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文章精选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作者: 叶不默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15:38 被阅读19次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带有多重的身份,在家是父母的孩子或者孩子的父母,在学校是一名学生,步入社会以后还有职业身份等等。

我们处于不同的身份时,思考问题也会从自身身份的角度出发,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都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影《十二公民》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种局限性。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十二公民》首先设置了一个模拟法庭的场景,在法庭上学生们对一起富二代杀父案进行模拟辩护。之后老师便要求作为陪审员的十一名家长以及一名老师到单独的房间里对富二代是否有罪这一议题进行讨论,而且要求讨论的结果必须是一致通过。全片的重点就在这一场精彩的讨论上。

原本大家都以为为了节省时间,全票通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表决后,却意外地出现了一张“无罪”票。

正是因为这一张“无罪”票,一张一张地驳倒了其他“有罪”票,让这场本该草草了结的讨论,变得更有意义。

讨论中的十二名陪审员各有各的特点,似乎每一个人都代表着社会中的一类人,其中有几个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我就挑他们简单说一说。

首先是3号陪审员,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脾气暴躁。在讨论时,他始终都将情绪掺杂于其中,一开始是对讨论浪费时间的抵触,之后又是对青少年对待长辈的不敬行为的一种主观批判。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他之所以认为这个富二代有罪,是因为他站在了一个父亲、一个长辈的角度看待这个案件。

也因为他从小就很听话的儿子后来因为玩摇滚与他发生争执,之后便离家出走了6年,期间再也没有回过家,也没有给家里传回任何的消息。因为这件事,他的妻子选择了和他离婚,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支离破碎。

这个案子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于是他慢慢的就把情绪带入到了案件当中。在他的认知模式里,做儿子的就应该对父亲恭恭敬敬的,不能有任何的反抗行为。因此他认为案件中的富二代整天与父亲争吵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而不孝在他眼里本身就是一种罪。

当所有证据都指向富二代就是凶手时,他很自然地就赞成了这种观点。

其次是4号陪审员,他是一名房地产老板,有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女友。在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一举一动,而是其他人对他的偏见。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当讨论中提到他的女友时,其他人脱口而出的词却是“干爹”,当他与其他人发生争执时,其他人对他的印象是“资本家”,是靠剥削他人获得财富的人。

这些都是社会中人们对有钱人的一种刻板印象。虽然社会中存在这这样的一种人,但并不是大多数。

人们把这些标签都直接安在有钱人的身上,我想大多都是出于一种想要却得不到的妒忌心理,当然也有些人还带着一种仇富的心理。

再来说说10号陪审员,他是一名靠收房租过活的本地居民,心里带有强烈的排外情绪。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他说话张口闭口都是外地人这个不好,外地人那个不好。在他眼里,外地人似乎没有一个好人。

他的排外情绪,大部分来自于一种压迫感。他的生活是靠收外地人的房租支撑起来的,但也正是这些闯入北京的外地人,一点一点地挤占着他以及他的家人的生存空间。

在他的眼里,她女儿上不了大学,不是因为女儿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外地学生的努力挤掉了她女儿的名额。

他的这种排外情绪也投射到了案件当中,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觉得那个富二代是有罪的。

最后再来说说本片的主角8号陪审员,他带着讨论一下的心理,让大家代入到这个案件当中,然后再一点一点地说服他们。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这也符合他的角色设定,他想要做的就是让大家能够更理性地看待这个案件,培养一种理性、独立判断的能力。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要给我们传达的思想――人都必须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尤其是在法律面前,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跟从舆论,或者迫于舆论的压力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那么归根结底还是由人去裁断的案件,就有可能失去了它应有的公正性。

但从电影中,我还看到了另一点,那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对他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在社会中无论处于何种身份,都会带有这个身份所具有的社会特征,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也会带有与这个身份相应的特点。

每一个身份无论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都具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会带有相应的局限。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当这种局限带着对他人的偏见时,这种偏见就会带有攻击性,让你无法理性地作出判断或选择。因此,我们在带着偏见时所说出来的话也很难令人信服。

有时候,我们就是缺少了一种独立判断的能力,当我们置身于人群中,我们就会选择听从大多数人的声音而怀疑自己内心的正确答案。

当舆论给了我们一个看似正确的答案,我们可能就会跳过思考这个过程,选择直接接受答案,但真的有百分之百正确的答案吗?

也许我们在看待问题前,真的需要独立、理性地思考一下。

如果我们真的急于给出答案,也请先放下偏见,给彼此一个平等对话的语境。

相关文章

  • 《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带有多重的身份,在家是父母的孩子或者孩子的父母,在学校是一名学生,步入社会以后还有职业身份等...

  • 最全!欧盟公民身份大PK,最值得投资的果然是……

    拥有欧盟公民身份有多重要?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好好说说。 什么是欧盟公民? 只要是28个欧盟成员国任何一国的公民,即...

  • 我国将向公民签发“网络身份证”

    1、 我国将向公民签发“网络身份证”,新“网络身份证”将独立于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之外,用虚拟身份的推广避免公民个人信...

  • 身份证生成算法

    身份证生成算法 我国自1999年实施公民身份号码制度以来,许多公民身份号码末位为“X”的公民,由于不明白“X”的含...

  • 12个人,12把椅子,1张桌子展开激烈的辩论

    《十二公民》影评 影片中的十二位身份不同,他们围绕着富二代是否杀了他的父亲这件事是否有罪围绕这一...

  • 即使丢了身份证也不用太过惊慌

    身份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很是重要的呢!公民身份号码也是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每个公民唯一...

  • 无身份公民

    我住院的时候同病房的是一个乡下女人。那女人三十来岁,生的瘦瘦小小,乍看让人以为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她的左眼有些不...

  • 夜读《公民身份》

    公民身份是一个个体相对于团体来说的概念,凡是有公民资格的人都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准成员”,他们拥有这个团体所赋予...

  • 值得一看的电影《十二公民》

    晚饭时用APP看了一场电影《十二公民》。几位政法大学生补考的考核是模拟法庭,十二位不同身份的人组成的陪审团,投票决...

  • 《十二公民》观后感

    十二个角度的判决——观《十二公民》有感今天,我有幸欣赏了由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改编的电影《十二公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二公民》:放下身份,好好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nm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