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点滴
2016年西藏公益之行

2016年西藏公益之行

作者: 一笑Red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05:56 被阅读0次

【蓝箱子在路上】2016.8.9-8.10成都

2016.8.11林芝

【2016.8.12】想而不敢是病吗?

梦想正起航(160830)

音频收听请点击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蓝箱子在路上】2016.8.9-8.10成都

  可能在大多数朋友的眼里,我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其实这些都是表象,我是个虚伪的人。不是敢想,是没头绪,不是敢做,是没头脑。为什么毕业没有出路?为什么去西藏?我真的回答不上来,自己不确定的时候某种无形的推力又替自己选了一条路走。还好爸妈给了我极大的自由。看来,他们已经默认我是个不靠谱的女儿,就任由我自生自灭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后路走的怎么样,我一个人承担责任,不会埋怨任何人。

        真是没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首先不是个靠颜值吸引目光的人,其次我自己都无力吐槽的神经大条。虽然在别人看来,我的专业好找工作,我的水平和大多数人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可是自己认定了不行,就怎么也拿不起自信,无所谓的态度是最好的表现,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努努力挑战一下潜能,不需要的时候再等一等吧。

          第一次觉得在家真的幸福,我理想的状态是早晚散步思考人生,白天在家弹弹琴,自学音乐,把大学四年没有看完的书慢慢享受,英语好好补一补,已经入门的法语和韩语再学学,做做饭,写写文章,不是很好吗?可是在父母看来,毕业为什么不找工作?读书就是为了以后工作。还不考虑终生大事要等到什么时候?先把自己养活,再考虑精神享受,人要现实一点云云。什么是现实?现实可能不是和别人对比之后说出来的,还是需要建立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吧,怎么就能确定别人经历的现实就是你自己以后可能拥有的?其实,我自认为自己挺现实的。我想不出赚钱的理由是什么,家里人也还都算健康,没有太多债要还,我不需要美丽的衣服,昂贵的化妆品,我怕自己茫无目的地被这些“别人家的现实”推着走以后会空虚。

        可能真是自己想多了,以前父母说我理想主义,我承认,因为总想让世界变得美好,(当然现在也是)我想支教的原因就是想要有成就感,或者说想逃避都市繁华嘈杂的生活。前几天,突然支教的想法又冒出来了,可是如今的我全然不是那样想。“逃避”已经从我的生命里消失了,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自己短暂的一生没有白活。大学毕业手册上我的理想是想当一个会做曲的像蔡元培一样的校长。虽说是一腔热情,万一哪一天实现了呢?支教能够给我带来什么?两年的支教可以琢磨出自己一套教学方法;支教平台汇聚了很多有能力的志同道合之人;可以没有教师体制之内的负担;可以看看你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做一辈子的老师;我不喜欢被束缚,宁愿别人给我一片荒地让我自己开垦,也不愿意让别人监管着做事,可能学会配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家里是待不下去了,太有压力,他们对想要支教的我态度可想而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这还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出去看看,去想想,让自己静一静。

        我很胆小,虽去过一些地方,但是从没有单独一个人出去过。担心是必不可少的,最怕的是以我的性格又可能要上当受骗。但是我觉得自己是适合旅游的,一、运气好;二、不怕累;三、没有钱但是有朋友。运气真是给自己加了不少分,走到哪似乎都有熟人可以去投靠,所以天地之大,哪儿都可以是我家了(是不是有点悲哀、、、)。穷游不就是靠天靠地靠朋友靠自己?

