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故居
文/ 孙见
甘照故居当时号称最大民宅。
最大民宅甘熙是清代南京著名学者与藏书家,其故居位于南京中华路南捕厅15、17、19号,及大板巷42号,所存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左右两组各为五进,俗称“九十九间半”,实则在百间以上。中国最大的帝王宫殿是北京的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中国最大的官僚府第是曲阜的孔府,九百九十九间半;而南京的甘熙故居的九十九间半就是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了。
甘熙故居是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清代住宅建筑群,所幸现保存大体完好。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三国名将甘宁、晋梁州刺史甘卓、清初江南八侠之一的甘凤池,均为甘氏先祖。甘氏自清代中叶迁居南京城内,世代书香,并悉心收藏乡邦文献、历代典籍,甘氏父子青史留名的重要原因是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余卷,至清宣宗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于家宅内建成了江南著名的藏书楼——津逮楼。
“津逮楼”据说是模仿宁波天一阁而建,我去天一阁时已近傍晚,匆匆一过,并未比较它与津逮楼的异同。天一阁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中“天一生水”,津逮楼语出《水经注·河水》“河水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其中“达”字,戴震校为“达,近刻作逮”,于是甘福便以此为藏书楼命名。书本怕水,但书阁名中有水却可以防火,五行相生相克正在于此。津逮楼藏书十余万卷,为当时金陵之最,其中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著《金石录》系传世孤本,现为北京图书馆收藏。
当年太平军与清军的南京大战中,津逮楼毁于兵火,藏书损失大半,幸存的下来的1951年由甘氏后人捐赠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有今天的地位与甘氏所献不无关系。甘熙得收藏之利,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编撰南京方志著述多种,《白下琐言》最为后世重。
人杰地灵,甘熙故居现在叫南京民俗博物馆了,虽然因为城市发展故宅已近绝迹,在这种情况下把这里作为南京民俗展现给世人本无可厚非,但我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欺世盗名的感觉,不很多,一点点,要知道甘氏所居是大宅门,九十九间半,是最大的民居,当然是民居无疑,但要说真正的民俗就是这样气派,那就是假话了。
最大民宅十年前我去看的时候才清理出一部分,作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几个工作人员很清闲,乐得带我们主动讲解一遍,离开的时候,门口一个收票的女孩也忍不住的样子,跟我们攀谈几句,不想出语很不一般,我怀疑地问:“小姐你是这里专门的工作人员吗?”“是啊。”她随口说。
“你是收票员?”
“是啊。”
“那你很有知识的样子哦,是专门学过的吗?”
“不算专门学的,但上了几年学。”
“哪里学?”
“北京大学。”
她随口答,但看我惊讶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样子,似乎是为了找话说,补充道:“我学的不是收票,是考古,考古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