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假如都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奈哀叹。
到了我这个年龄,不追星不追剧,也没有大喜大悲。所以,至今没有去看《我不是药神》。但是,从媒体报道里知道,无非是反映当下看病难的一个片子,好像走私抗癌仿制药的故事。
这些年,国人病不起的消息报道充斥耳膜和大脑,也有过亲身经历。母亲一场普通感冒上火引发肺炎,住院治疗五天花三千多,除去能报销的自己还要掏一千三。不能病、不敢病、病不起的状况早已形成了。反腐败假如能和看病一样就好了。
假如中医没有没落,还会出现“药神”类的现象吗?中医的特点是简验便廉,绝大多数药都是身边司空见惯的植物药,大医精诚,医者父母心,名老中医多有菩萨胸怀,有好生之德,非到万不得已动物药都不用,更不会给患者开天价药了。而且,中医最本质最核心的治疗措施,是理顺人自身的气血流通,靠恢复自身的免疫力来对抗疾病,而不是西医的打压制服。我舅舅患癌之后,心疼在大医院花的钱,干脆接受中医治疗,到现在我们都怀疑医院误诊了。而一些条件好的病友接受放疗化疗,却先他离开了人世。总之,如果中医盛行,不能病、病不起的现象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这几年身体频频过敏,痒痒的难受。看西医说要查过敏源,大概查一种二百元左右,吃的、抹的药开了一大些,还是三天两头复发。后来,中医书看多了,不就是湿气和营卫失调吗,拿着温胆汤的方子到药房抓药,十付药三十元,煎药后喝上一杯,剩余的泡脚,三付药用完,奇痒难忍控制住了。偶有些感冒头疼的,买盒小柴胡汤颗粒,加倍冲上两包,病就好了。真的感受到了“秀才学医,如笼抓鸡”的乐趣。这都是针对小毛病。认识一位老中医,一些大医院宣告等死的癌症患者,到了他那儿不少起死回生。
还有乡村衰败,中医的没落也是一个原因。现在人们选择生活地点,无非考虑交通购物、上学就医几个因素。中医条件下,城市乡村没有多大区别,而现在医疗条件自然是村不如乡、乡不如县、县不如市、市不如省、省城不如北京,一级有一级的水平。
所以,假如中医能够振兴,“药神”类悲剧自然不会重演了。(2018.7.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