        启程第一站——成都姐姐家。好几年没有见面得姐姐现在是公务员,父母在成都给她买了一套房子,也有一个家境还不错的男朋友。在去之前,叔叔阿姨就给我灌输了大量女孩子找个安稳的工作,年龄大了没有竞争力之类的话。我渴望过安稳的生活,但是我怕自己变成了得过且过,再没有生活的动力。怀着激动之心出发了,在我心中姐姐现在的生活似乎都按着父母的要求稳步地走,但是这是她自己想的吗?我不知道。

        可能我比较注意细节,从开车,点菜,说话,做事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几分特点。当然我妈理想的稳定的公务员自然对现在的我是不现实的。首先没有钱,如果在一个大城市落住脚,租房吃饭的钱都不够,靠什么稳定?没有可靠的男朋友,或者说没有安稳的家庭可以依靠。如果我有一个自己的家,显然不会每天吃速冻饺子过日子。要想在大城市当公务员,还是需要必备的条件才能行吧。大城市的感觉没有安全感,尤其是孤独感吧。一个小区,电梯公寓似乎挺安全,我们两个人好像第一天晚上就经历被人偷窥的事情,姐姐的谨慎把我吓到了,弄得我一晚上没有睡着,真怕谁晚上从31楼破窗而入。我自己挺怕孤独的,哪怕和陌生人同住一屋,也没有太多自信自己住一个房子。那天晚上想了好多,突然想起去林芝头两天也是自己一个人住,还人生地不熟,这真是完蛋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感谢姐姐给我上了一课,但是同学,拿起勇气,世上也没有那么多坏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就是一了百了,想那么多,真是要命。

        第二天,见了在培训学校上课的高中同学,差不多4年没有见了吧,真是也都没有什么变化,哈哈。听她那么一说,也许我去培训学校上课也不是很难的事,好像还唾手可得。可是为什么她所说的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我在想什么?其实回家种地可能还不错。在一个大城市打拼,真的想赚钱,也许县城更容易吧。房租不贵,经常还可以受到爸妈的关怀,名牌大学开个班还是不错的。当然首先要有经验,如此说来,支教于我更加现实,我也更愿意做。想到在北京见识过的一个培训班,虽然工资高,老师的压力不是一般大,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分数。比起天天刷题,讲如何如何提高分数,我似乎更愿意探索怎样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吧。

        谈起支教,朋友说自己认识的朋友也爱支教,也刚好和我说的组织有联系,给我也提供了方便。如果我无家可归,也可以先做着兼职,给自己找条后路,真是一举两得!看来,即使自己不靠谱,身边有靠谱愿意帮助你的朋友也是很不错的。

        告别朋友,来到双流表叔家里。打工一代,在城市里安家落户,不是大富大贵,也还算幸福了。突然感觉,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此大同小异。看到他们我似乎也能想象以后的生活了,现在没有一个人让我可以幸福,那么先让自己幸福吧。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来。


2016.8.11林芝

        到现在为止,坐过四次飞机。第一次从家到北京,还在机场偶遇爸爸认识的熟人,北京的夜晚对我来说也没有那么可怕了,夜晚的航班似乎没有太多可以看得东西,以为能看到很多像钻石一样的星星,好像并没有看到。第二次,从新疆到重庆,看到戈壁,看到雪山,看到青山绿水,我喜欢坐火车,因为可以欣赏美景,但是飞机上的美景也是让人震撼的;第三次从北京回南充,噩梦一般的旅程,没有什么可以说的,美景也需要闲暇的心情吧;第四次,从成都到林芝。

        云之上真的有海,还可以看到瀑布,峡谷,峭壁。在6000多公尺的地方,看见远处还有耸立的雪山顶端。群山淹没在云海之中,还是有力压群山的王者居高临下,俯瞰这个世界,不知道当时的他经历了怎样的锤炼才打到如此的高度?云之后,突然没有云了,除了山还是山,中国还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没有人开垦,不知是可惜还是可喜?为什么飞机不在城市的上空飞却往没有人的山沟沟飞?是否考虑坠机对地面造成的损失?突然9.11飞机撞大楼的场景又在眼前上演。

