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的人进退自如,除非前面有什么阻碍到了个人的利益,他们才会奋起追赶。被爱的人,无论男女,他们习惯被爱,还以为自己在爱。
一个习惯以感情作为逃避现实借口的人,不可以称作无药可救的人,至少他还会自欺,并且乐此不疲,做人最艰难的在于,识破生活真相,不以任何东西为依托和借口,直面人生残酷事实,那是人的悲哀和坚韧所在。
被爱的人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对方。他们习惯了被爱,不知道如何主动去爱,一旦他们陷入了自我怀疑,再加上两个人之间有了点矛盾,他们极容易提出分手了,多么不舍都要让自己收心、退出、放手。
我以前,总是自以为这个世界上没谁配不上谁这种说法,但是我渐渐地发现这种认知是建立在我根本没有自我主张的前提下的,而只是下意识跟随大流而去,这个观点其实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教育背景使然自动生成的。
每个人接受教育,都会形成较为固定的体系,它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
而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罢了,我是那么无知无觉,我又有强烈的不算自我的自我意识,所以我骨子里一方面坚定不移的认可人都是平等的。
一方面又怀疑一切,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平等之说。
然后我站了一个非常安全非常中立的观点,这个世界上相对平等的。然后我所谓的观点,跟我自身毫不匹配,因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制度驯化的一个人,甚至现在也可能是。
我清楚地记得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现在制度在我眼里高于一切。
其实大部分观点都是在潜意识里潜移默化给人的。
对于过去认知的反省:其实在感情上配得上配不上这个问题我还是有点狭义了,看似我站在了一个很宏大的角度,其实不是,我打着“平等”的口号,实质上这不过是一种思想上的跟风罢了。
木心说,“为何有的爱情造成这样大的历史景观?因为遇到挫折,不让他们爱,于是道德、智慧出现,才显得伟大。光是爱情,有多少东西?歌德说:‘高昂的热情,坚持不了两个月。’爱情显得好时,不是爱情,是智慧和道德。刘易斯与艾略特的爱,相互影响,所以长久。”
这几年对木心的文字很喜欢,但倒也不是因为木心说的我才觉得正确,而是最近我认可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它是我自己想到,但没有用语言组织出来的。
而现在,我暂且不去论爱情的长短,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或者半年,但是现在的我非常认可,两个人在一起相爱,要互相影响,互相成长,那样的感情才能长久。
而不是一味地被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