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是否以为你可以拯救他?

作者: 倪波OH卡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09:29 被阅读48次

    最近阅读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的书《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书中有一个案例讲到,有个女生因为一个要好的室友自杀而非常痛苦与自责,几乎要崩溃了,因为室友自杀前想找她聊天,她因为学习功课任务重而没有及时陪室友,她恨自己太冷漠,认为自己是个罪人,如果当时能好好陪陪室友,也许室友不会自杀。

    晓东博士在此书对这个案例有他的分析,这个女生为何在室友自杀后那么痛苦,是因为她有一个跟她很亲的表姐五年前吃安眠药自杀,出事前,表姐不跟人交流,当时她自责,如果在出事前能多找表姐说说活、多陪陪她,也许她就不会出事了……室友的自杀又勾起了表姐之死带给她的痛苦。

    这个女生对室友之死这样难过,其实在潜意识里认定表姐之死与她未能及时拯救有关,她把自己当成了拯救者。事实上,就算她及时陪伴了表姐和室友,也未必能改变事态的发展,因为她并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人们经常玩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

    有的人多数时候是一种拯救者心态。拯救是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有位女士,看到自己的好友婚姻不幸福,工作收入不高,想离婚、想辞职,痛苦的同时却没什么行动。她看到好友过得不好,似乎比好友更着急,热心帮助好友,给好友介绍工作,给好友各种建议,督促好友看书、学习,提高赚钱能力,好友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她挺生气,会想:我在帮你啊!你怎么不领情啊!然后还觉得好心没好报,生气、失望、委屈、伤心。她开始是拯救者的角色,然后对方没领情或感到有压力和反感,她生气与埋怨对方不领情,实际上她又变成了迫害者,最后她还感到委屈伤心,又变成了一个受害者。当她看到对方过得“惨”时,她又忍不住去帮助对方,也不管对方是否接受她的帮助,如此角色轮换或循环。

    某位男士,母亲患癌症去世后,很多年都在自责与内疚,自责自己年轻时不够懂事不够孝顺,经常惹母亲生气,也没有让母亲享到福,也自责,当时治疗的过程决策失误或怪自己能力不够,总之,都是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够好,不然母亲就不会那么早就走,总之“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

    这位男士潜意识里认定母亲患癌症去世跟自己不够孝顺有关,跟自己没有好好拯救有关,于是陷入内疚自责里无法自拔,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快乐,以为深刻地怀念与悲伤才是对母亲的爱与忠心。可他不明白就算他是懂事孝顺的乖孩子,他又能力超强可以带母亲去国外最好的医院用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也未必能挽救母亲的生命。如果金钱能救命,那么用了最先进治疗技术的李咏就不会英年早逝了。其实孩子犯再多错,母亲都能无条件原谅,母亲也不愿意自己去世这么久,孩子还这么悲伤,不能原谅的人,其实是自己。他很多年陷入悲伤里,牺牲自己内心的快乐与安宁,他由一个拯救者又变成一个牺牲者而无法自拔。

    有的人在婚恋关系中,扮演“圣母”(女或男)式的角色,也是一种拯救者和牺牲者的心态。

    有位女士的丈夫有吸毒和赌博的恶习,屡教不改,家里积蓄被丈夫整了个精光,她想离婚,可她一想,如果离婚,这个男人的家里没人会管他,他身体又差,又没钱,如果她不管他,他就完了。很典型,她把自己当成了拯救者,尽管婚姻极不幸福,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把拯救这个男人当作己任。

    那么,为什么Ta会成为关系中一味付出和牺牲的“圣母”式的人,可能是因为在童年时只感受过有条件的爱。弗洛姆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同时获得“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才能成长为一个会成熟地爱他人的人。

    “无条件的爱”强调“不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会爱你”,它给了孩子一种安全感。而“有条件的爱”意味着:“我爱你,因为你达成了我的标准”。比如,有的家长可能只会在孩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让他们脸上有光时,才会表现爱他们的样子,才会肯定他们——“真是我的好孩子”。

    只得到过“有条件的爱”的“圣母”,在伴侣身上投射了幼时自己的影子。他们这样对待对方,潜意识里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或者希望曾经的自己可以得到这些(他们希望有人曾经可以包容自身糟糕的一切,但却往往走得更远——他们选择的人可能远比过去的自己要糟糕地多。)他们始终想要对方获得“拯救”,就仿佛这样当年的自己也可以获得救赎一般。

    说到底,总想拯救别人的人,其实是想拯救自己。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的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的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的行为,或是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的角色在迫害你身边的人而丝毫不自觉。

    在真实的亲密关系里,我们才会跳出三种角色的心理游戏。

    要拥有真实的亲密关系,有几个努力方向,首先要有非常强的“察觉力”,其中有洞悉与苏醒之分,洞悉是用头脑观照自己生命里情绪的需要及种种变化,苏醒是指内在孩童整个被唤醒,你完全呈现当时那个情绪、那个需求。亲密关系是心跟心的交会,所以你必须先掌握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目前心里的感觉与需求,才能进一步体会他人的心;接下来是“表达与展现”,因时、因地、因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光是察觉与表达只是单向的呼叫,还必须加上“倾听、同理”。

    “同情”与“同理”不同,容易同情别人的人,会是一个拯救者,而有“同理心”的人,是与对方同在的。

    从头脑的理解到深层的同理有零到一百的层级之分,全然感受到对方的感觉,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完全没有界限地去感受对方,是非常高的亲密境界;此外还要再加上“信赖”,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信赖为根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效,面对相处愈久、成见愈深的关系,若想加以改善,必先有心理准备,非一朝一夕可见功效,在真实生活中实行起来的困难度是很高的。以上察觉、表达、同理与信赖这四种是亲密关系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安全感,心理足够健康成熟,他才可能拥有真实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或人际关系,而不会陷入拯救者、迫害者、牺牲者的三种角色里无法自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爱的,你是否以为你可以拯救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f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