动,却与事实有着一定的距离。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事情经过:建昭三年,陈汤趁着主帅甘延寿病中,假传命令,纠集西域汉兵和仆从国军队共四万多人,进攻逃到康居国的匈奴郅支单于,经过苦战,郅支单于受伤而死,“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馀人”。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有了疑问,汉初曾以几十万骑兵包围进攻刘邦汉军的匈奴大军,为什么只有这么区区两三千人在拱卫自己的首领?

            其实,经过汉朝建国上百年来持续不断的分裂和打击,此时的匈奴早已不是当初的匈奴。汉宣帝时,匈奴分裂为五部分,不仅自相攻杀,而且争相向汉朝皇帝献媚以取得支持。连与汉朝最不友好的郅支单于也曾亲自入朝朝见汉朝皇帝,实际上,匈奴早已是汉朝半附庸的身份。所以,在陈汤率军逼近康居国的时候,郅支单于还懵懵懂懂派人来问汉军的来意,汉军虽然军力有绝对优势,也不敢掉以轻心,哄骗单于说,我们其实是汉朝皇帝派来迎接单于入京师的。直到兵临城下,单于无路可逃,汉军才突然翻脸。

            一番苦战,打了一个不怎么听话的落水狗,成就了一个人的功名,搭上了不少人的性命。从当时汉朝上层的反应来看,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他们并不认为陈汤消灭郅支单于是多了不起的功绩,对于是否要就此给与酬功更是很有争议,陈汤贪婪的性格更是引人争议。《陈汤传》记载:汤素贪,所卤获财物入塞多不法。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这就有恃功自傲的味道在里面了。所以即使朝廷最终还是封赏了这次出兵的有功之臣,算是追认了这场战争的合理性,但封赏不高,甘延寿被封为义成侯,陈汤更低,只受封爵位最低的关内侯。

            这场擅自发动的战争,除了留下一份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奏章,并没有根本上改变汉朝和西域的关系。相比之下,倒是唐初李靖击败突厥大军活捉突利可汗,对中央王朝的开疆拓土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能力被高估的武将——李广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读到这首诗,人们第一个想起的,恐怕就是飞将军李广。对于这位勇将,汉文帝曾评价“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事实上,李广一辈子南征北战,却离万户侯遥不可及。

            应该说李广作为武将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出身于武将世家,祖先李信是秦灭燕的主帅。李广本人善射,汉文帝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到汉景帝时,李广屡次与匈奴作战,外交部长公孙昆邪为了他的安危向皇帝哭着求情:“李广材气天下无双。如果作战阵亡就太可惜了”。汉武帝的左右亲信也把李广作为名将推荐给他。

            皇帝赏识,提供平台;爱护士兵,乐为之死;威武善射,勇冠三军……拥有这些优势,李广偏偏就是很少打胜仗。马邑之战后四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击匈奴,兵败被俘,他夺马抢弓,最终逃了回来,被贬为平民;元朔六年,他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这次汉军大胜,同行的很多将领因功封侯,独有李广一军毫无斩获;三年后,李广和博望侯张骞再次率军出击,这次李广被匈奴大军包围,差点全军覆灭,虽然最终解围,但也封赏无望……

            人不能和命拼,李广就是这样的一个倒霉蛋,最后连皇帝都知道了他的霉运,出征时特意关照主帅卫青,说李广“数奇,勿使当单于”,李广虽然勇武,但运气不好,不要派他充当主力攻击单于。就是这样关照,作为偏师的李广还是出了事,他的部队居然在行军中迷路了,未能及时赶到集合地点,而按照汉朝的军法,迷路主帅是要被问责的。当时已经高龄的李广不愿意去面对胥吏的审问,愤而自杀。

            李广确实是个勇武的将军,但匹夫之勇未必意味着他是个很好的统帅,正史记载中,李广的武勋都是以寡敌众甚至单枪匹马立下的,一旦指挥千军万马,战绩往往就不忍卒睹了。对李广缺乏指挥才能,当时与他并肩作战的大将早有认识,曾与李广齐名的另一位名将程不识客观评价说,李广统军不讲纪律,所以士兵都爱戴他,出征时内松外紧,派出很多流动哨侦查敌情,所以从来没有受到敌人的突然袭击。但是,这种松垮的作风恐怕会导致细节上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行军前没有做好细致的侦察和找到合适的向导,最终导致迷路。现代有句流行语叫细节决定成败,这恐怕就是李广战绩始终不能如意的重要原因吧。

             人的一生功绩,不仅受到命运的摆布,就算死后声名,一样不能摆脱造化的愚弄,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无奈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汉,那些被历史高估的武将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m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