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析的力量2(以《论语》章句分析为例)

分析的力量2(以《论语》章句分析为例)

作者: 孤鹰寒鸦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12:48 被阅读0次

    分析的力量2(以《论语》章句分析为例)

    1、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也可以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有朋自远方来,需要再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省略了主语我,只有动词有。也就是我有一个事情。第二部分朋自远方来,也有二部分,朋+来,构成了我有事情的内容。所以,可以把这部分分析为:我+有+(朋+来)。

    2、这样,这里就有个嵌套结构,也就是主构造上的一个要素,再分为几个部分。这种嵌套分层结构,是现实事物关系的普遍形式之一。

    3、在朋与来之间,有一个修饰成分,自远方。这是状语,表示来的地点。给一个动词加上状语,就是前面分析中提到的小分叉技巧,把信息更加细化。这种添加小分叉的细化方式,是思维简约集成模式。如果不使用这一模式,就需要另外说一句话来说明朋友从哪里来的,现得臃肿。

    4、整句的第二部分,不亦乐乎?

    这部分也是个内卷式表达。关于内卷模式,前面已经说过,就不再重复。

    5、这样,这句话的整体分析模式:(我+有+(朋+来(自远方)))+不亦乐乎。可以看见全句的第一部分是个嵌套结构。

    6、把这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跟上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比较,我们发现二者具有极为相似的结构。这也是《论语》第一段可以把看似没有直接关联的三句话列在一起的原因。

    我们现在只说已经提到的前二句话。这种同构性的句子,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同构转化关系的反映。而同构转化跟关联结构化是思维的二大基本模式。

    7、现在总结一下通过这一句的分析,我们接触到的新思维模式。

    1)嵌套分层结构。我+有+(朋+有)。

    2)同构转化模式。上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本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放在一起,体现了同构转化的思维模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析的力量2(以《论语》章句分析为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xx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