        飞机上喝了一杯咖啡,这次出来突然对咖啡有了兴趣。以前从来对咖啡不感冒,没有怎么喝过,还觉得对人体没有好处就作罢。在锦里点了一杯意式浓缩咖啡,也是好奇到底

有多苦。其实和咱们的中药比起来,真的是逊色多了。哪有多苦,还那么一小杯,装给谁看!后面加了糖和咖啡伴侣,原本很苦的咖啡却也变得很甜。突然有了哲学的意味,虽改了江山,苦的本性终究不变啊。也难怪老有人说我像村里来的姑娘,没有办法,已经在基因里的东西,有再多外在修饰也始终不变的,当然,我也不愿意变,挺好。

        我现在努力想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子?我要加多少挫折,多少经历才能变成自己理想的状态?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可是却也很内敛。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似乎就说的像我这样矛盾的人。我想变得成熟,稳重,说话有底气,以后在喜欢的人面前我能够让他感觉幸福。现在谈恋爱似乎真的没有什么资本吧,没有钱,更重要的是没有让人觉得踏实,我需要时间。

        进入林芝境内,云突然又多了,雪山好像也多了,真的是大山啊!刚下飞机,一股寒气让人也清新了不少。机场大巴不是像北京一趟一趟的班车,来林芝的飞机不多,所以人少的时候没有班车。北京真心是大都市!第一次感受林芝的出租车文化,没有计时,只要从机场到市区,不管到哪,统一价50,开车的是位藏族小伙,说话让人感觉很踏实。打电话的时候他用藏语和对方交流。这一次对语言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前觉得说英语很难,怕自己说不好。其实语言不就是交流理解的工具吗?只是不同的发音规则,不同的书写规则,不同的语法规则,熟悉就能很好地运用语言,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到林芝是住在一个叔叔家里,我提前两天到,等待着我的队友们。以下可以没有逻辑,想到什么就写了。

        运气又一次发挥作用,叔叔店在的街叫做香港路,真是让我浮想联翩啊、、、、、、志愿者驻扎的酒店就在隔壁的街。四川话似乎是流行话吧,还是四川人太多?这里没有叫做天然气的东西,只有罐装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太阳很大,风很冷,中午洗的衣服,下午一觉醒来竟然就干了(是我喜欢的!)。这里的水是甜的,开始我还怀疑叔叔专门为了我烧矿泉水,结果真是我想多了。林芝有好多河,可是河水的颜色为什么是土黄色?也许是我眼睛有点花,看错了。真想和林芝的市长好好聊一聊,林芝如此优质的水资源,为什么河水不管理管理,有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有没有想过开发林芝牌矿泉水?如何提高当地人的知识水平?如何提高素质?如何平衡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收入水平?小城周围是大山,白云绕着山间走,天出奇地蓝,可是街道上汽车的尾气味好像散不了。我带的凡是有盖的东西打开的时候都会有放气的声音,可能真是气压有点低?这是一个像镇的县城,人不多,但是消费水平不比内地低。一件看似三四百的衣服也能卖个七八百。藏族人去哪儿啦?开店的基本是外地人,除了开车的小哥是藏族人,街上能看见的就是卖各种菌类。他们还靠什么赚钱?他们的菜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吗?没有看见田地呢?他们在哪住?如果说外地人侵占了资源,但是也给本地人带来了便利,这中间的关系似乎很复杂。如果自己致富的同时能够带着本地人致富才是可持续发展吧。如果让我在这个地方赚钱,内心似乎有些惭愧,或许我可以办个公司教藏族人赚钱?虽然心愿是好的,只是人生短暂,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崇高的觉悟完全地为人民服务。在自己还能选择的情况下,还是为自己而活吧。

