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常想起李松蔚老师最近的一篇文章《简单省事又邪恶》,他文末强调了一个观点:有错的是行为,不是病。仔细去观察会发现,不论是我自己还是周围的人,常常不是基于别人的行为做出反应的,而是基于对方的身份以及之间的关系。
李老师说很多人用各种「癖」来反驳他,看得出来他有点无奈。我想到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解释:很多夫妻据说每天在心里杀死对方几百次,可是,只要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也没有真的付诸实践,我们就不能说他们有错。哪怕是感情破裂或者不爱对方,只要双方依旧愿意维持,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说他们「不正常」。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逻辑问题。从诊断的角度而言,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是先收集一个人身上一系列体征和行为表现,来确定是什么「病」。再往深一层来说,「病」就像是一个个集合,里面包含各种元素,当一个人身上体现的元素达到某个标准水平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生病了。所以,在我看来,这些「病」是为了方便沟通和治疗人为定义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
相当于是,从行为➡️病的逻辑,只是医生用来帮助患者的工具。即便有某种「病」的人未来有一定概率会出现相对应的行为,但是这不是绝对,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我们可以表达对一个人某种行为的不满,而不是对我们自己定义的所谓的「病」「人」。
从时空切割的角度来说,某个时间某个空间下某个人的某个行为,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他。也就是说,过去是无法定义未来的。看似割裂,但同时,每个人自带因果逻辑,就是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结果,别人也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做出反应,这让我们从时间上关系上有了连贯性。
再说说曾经我的思维逻辑当作例子。我小时候不太懂怎么交朋友,自己在心里就慢慢建了一套公式:做过哪些些让我觉得算得上朋友的事情,就会进入心里的「朋友圈」,圈子里的人都是朋友,所以不论他们做什么,我都要接受。这很像我妈曾经的口头禅:我不是你妈嘛?!所以,哪怕觉得没道理,哪怕觉得被伤害,也要说服自己,直到某件事忍无可忍,就彻底决裂。但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能接受,如果能把每件事独立地处理,不以感情的名义绑架自己,也许,也不会走向极端。
能压抑自己内心想法的冲动,其实也是人类的优势,不然我们每天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暴力。但这也同时成为了我们的束缚,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明白这个对于做判断没有什么帮助,但至少我们可以更加理解自己和别人:我们不知道对面这个人为了做到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付出了多大心力;我们也不知道对面那个人多么努力克制内心冲动,才让自己不伤害到这个世界。
知道自己可能不懂得,不妄下判断,也是一种慈悲吧。
DAY201912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