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的市场营销,当了三年的校园记者,在校时写的稿件获得过省级和国家级的校报一等奖,现在从事文案策划工作三年,虽然还是芸芸文案狗中的一名普通人,没有年入百万,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如果觉得有用可以参考一下。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如果你想做宣传型文案。所以我首先默认你的文字功底还不错,这个还不错不是指你能一文惊人,仅仅是指你有一定的阅读量,有逻辑性,写出来的东西别人能看懂。
没错,如果你只是想入行(仅指宣传型文策),有这点能力就够了。换句话说,如果你有这点能力,且还想做这个职业,那么你觉得自己适合就适合。至于入行后的个人发展是后话。
是不是觉得这个听起来也算文字工作者的职业一下就没那么高端了?实际上现实就是如此。
所以你与其问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你不如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你是否能接受刚入行微薄的薪资和自媒体时代给你画的大饼之间极大的落差?
2 你是否能接受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界限不明显的长周期性加班?
3 你是否能接受工作需要你写的内容百分之八十不符合自己的文学审美,或者通俗一点,你是否能接受写工作需要的,老板喜欢的,甲方满意的,但你自己都不想转到朋友圈的文章或者主笔文案的画面或视频?
如果以上三个问题你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咱们才有必要来分析一下这个行业具体的情况。篇幅较长,需有耐心。
首先,文案策划这个行业,大部分是服务于甲方的。当然也会有一些企业运营自己的平台,比如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但你若是企业自己的文策或者运营,除非是行业巨头本身有着极大的流量,否则少得可怜的阅读量、做了几十版还是因为成本等问题通不过的宣传方案和短时间看不到收益所以觉得你是混日子的领导会让你非常难受。
另一方面,因为你是新人。比起甲方,对文案策划岗位需求量更大的乙方对你的工作经验相对不会卡得那么严格,所以至少我身边的同行,大部分是从乙方做起的。比如需要接广告的媒体平台、广告或者网推、公关等宣传策略型的公司,还有就是一些代理商。
文案策划对城市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你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会更容易找到让你特别有成就感的职位,比如会在电视上播出的广告成品,综艺节目的文策等。但如果不是,那么大部分的二线或新一线城市,以我所在的成都为例,大概一半以上的广告类公司都是被房地产养起来的,或者说房产业务是主营方向之一。再转到我老家,我的亲戚甚至不知道文案策划这个岗位是干嘛的。
所以在你觉得对文案策划感兴趣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自己想发展的城市的文案策划岗位的业务方向是不是你感兴趣或者说至少想了解的。
当然也有主要业务是家居、快消、游戏等方向的公司,但因为文策工作大抵相同,为了方便理解,我就用自己所在的房地产行业来举例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
首先,入行的薪资和你的心理落差。
前面提到过,我在校当了三年校园记者,从采编做起,大三是校记者团的副团长,稿件获得过省级和国家级的一等奖。除此之外我大三便开始去新媒体公司实习,实习结束时老板希望我继续留任。同时当某网络授课平台的校园代理,靠自己输出的文案售卖课程当过管理我的那个销售总监手下全国校园代理的月度销冠。虽然比起很多大牛当然不算什么,但在把文案策划当职业方向的千万大学生里也算个中上履历吧。那么我找的第一份工作薪资是多少呢?2500。
我碰过什么壁?跑面试时公司说,你文字功底不错,但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了解行业的,来了立马就能上手的文案。我认为自己没问题,但因为我是应届毕业生(那时候离毕业还有半年),他们觉得不行,他们不相信我行,我大学产出的那些成绩跟他们行业没关系,所以等于0。
我怎么找到的这份2500元的工作?因为这个小公司刚好接了一个TOP10的地产甲方的单子,而我恰好在这个甲方实习过。
说来我也是任性,当初暑假在这个甲方实习很受认可,实习薪资是4000。实习结束后他们招管培生,底薪是5000,还有高额的报销、补贴、年终,提成,完善的晋升机制。校招时因为我实习期的表现不错公司直接让我进了终面,但是因为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疯狂加班,所以我拒绝了。现在那一批进去的同届毕业生年薪应该也有二三十万了吧哈哈哈哈。
我因此得出的一些想法总结后面再分享。
说回这份2500的工作,当初公司招我的原因很简单——单子下得急,他们太缺人了!而我当时碰了无数壁,急需找一份工作稳定自我怀疑的情绪,这里办公地点离我家不算远,所以答应下来了。面试的时候老板给我说:因为我还没毕业,也没有经验,所以实习期底薪2500,实习三个月,转正3000。
这份工作我做得怎么样?