高原反应嘛,有点头晕,有口渴,不过都被新鲜和脑袋中时不时冒出的问题赶跑了。本打算去爬爬山,跟个团去旅游一天也不错,但是叔叔可能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给我指条可行的路。出租车小哥说的虽然多,但是我也没有看到旅行社。只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可以做什么?爬山自然是想的,可是没有人陪伴,心里不免担心人身安全。自然博物馆也很有吸引力,而且也挨着山,用一天的时间也绰绰有余,似乎不错。走在林芝街头的时候,突然觉得镇上待一天,过一下当地人的生活也是不错。其实旅游不就是尝试另一种生活吗?逛逛水果摊,商店,农贸市场,煮个鸡蛋,也能有很多发现。以为晚上会看见很多星星,其实真的错了,星星?应该是被云藏起来了、、、、、、狗,漫步的狗, 对骂的狗,睡觉的狗,到处都是狗,我的步伐也似乎小心了很多,但是这些狗好像根本不理我,太好了!现在凌晨一点,还能听好犬吠声,真好。如果我真的决定去甘南青旅当义工,那家店的萨摩公主刁难我怎么办?买了西藏的酸奶,牦牛酸奶,看起来不错,老酸奶和正常的酸奶各买了一杯,明天尝尝。

        惬意舒适的一天结束,期待明天有更多的发现。


【2016.8.12】想而不敢是病吗?

【2016.8.12】想而不敢是病吗?原创 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20-11-10 13:08(碎碎念只给愿意听的人,请自行忽略逻辑以及格式)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

【2016.8.12】想而不敢是病吗?

(碎碎念只给愿意听的人,请自行忽略逻辑以及格式)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面却满是怎样把我的一天尽可能地展现给看的人,突然觉得好累,本来没有负担的分享变得好沉重。讨好别人果然是件很累的事。

所见所闻成为了任务,旅程突然变成了别人的事,而渺小的我又藏到哪去了?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很丰富,自愿的事还是别强求了,写给自己,别人爱怎样怎样吧,只需明白真正关心你的人是不会把你忘了的。

我想早上跑到藏餐馆吃个早餐,和老板侃侃大山,问问他们什么是西藏特色;我想跑到藏衣店,问问这种量体裁衣需要多少费用,多少时间,冬天和夏天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我想问问养狗的人,为什么林芝街头那么多狗?养狗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问问野生菌的价格;我想去八一大桥看看滔滔的江水;我想去屋后面的操场跑跑;我想走进大山、、、、、、

今天经过藏衣店,看见店员裁一块有羊毛的布,应该是他们冬天的衣服吧,做一件多少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拿不出勇气,有很多顾虑让我望而却步。记得第一天去一家商店问雨衣的价格,因为不买老板竟然在我刚走的时候骂我,关键这家老板还说的四川话。因为不确定,我不敢再尝试。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四川人都如此无礼,藏族朋友会怎么样?如果去他们店里问问价格不买东西,他们会说什么难听的话吗?

在路旁有位穿着很华丽的藏族女人拿着ipad,应该是和对方语音聊天吧,真有钱!她一直说“哦”,这是我们说的“是的,没错”的意思吗?

经过昨日的火锅店,好像是藏族人的婚礼,看到了新郎,他穿的很好看。除了大体的朱红,还有花色的纽扣。咦,如此现代的婚礼,他们怎么没有放鞭炮?因为怕别人注意到我,就没有留太久,带着遗憾走了。

香港路有很多藏族人卖野生菌,没有勇气问,万一又碰上像卖切糕的新疆人怎么办?(我没有买过切糕,有所耳闻罢了)在路上看见有两个人提着刚买的菌子,想走上前去问问她们价格,怎么处理这些菌子,怎么挑选好的菌子,可是我没有这么做。

下午在叔叔店里写文章,看到有藏族人过来买衣服,他们真是豪气,不怎么讲价,说多少给多少,关键是也不便宜呀!难道进叔叔店里的都是有钱的藏族人?听见男人和女人对话,又说“哦”,好想问问他们这什么意思。

来林芝这两天没有走过多少地方,发现香港路这边主要是汉人开店,我住的地方藏族人开的店比较多。有一个相同点,没有多少人。而且好多藏族人似乎汉化,可能他们觉得汉族人的成衣比较好看,汉族人的餐馆比较好吃?这无形的竞争说明了什么?这样不赚钱的买卖我才不愿意做。真想问问买时装的藏族人,你平时穿藏服吗?什么时候穿?能教我说几句藏语吗?

