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用现在的话来说,身上标签很多,涉足的领域很广,妥妥的一枚斜杠青年。
在教育领域,他写了一本流传至今的名著《爱弥儿》,这是一部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媲美的伟大作品。卢梭在教育史上看见了"儿童",肯定了儿童的内在价值。歌德称《爱弥儿》为教育的自然福音,欧洲的教育家们因为这本书,开展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运动。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以人的自由为目的,把人的教育视为一个走向自由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两百多年过去了,他的很多思想依旧为后世所用,尤其是他关于自然教育思想已名垂教育史册。
卢梭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叫做爱弥儿的教育对象,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贯穿于爱弥儿成长的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1.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心发展的各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扰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他反对儿童时期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显然他的理念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他说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总是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人们扰乱一切,毁坏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不愿意看到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
所以自然人的教育和培养,不是积极的教育,而是要阻止成人去做某些事情。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卢梭认为教育的最初几年应该设法避免环境的不良影响,让自然说话,让儿童自然成长。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所以要防止周遭环境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他们的心灵沾染上罪恶,防止他们的思想产生谬见。
这一思想类似于中国道教的“无为而治”,跟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这一思想的前提是要确保儿童周围的一切都适合他去看,去听,去想,为此爱弥儿被带到乡下,跟自然亲密接触,让他自由自在地奔跑、劳作,不停地活动,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不得不对很多事物加以观察,了解万物的规律,让身体和头脑都得到了锻炼。
在没有外界刻意的教育下,他始终按照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别人的思想去行动,不知不觉把身体和头脑的作用结合起来,身体越来越健壮,头脑越来越聪明和富有判断力。
所以爱弥儿的思想取之于自然,而非取之于人,正因为他从未看到别人的教育意图,反而能更好地自我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直至今日,依旧为很多教育学者和心理学家津津乐道。叶圣陶先生说过,比起上好的学校,父母的养育,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更大。
但现实中,没有哪个父母和老师能够承受“不教”所带来的对未来的恐惧,不光是“教”,更是“教”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内卷大焦虑时代。
幼儿园的孩子被教小学的知识,小学的孩子被教初中的知识,初中的孩子在学高中的知识。教育不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是你追我赶,只争朝夕。
如今,当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戴着硕大的近视镜片,用不太有力气的小手在许愿卡上工工整整地写出他的愿望是考试门门一百分,是考清华上北大,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已经造就了一批不像儿童的儿童?
两百多年前,卢梭痛惜地呐喊,野蛮的教育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牺牲现在,谁曾想,两百多年后,这一现象却越来越疯狂。
卢梭在教育史上发现了儿童,无数教育家、学者基于卢梭的教育思想前仆后继,以儿童为中心,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教育改革,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今天还是真理,明天就可能反转为悖论,我们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最好的教育方式。
2.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当爱弥儿健康而有活力地长到12岁,这里的12我们不能理解成现代的12岁,可以理解为一个儿童走过了他自然成长的童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他没有沾染不良的恶习,没有被灌输任何的偏见,自然的本能让他趋于理性,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时期了。
但是这个时期是如此的短促,还有很多其他必要的人生功课,所以卢梭认为在这个阶段企图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是多么的愚蠢。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如果这种兴趣发展良好,就可以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
也就是说培养学习的兴趣是首要,兴趣可以是好奇心,好奇心只要得到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这个阶段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也就是内驱力。