出的第一篇稿件,主管说:“我没有遇到过你上手这么快的。”
一个月转正独立负责三个项目,一年调了三次薪,工作快满一年的时候不算年终,每个月到手有六千左右,后来我才知道比我早一年进公司的前辈薪资才3500左右。虽然六千也不算多,但比起我刚入职的时候翻了接近3倍!这时候毕业半年,在同学里算是坐办公室的职位里收入比较高的。
所以文案策划这个行业看机遇,如果你的老板不错,给你加工作量的同时愿意给你涨薪,那么累死累活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收入快速增长的快感。但是你要说我的同学里有几个能接受入职的时候薪资才2500,恐怕也没几个。
所以,如果你不是大学就能靠自己写的东西变现,那么即便你个人能力再强,恐怕第一份工资也不会太高,这个自我价值判定和社会给你的价值判定之间的落差你受不受得了?如果你受得了,如果你有实力,如果你碰到个愿意肯定你的老板,缩小这份落差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对其他大部分岗位或许是比较快的。
其次,你是否能接受长周期性的加班?
我特别特别羡慕那些觉得文案就是文案、策划就是策划的前辈,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运气好,入行以来就可以只负责一个工作内容,总之我现在换了公司,互联网大企业,媒体平台,职位是策划,但还得负责文案工作,还要去提案。
众所周知,文案的工作是什么?是文字输出,比如新闻稿件、宣传软文、广告画面等输出产品特性和价值的细节性文字工作。策划的工作是什么?是周期性宣传的统筹、逻辑系统化的创意输出,最后大多形成PPT文档,告诉别人这阶段要做的主线内容。
而我在上一家公司,或者说适合应届生入行的这类公司的工作是什么?新闻稿件、软文、宣传画面、宣传策划方案、活动策划方案、服务报告、排版和公众号运营、活动落地的摄影师、沟通甲方和设计的AE(广告公司一般有专门AE对接,媒体多是销售对接)、催款哈哈哈哈哈(一到付款期甲方就消失)。
我的工作时长是怎样的?换算成时薪我觉得肯德基服务员也比我赚的多,996是我遥不可及的美梦。
最夸张的时候,面对甲方节点一改再改,连续两个月每天凌晨两点从公司出来(我的工作效率是连甲方都认可的,加班到这么晚实在是因为工作内容太多,甲方回复太慢),那时候是什么状态呢?每天都觉得自己脑子里糊了一坨屎,你知道把屎刨开就能挖出脑袋内核所谓灵感的东西,但是外面的粑粑实在太黏太厚根本刨不开。有点恶心,但就是这种感觉。
我那时候上班骑自行车,有一天因为脑子糊差点出车祸,到了公司就趴着补觉,这时候甲方策划来找我改东西,我本来想发火,后来还是用了迂回战术,说:“我早上差点出车祸,能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
甲方:“啊?行行行,那你先睡半个小时吧!”
还有一次,我12点从公司出来,到家收拾完差不多一点钟,消失了半天的甲方突然给我发消息:“别睡,稿子还要改改。”
周末,早就和男朋友说好周六回去看奶奶,临近出门鞋都穿好了,甲方一个电话轰过来告诉我必须马上出一个很急的东西,又回到了电脑前。男朋友很生气地摔门而出,我一边写文案一边给他打电话,哭着问他去哪儿了?他很生气地说:“下楼给你买早餐啊!你饿着肚子加班吗!“
我以前是哪种性格?同学说觉得随时随地看到我都在笑,好像永远没烦恼一样。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我得到的评价是什么?男朋友说:“你把自己逼太狠了,好像地球离了你都不转了一样,而且你现在负能量好大啊~”伴随的还有失调的内分泌和日渐高耸的发际线,这也是最后为什么我升了职加了薪,老板赏识同事有趣,却还是决定离职的原因。
那时候我还特地改了个微信名字叫:下班之后不见人。
就是给甲方看的,然而没什么卵用。
所以,不要以为文案策划这个坐在办公室或者说好像有电脑就可以工作的职业很轻松,有电脑就可以工作,代表你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班,无论在家还是公司,刮风还是下雨,有没有疫情,电脑写不出来,手机打你都得打出来。更别说甲方告诉你明天就要出街,今天半天却找不到他告诉你要改些什么的无限期的等待。你是否愿意付出这样的时间成本?
最后,你是否能接受写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审美?
