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读懂一本书,首先要知道怎样买书
一、怎么买书
1、看出版机构的背景,好的出版机构会对品牌负责。
2、尽量选择有学术背景的作者,书里有实验和数据。
3、选择严肃认真的推荐人。
4、看某本书中推荐的书单,
5、看书后的参考书目,关注被多次引用的书。
6、看这本书解决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验证过程。
7、看翻译的水平和图书的印刷装帧质量。
二、蓄满“理解力的池子”
1.经济学知识:数据敏感度与生活息息相关。
延伸阅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2.心理学知识:了解人类动机的不二法门。
延伸阅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3.国学常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根本
延伸阅读:《论语》《道德统》《庄子》《孟子》
4.管理学知识:当代人际关系的核心是领导力。
延伸阅读:《可复制的领导力》《关键对话》《掌控谈话》
5.逻辑学知识:更快看清事物本质,减少思维
漏洞。
延伸阅读:《思辩与立场》
6.哲学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层次。
延伸阅读:《哲学起步》《生活的哲学》
7.人生经验:提高鉴赏能力.优化阅读体验
延伸阅读:《人生海海 》《世界观》
三、阅读习惯
1.注重知识的自我反刍
用阅读后的“思维导图”替代在书中画线。把自己当成知识的传授者。
2.养成2个好习惯
阅读时,让自己与手机隔离
先猜测陌生的字词,顺畅阅读后再查
3.带着目的读vs自由阅读
有目的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自由阅读能够延展知识的边界。
4.如何“解剖”一本书
找到一本书的使命,你就基本读懂了这本书。
把握一本书的脉络
画龙点睛,升华书的价值
5.哪些才是应该注意的重点?
当某个概念被清晰界定时。
某个问题很严重
某种解释令你很意外。
当你看出递进关系,留意整个过程
当你看出转折关系留意转折后的变化。
某个方法在不同领域的运用。
对你心灵有冲击的事件,奇闻趣事等等。
四、讲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事是构建“坡道”
把全书最打动的重点放在开场
不要过多客套,消耗受众耐心
以书为据,不要用自己的观点讲书
2.既不“跑偏”也要再创作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大家理解这本书
可以用故事来叙述,但要遵循原书的逻辑
优美片段或严谨论证,可直接照书读原文
3.用思维导图代替讲稿
横向绘图,主题在中央分支发散在周围
可按原书章节做分支,也可以有自己的逻辑
文字简洁明了,有关键词帮助自己索引即可
可标注关键点的原书页项,方便查找
开讲前,从坡道开始复盘思维导图
4.讲书人该有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不要担心受众水平高于自己。
讲书是让自己高效读书的好方法,受益最大的还是讲书人自己。
不断拓展知识边界,走出舒适区
讲书不为取悦听众.,而是传播知识本身。
五、讲书必备5种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归纳法:有多个案例证明
演绎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大局观
看到使命和大框架,而非只在意细枝末节
3.语言有能力
简洁节省他人认知成本,注重培养幽默感,通过鉴赏好的的电影与文学作品练就说服力
4.同理心
站在不懂的人立场上,突破知识的诅咒
5.爱
对受众抱以爱和热情带着送礼物的心态。
以上文字来自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
感想:买好书,涉猎全书,学会蓄自己理解力的池子,作为读难懂书的支撑,我之前不爱读心理学、哲学……甚至国学方面的书,这也是让我总感到上升不到一个理论高度的原因,这得改。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尝试着用樊登老师提出的方法。关于讲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运用到讲课上应该也可以吧?只于讲书必备的能力,慢慢培养呗!

说明:图片和部分文字来自“樊登读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