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每次都不收拾。”
“吃饭的时候不要到处走,吃完了再玩。”
“快去洗澡了,都喊了你好多遍了,每天都这样。”
“换了的衣服放到洗衣机篮子里,不要扔地上。”
”别躺在床上看书。“
“要出门了,别老是这么拖拖拉拉。"
这些话相信我们家长每天都会说上个几十甚至上百遍,有时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小孩就是不肯配合,每次都要催着他们,提醒着他们去完成,当他们心情/情绪不好时,还会毫无畏惧地跟大人杠上。有些爸妈说,那有什么难的,小孩不打不骂不懂事,吼一下,打两下,保证马上能解决。我也尝试过这种古远流传下来的方式,确实好使,只要老虎发威一下吼叫两声,小屁孩马上乖乖吃饭,乖乖洗澡,都不用动用到’打‘这一步,然后慢慢的,你可能会用上瘾,因为这么立竿见影的方法,怎能放着不用,不收拾玩具?吼;不肯洗澡?吼;不乖乖睡觉?吼。
可是后来,我敏感地发现小孩有一点点变了,对我,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疏远了,以前遇到开心的或者有趣的事情,会第一时间跟我哔哩啪啦地说个不停,现在却很少把我当成倾诉对象,画了画或做了好玩的手工,都很少拿到我面前展示。还有一点比较严重的,她做事情变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了,不让她躺床上看书,她就等你做饭看不到她的时候,偷偷爬到床上看;不让她多吃零食,她会趁着你午觉的时候自己偷摸着吃;让她扫地收拾玩具,趁你不留意时,玩具随便堆在一个阴暗角落,垃圾扫到沙发底。
我也发现,打骂这种方式,虽然收效很快,但破坏力也很大,它不仅会破坏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生活在强权和威胁之下,小孩怎样对抗强权?他们知道自己人小力量小,不会硬碰硬,但很会钻空子,面对着你,很顺从,背对着你,就很反叛,他们不会心甘口服地去改正所谓的缺点,但会因为能偷偷摸摸地与你对抗而感到兴奋。
而后我试验了几个比较好使的方法,不仅好玩,小孩还很愿意配合,收效也很大。
1. 偷偷说悄悄话的方法
对于小一点的小孩,你可以拿着毛绒玩具,或者拿起话筒假装打电话,用手挡着嘴巴,假装不想让她听到,然后用她能听得到的声音悄悄地说:“我跟你说,果果今天吃青菜了,还大口大口的吃,超级棒!”,说完之后,假装鬼鬼祟祟的“嘘...嘘....”。大一点的小孩,你不能拿玩具作对象,那是侮辱他们的智商,你可以假装偷偷拉爸爸到房间,有很神秘的事情要分享,吸引了小孩的注意后,让她不能偷听,用鬼祟的声调讲述她今天的表现,音量控制好,不能太大,但刚好能让他们“偷听”到。之后再和其他人“悄悄话”几次,用同样的语气表扬小孩,他们就会很高兴,相信妈妈的话一定是真的,因为他们已经听到过好多遍了。
这一个方法非常有效,因为所有的人,无论大人,小孩,相比直接的谈话,更倾向于相信偶然听到的对话内容,如果小孩无意中听到你的表扬,效果会比直接表扬好5倍(注意,若是无意中听到了批评,也会产生5倍的效果)。


2. 笑脸收集
跟小孩商量好,你希望她哪方面能改进,譬如,希望她晚上8点能准时自己去洗澡,准备一张大纸,画7个大圆圈,让小孩在圆圈外做些装饰,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纸,画出自己想得到得奖励。如果小孩在准备过程中参与得越多,对未来的成功越兴奋。如果当天晚上,一到8点钟她就自动去洗澡了,就让她自己在圆圈里画上一个笑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集齐7个后,就能得到她想要的奖励。
我家小孩现在是到了自编自导自演,炉火纯青的阶段,自己画几个圆圈,画上自己想要的奖励(吃pizza),然后贴墙上,问我哪些方面希望她改善,做到以后自己画上笑脸,集齐后就让我带她去吃pizza。
看着孩子心甘情愿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不断成长,越做越好,家长也会觉得很省心。当然你也需要时不时用“悄悄话”的方法表扬一下她,巩固一下成果。

3. 深度交流
每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都很丰富,藏着许多秘密和想法,就算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小孩,也有很多不想让大人知晓的秘密。而他们一些“坏行为”的背后,总会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深度交流,能让你更了解小孩的某些行为,从而对症下药。
我女儿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在自己床上堆满自己的毛绒玩具和自己做的漂亮手工,把床堆得满满的,只留一个中间坑给自己睡觉,我跟她沟通过后,才明白她这么做是因为晚上怕黑,把毛绒玩具堆满床上,很有安全感,很容易入睡,半夜醒了也不会害怕,然后我就想了另外一个方法来帮她代替这堆毛绒玩具。
她还有个“坏毛病",每当找不到自己的毛绒玩具,下一秒就是嚎啕大哭,多则一天二三十次,少则也有十几次,讲道理试过,强迫试过,效果甚微,不见了,第一时间还是哭,而不是去寻找。之后跟她谈心后,才明白她为什么要哭,原来她不是因为自己而哭,而是为了那些毛绒玩具,怕那些毛绒玩具见不到她,会孤单,会害怕,她担心它们。说实话,这些原因,大人是怎么也不会想得到。后来也是对症下药,跟她一起想了些办法,虽然还没能杜绝,但起码现在几天才会出现一次这种状况。
但很多时间,不是你问,小孩就会说,最好选一个氛围比较好得时间点,譬如,晚上入睡前,小孩的思维会像小海绵一样,能甜滋滋地吸收你的甜言蜜语,也更容易向你敞开心扉。也可以在跟小孩玩得兴起的时候,那时候你们的连接最好,所有好的坏的情绪都最容易表露出来。
4. 星星标记好行为
制作一个以月为单位的日历表,如果小孩有好的行为,就画上一个星星,标注她做了什么好行为(坏行为不能写上去),或者有什么样的进步。一个月下来,当小孩看到五颜六色的星星,会是满满的成就感。

5. 利用故事或者绘本
绘本讲述的故事性情节很简单易懂,也很容易让小孩接受和模仿,当他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模仿故事上主人公的处理方式,效果比家长们讲上数十遍的道理都要强。像我家女儿,平时吃东西都是第一时间抢着拿最好的最大的,跟她讲要孝敬爸妈,不能老是自己拿走最好的,其实这些话都很空洞,她根本听不入耳,但跟她讲了几遍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某天她居然选了最小的,还很自豪地说,她是不是像孔融一样?
所以多多利用这些简单易懂的故事,能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