有一种求知欲的产生,是由于期待别人的肯定,而还有一种求知欲的产生,则是由于人对他面前的事物所产的一种自然的好奇心。显然只有后者才能让人更健康更恒久地保持动力。
卢梭在爱弥儿的一次静力学课上,并没有借助天平,而是把一根棍子和椅子的靠背交叉地放着,在放平稳以后就量一量两端的长度,然后,在一端或两端放上重量相等或不等的物体,再酌情把棍子往后面拉一点或往前推一点,最后发现,如果要取得平衡,就需要使重量同物体离支点的杠杆长度成反比。
如此一来,爱弥儿在还没有见过天平以前就懂得怎样调整天平平衡了。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建立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显然比从书本上的公式或者他人的那里学来的观念更为确切,更容易理解。培养了孩子如何通过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创造自己的仪器,而不是单纯地死记前人的公式。他的理性也不会习惯于屈从权威。
这样费时又费力地研究,放在今天,不知道物理老师和家长是否有那样的耐心和定力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和发现。事实上,初中八年级才开物理课,但很多孩子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就被送到课外班上去提前学习,又或者用一个暑假的时间仓促把这门学科走一遍,就为了在正式校内学习时能领先于他人。
如此急匆匆的状态下,那些伟大科学家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智慧瞬间变成一个公式,一个符号,一个书本上的定理,仅此而已。
听说上海越来越多的考生在高考3+3的参考科目中选择放弃物理,去选择更容易的学科,不禁让人怀疑,学生们在初中时代是经过怎样的一种学习模式才产生了对这一学科的偏见和厌恶。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他怎样去发现真理。两百年前卢梭就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可是快餐式的教育时代,还有多少人愿意相信,即便相信了,谁知道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3.《鲁滨逊漂流记》里藏着对自然教育最好的论述
爱弥儿读的第一本书是《鲁滨逊漂流记》,卢梭说一旦当爱弥儿知道什么是生命,他就要教他怎样保持生命。
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孤孤单单,没有任何外界的帮助,没有任何干活的工具,但他却能想尽办法找到自己所需的食物,不光保持了生命,还能够过得相当舒服。卢梭认为这种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蕴含着无穷的教育机会,所以他说如果非读书不可,那么这一本绝不容错过。
他认为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可能把它毁灭,只有大自然赐予的万物,才是不可磨灭的。
一个人在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时,当社会面临危机和变革时,谁能预见会发生什么呢? 一个人不能只适应于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不顾命运的摆布而仍然能很好生活,保持生命的热情,这才是一种强大的能力。
可以说这是卢梭对爱弥儿进行的一种生命教育。
卢梭认为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者,最不受命运和他人影响的,是手工业者。手工业者是自由人,只依靠自己的手艺,他的境遇好于农民,因为后者是束缚于土地之上。所以他让爱弥儿必须学会一项手艺。
不过他同时指出,农业是人类的第一职业:最有价值,最有用,也最高贵。
他认为教育就是要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并行不悖,既要像农民一样劳动,也要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才不至于像野蛮人一样懒惰。
那么我们当今社会,最贴近实际,能让孩子参与劳动的项目就是做家务。
哈佛大学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与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收入方面前者比后者高@0%,而且婚姻也更幸福。
我们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能只想到怎样保护孩子,更应该教育孩子成人后怎样自我保护,怎样具备生存的能力,教育他们经受的住命运的打击,教育他们藐视豪华和贫困,在必要不得已时,无论是冰岛的冰天雪地,还是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都能有勇气、有能力、有热情地活下去。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如果说在教育问题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么恰恰是"远虑"让我们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恐惧,不停地成为教育内卷的帮凶,陷入不知所措的焦虑。回望两百多年前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对他高瞻远瞩的思想深深地敬佩。
卢梭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自由就是自主,包括三个不断进展的层面: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与之对应的,《爱弥儿》依次论述了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和公民教育三种形式,本文只撷取了卢梭教育思想的沧海一粟,从自然教育的主张引发了几点思考。
我们的文化讲究的是"少立大志"、"少年发奋",与卢梭的 "以儿童为中心"似乎有些相悖,但这些年,随着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新的教育思想也逐渐走如人们的视线,无论是华德福教育还是蒙特梭利教育,都可以从中看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张。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完美的,作为家长只有放平心态,不骄不躁,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既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可漫不经心,中庸为上策。
(2022年度营第22篇,3745 字,累计37991字。主题作业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