我相信大部分想做文案策划的毕业生,比如当年的我,憧憬这份工作的原因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词:创意输出、凭脑力吃饭、文字工作者、听起来就优美而高大上。
但是,公司愿意为你的文字付钱,可不是让你来风花雪月的。就好比你喜欢传统文学,但公司要的是快节奏爽文。你的文字要在每天几千万篇原创内容中吸引眼球,那么你就得直白、通俗、标题党。如果你要输出的东西是接地气的,比如刚需产品,快消,那么你还需要油爆,出格。如果你需要输出的东西是高端的或者小众的,恭喜你,不用油爆了,你需要堆砌华丽的辞藻,写出大部分人看不懂的生僻但乍一眼很高级的内容,生僻到你怀疑自己十几年的语文课本都是白学了那种。当然,渐渐的你可以写干货了,但那需要你对一个行业、市场、产品极其深入的了解和功底才能避免踢到民间专家的钢板,我想大部分毕业生并不具备这个功底和知识积累,所以现在我会觉得一个对某个产品或行业有极其系统的知识输入的理科生,会比一个纯粹学汉语言或者新闻的专业学生更适合做精准型的文策。
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完了一篇文案,你还需要面对的是领导、甲方众人的,你完全无法理解的审美,以及法务的审核。
所以,如果你憧憬做文案策划,却只想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那么我建议你不如努力往自媒体人或者自由撰稿人的方向发展,总之它绝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需要说明的是:我拿房地产举例是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写起来比较顺畅,但我周围的做游戏的、漫画的、金融的、甚至酒吧火锅之类生活消费品的文策也几乎都有相同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问:你吐槽了这个职业那么多,那为什么现在还在做?
这是我作为一个职场不算新的新人,自己积累的一些心得。
总结起来就是:我建议毕业生们,如果你觉得你未来想做某个职业,那么我建议你尽可能早地去接触相关的实习,这个实习不是让你积累经验,而是让你了解它之后再好好自省:你是否真的想做这个行业?
就我而言,我学的是市场营销,口才不错,敢跟人交流,不怯场,大学的时候参加过演讲比赛也当过校园活动主持人,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做销售岗,找的也都是销售岗。先后在两家房企做过专业对口的销售岗实习,第一份因为表现不错直接进了校招管培生的终面,第二份我是项目实习生中客户排号量最大的,要说适合,我觉得销售岗位比文案策划更适合我,而且有钱途。
我最后放弃做销售类的工作,是因为实习之后我发现——我真的很想有双休以及我真的不想穿工装,离开地产销售之后我再也没买过黑衣服黑裙子。
所以那时候我想——我要找一份有双休的,不用穿工装的工作。
我也不是接受不了加班,我是接受不了无意义的加班。
乙方宣传类公司很适合我,或许也是我运气好,领导都是不作妖的女孩子,总而言之只要见客户的时候你正经打扮,平时在公司穿拖板儿鞋都没人管你(领导自己都穿哈哈哈)。而且这类公司因为做宣传,思想比较活跃,同事也很有趣。
虽然这个换行理由可能挺扯的,但我就是想说:实习的意义不是让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是让你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文案策划的实际工作不如想象,如何自我调解?
我现在的想法是,工作就是工作,工作就是会有很多不开心。所以与其去做你以为是自己爱好的工作然后慢慢对它失去兴趣,还不如做一份你擅长的工作赚钱来养你的爱好。
这是我面试现在这家公司时,领导问我如何调解工作中的情绪时我的原话,那是两年前,作为一个爱好比芝麻上的烧饼还多的人,我到现在都没改变过这个想法。
说到这个也想给毕业生们另一点建议:你可以去看很多职场面经的分享以防面试踩雷。但对于自己真正在意的部分,我建议你抛去假大空,实话实说。
不管是面试你的领导还是HR,职场经验和见过的人比你吃的盐还多,你哪句真诚哪句官方他们一下就能听出来,而且求职选择是双向的,如果你的诚恳回答他们不满意,那你也可以思考一下这家公司适不适合你。
当初面试的时候领导问了我一个问题:“成都的媒体那么多,你为什么想来我们这里?”
面经会告诉你应该这么回答:“因为贵公司的这个职位我非常感兴趣,对贵公司的平台也做了充分的了解,我认为在贵公司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期望和公司一起成长。”诸如此类。
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因为其他的媒体都在城南,我不想去城南。”
领导当时就笑了,点头说:“嗯,确实如此。”
所以啊,以诚待人,也是避免自己浪费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