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道老
最近和一个朋友讨论起写文章,他说有些人明明知道风险,还会去做,不怕丢失性命。这是一种信仰,就像岳飞。他提出口号“收复河山,迎回二圣”,明明知道这句话会让当时皇帝不高兴,还坚持这么做,他是个有信仰的人。即使是丢失性命也不退缩。
我当时也很认同,觉得岳飞将军确实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后来工作中经历了一些事,让我认识到。岳飞将军这么做,只是在竭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也许还没到信仰那一步。
试想一下,当时大敌压境。大家都被侵略者打得跑到南方去了,甚至二帝也被侵略者抓获,幽禁起来。没办法,只好又保了一个年轻皇帝称帝。百姓流离失所,特别是北方丢了家乡的人,是多么想能回故乡去啊,那里有祖宗的坟墓,有宗族的祠堂。
岳飞将军作为一个大将军,元帅。他的任务就是领大家打胜仗,先不说能不能收复失地,能不能把侵略者赶走,在当时的情况下,都是个问题。要想打胜仗,就得把士兵的战斗激情激发起来。河山丢失,二帝被禁,这在当时,是最令人痛心的耻辱。将军正是抓住了大家的心理,提出这个口号,说出了大家心中最大的痛。具体能不能成功,谁知道呢?再说了,二帝已经兵败被禁,即使被救回来,还有那豪气再登基吗?不一定吧?可以说口号提出来了,实现与否,是遥远的未知数。将军也不一定心里有底,他只是做了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而已。
事实也说明,将军做得很好。他带领大家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鼓舞了士气。
没想到有人看到将军威望越来越高,不顺眼了,开始拿口号做文章。一阵伶牙俐齿,将军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他们埋葬了将军,也给自己弄好了坟墓。后来再也没有人有能力也没有物力将侵略者打这么厉害了。终于他们自己也亡国了。
不先强大起来却先内耗,下场可想而知。试想以后再用这口号,二帝已经成为历史,人们也在新的地方安顿了,还有什么意义。
将军厉害的地方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解释说,有些家庭为什么越过越穷?是因为他们都毁在内耗上。鸡毛蒜皮地纠缠不明,拉扯不清。不再有别的精力把家庭过富。一个起业,一个果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一个起业中,敬业的人想好好工作,做好了工作,领导却不一定高兴,为什么,让人莫名其妙,他自己想做好工作,却可能被有心人害得这点也办不到.。
人家只是想好好地工作,既没有想参加这伙,也没想参加那伙。能想的只是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而已。有些有心人却强行认为他是这伙,或者是那一伙的,然后采取一些可笑的行动。如何兴旺?如何发展?这不是内耗又是什么?只好在扯皮中日益败落下去,最后有可能因为工作不力,受到相应的结果。不是一样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