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22-09-17 00:58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一天,从五年级到三年级到一年级,心情也在不断跳跃,而眼前似乎又明亮了一些,内心又坚定了一些。
最近,一直处于一种纠结状态,“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老师”不断地敲击着自己。我可以努力成为一个讲台上优秀的表演者,一个展示知识的老师,可是我总觉得哪里卡住了,怎么也想不通。
五年级孩子的状态让我想到了北京烤鸭。不断地被喂养,最终成为了餐桌上的饭菜,却从未触及过自由的天空。他们总在等待,等待有人把最简单的路摆在他们面前,却不愿意或者说不敢自己尝试一下。于是,连伸手这件简单的事在他们看来可能都极其有难度。这思想的沉重枷锁是如何而来,坐享其成又如何知来之不易?分数的意义有多大?我看到未来一个又一个苟延残喘的人,等待着别人的嗟来之食。我完全可以教给他们考试出彩的方法(甚至以此成为一个所谓有竞争力的老师,至少保住了我的饭碗),可这样虚幻的成就感能否给予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我难道真的为了得到一个快速的成绩而剥夺了他们成长锻炼的机会?
三年级的同学仿佛是感情淡漠的机器,视家长帮助为理所当然,视老师同学帮助为理所当然,只图自己安乐,缺乏同情心。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节约粮食,他们看不见讲台上的粉笔灰,他们听不见风吹树叶的声音,我总觉得他们的朗读声中少有情感,文字于他们,也不过是一个个字符,缺少了美,缺少了生命力。一个缺乏感知的灵魂,如何去爱自己,又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语文来源于生活,深入地感受观察生活,才能发现语言的美,只有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才能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意。今天突然翻到一个视频,家长教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要以牙还牙,还视其为正义,可我的概念里多是理解他人,反思自己,管好自己,自利利他,或许前者不失为一种方法,可这会构造出一个如何的世界?是我理想的和谐世界吗?
一年级的小朋友更像是回到了原初不受管控的自然状态,他们本能地开心,本能地生气,本能地以自我为中心,又本能地心怀美好。他们身上有蓬勃的创造力,上一秒的严厉在下一秒便烟消雾散,我难以描述这带给我的冲击,尽管班级吵闹地像一个菜市场,可是我似乎甘愿让他们自由活动,开心地回应着他们连珠炮似的发问。一个小女孩悄悄地走上讲台,说要给我讲悄悄话,结果小嘴在我脸上亲了一口,还说喜欢这个只教过她一次课的老师,在下课后还不忘索吻,我不知所措,因为从来不擅长用肢体、语言表达亲密,可是她身上强大的活力让我愿意俯下身来给予回应,后回想或许只是想让美好的感觉在她身上持续久一些。
沉闷是过,放肆是过,如何有纪律的活泼,平衡之道实在是非常难以把握,人往往因为情绪冲动而一失足成千古恨,教师这个职业更是需要在言行举止上慎之又慎。我视孩子为未来,为娇嫩的花朵,为一个个处于萌芽状态的可塑之才,他们太宝贵了!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想成为梦想的守护者,而不是刽子手。
似乎这个时代什么都在追求速成,总想一步登天,所有的方法都在让你变快,有没有教“如何慢下来”、“如何感受”、“如何学习”、“如何享受生活而不是追赶生活”的老师?难道幸福一定要置放在种种条件限制之下吗?可以无条件地幸福吗?我不会只是为了生存而成为老师,如果仅仅为了生存,我完全不需要成为老师,老师这个职业分量实在太重,干得好,化民成俗,干不好,伤风败俗,在我心中,它是神圣的代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天一个小女孩说老师好温柔,她满是开心,又一个老师说我太温柔,她充满质疑,若我无法温柔以待世人,又如何期待他人的温柔?我之所以温柔,是因为心中爱的信念,美好的愿望,对周遭的理解和同情,这来源于真心,温柔并不是没有原则,听之任之,我保守做人的原则,做事的底线,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生们亲近我,却从未轻视我,因为我一直选择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倾听他们,一直在反思成长。我不是个十全十美的老师,但我想让学生看见一个一直在进步的老师。孔子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从来不是满口虚言,它太深,太广。
世界上有很多人,我们是世界这个大工厂里不同的零件,因彼此而存在,是道德让零件和谐有序地工作,我希望这个世界有情,有理,有自由。
《生命之书》 《瓦尔登湖》(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