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个俗人。”李木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李木长相清秀,皮肤健康。30岁的年纪却经常被误认为是90后。别人夸她心态好,她也总是回一句:我是个俗人,没什么梦想,不爱操心。”
别人谈中年危机,30岁觉得自己一无所成实在焦虑。她说:想那么多干嘛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都是瞎着急。”
别人学英语、学钢琴要给自己提升附加值,她说:唉,都是有钱人的娱乐。我们没钱的还是要多想想挣钱的事儿。
别人说,张三和她媳妇离婚了,她媳妇说三观不合没办法过这一辈子。她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三观这种借口还不是被现实逼得。
总之,她不谈理想,不谈喜好,看房价比看娱乐八卦更有兴趣。
可李木本来并不是这样的。
李木小时候,家里人把她当才女一样夸耀。的确,李木没有受过特别指导,文章却写的异常灵气,学习领悟力高,深受老师喜爱。一年级开始参加市里的征文比赛并拿奖,高考也是文科状元,所有认识她的老师同学甚至家长都夸她有天赋。大学时候她参加文学社,文章愈发显出机巧心思。她凭着自己天生的才情度过了轻松愉快而且值得骄傲的学生生涯,并且以为自己可以像她仰慕的那些人一样,用一支笔杆子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那个时候她热爱读书、写作、绘画。她热爱电影、戏剧、音乐。几乎是一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古诗词信手拈来,经典影视作品如数家珍,她过的恣意潇洒,甚至有点洋洋得意了。
可是毕业之后,她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发挥自己天赋的工作。她尝试去报社,可是专业不对口,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她去过剧院,可是工资少的可怜,还整天打杂。
她对自己说,如果没有面包,梦想终究是要慢慢被侵蚀。她觉得自己以前异想天开,她羡慕宋朝文人雅士都可以有自己一席之地,写写诗作作画就可以受人敬仰。
一些过来人对李木说,找工作要找个稳定的,找工作要找个有前途的,那些你喜欢的终究是业余爱好,不能指着那个生活的呀。
李木相信了,从此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她找到一个文案工作踏踏实实开始了职场生活。
在这里,她写的每一个字领导都要看过才能定稿,这里不需要她文思泉涌,只需要她追着热点借势营销。偶尔写过几篇自己颇为满意的文章,领导说太过文气,不吸引眼球。“标题党?知道不?”领导恨铁不成钢,李木什么也没说。
这个单位里没人在乎你是不是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没人在乎你是不是喜欢德沃夏克,至于你最喜欢的小说?最好对你的写作有帮助。没事还是看看互联网营销吧!
所以李木觉得自己好像瞬间理解了这世界,她对自己说,忘记以前那个不切实际的自己,赶快来到现实世界,适应这世界的频率。
所以,她把“我是个俗人”挂在嘴边,提醒自己。
年会之后,领导宣布大领导层有人事变动,即将上任一位首席运营官,主抓公司品牌推广工作。大领导上任之后果然雷厉风行,准备增设一个品牌部,并且本着老员工对公司更加了解的意思,打算从内部选拔几位员工。
这是个好机会啊,李木想。品牌推广不同于产品推广,产品看重的是业绩,只要能卖出去,无所谓天天喊着“特价”“促销”这样的字眼。品牌推广就不同了,如何影响你的用户,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故事,这是最需要情怀的。
李木很想试试。
大领导安排了一个简单的选拔,他请有意向来品牌部的员工们集体进行一个面试。面试的内容很简单:写一个可以打动自己的故事。
李木很开心,写作可是自己的强项,她几乎可以想象得到自己洋洋洒洒写下的故事令大领导满意的样子。
下笔的这一刻,李木突然脑袋空白了,想要拿些什么诗词或者案例居然想不起来适合的,一句话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就是说不顺。她急的有点出汗,哆哆嗦嗦写下了一个蹩脚的故事。甚至最后都没有表明立意。
完了。李木清楚的知道。
除了拿不到那个职位,更严重的,自己曾经的灵气与文采居然一去不复返。
“我真的,成了一个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