回去买了明天早饭的菜,果然卖菜的老伯真是豪爽,我买的少称都不称,直接说给两元吧。叔叔让我住的那个房子没有煤气,所以只能用电磁炉,还好,今天煮的汤圆和饺子还能吃。物尽其用就好。

敢想不敢做确实是我的大病,所以我的问题很多,却很少能解决问题。

原因也想了想,我的脑回路比较慢而且神经大条,不会察言观色,不会在合适的时候说恰当的话,所以好奇的问题可能变成了对他人的调查,善意变成了刻意。

要是我真的大大咧咧就好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也不介意。可是我也很在意别人的感受,不想让对方难堪,结果自己蛮憋屈。其实我对你是哪里人是不介意的,因为世界本身是多元化,怀着开放的心态就好了,可是别人真的这样想吗?我不知道。

因为有这些顾虑,我的脚步好像被牵绊住了,走的很不爽。如果旁边有一个人可能我会有勇气问出那些问题吧。

有时候权衡真的很麻烦,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网,你可能只是一根丝而已。在我一根经的世界里,其实很多东西很简单,可偏偏在现实世界总想的很复杂,不知道是我想多了还是该这么想?很多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难怪带团时,老师说我胆子还需要大点,老司机说我没有魄力。一个不确定的人从哪来的魄力做出选择?

在我的世界里,既然拥有了爱情就意味着无条件的信任,好像和眼前不完美的人过了一生的那种信任。但是有事要商量,也要对彼此说真话。不能因为不完美而刻意去掩饰什么。只要你还爱着眼前的这个人,怎么样的拦路虎也是可以赶跑的。我有要好男性朋友,曾经简单的这种想法在听说他们有了女朋友变得不堪一击。我不会再说“走,陪我出去转转”那种任性的话,一起去旅游更是痴人说梦。

这也许就是长大的代价吧,就是让自己变得很累。你可以越来越清楚自己想选择什么,却对别人无所谓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实挺有道理的,这就是对别人的防备吧,因为关系还没有想象的那么牢固就分开了,他是什么样,他身边有什么人也就无从过问了。不过最初的那种单纯和美好还是存在的,就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吧。

其实有很多方式可以了解他人,听他听过的歌,看他看的书,走他曾走过的路。

让朋友推荐歌曲替换掉曾经听的歌,想要换一种心境上路,留下这段路程的印记。当然,通过这种方式听听他人对人生的态度,某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也是不错的,说不定会有重合呢!


梦想正起航(160830)

        生活总是会有很多节点改变了你的航向,清晰了你的路线。这是到西藏之行给我的感受。

        这些天的经历实在是太奇葩,美丽的风景也见,世俗的人事也见,悠闲的时光也有,紧张的瞬间也经历。太多太多,似乎用一两句话也形容不过来,总之,这趟没有白走。

        同行的教师们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了,有的自己成立了工作室,有的当上了微商,成了好多人的头;有的教学之余各种旅游;有的在人事之间游走、、、、、、

        有一句话说到了我心坎:自由不是想什么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能够有自信不去做。我现在没有一丁点的自信。以前认为没有钱也能够做我想做的事情,现在发现做想做的事情好像不能没有钱。等到钱赚够了,才把自己心底最深的心愿挖出来实现却也是极好的。

        有两件东西得有,一是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二是才(才能能够赚钱)。现在的我能够把握的也只能是才了,所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生命就是不断地尝试和不断地冒险,为了能够让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有自信拒绝,我也选择拼一拼人品。北大,蔡元培校长曾管理的学校,你准备好接受我了吗?

        最后几个月,好好加油吧!


《生命之书》

(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年西藏公益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b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