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父母不教孩子永远学不会——
【1.每天坚持学习打卡】
学习没有假期,成长没有终点。不要觉得打卡没有意义。你厌恶的小事背后,体现的是你的坚持,考验的是你的自律。成功的路上,自律像一道坎。跨过这道坎,你才能拿到成功的入场券。
【2.遇事不要总是喊妈】
遇到问题,请先独立思考,不要指望别人。作为学生,努力学习就是你的责任。你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怎么帮你都没用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你就不可能有令人美慕的学习成绩。
【3.每月读1-2本好书】
生活中的一切不解和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能够开阔你的眼界,增长你的见识,丰富你的思想,拓宽你的思维高度和人生边界。静下心来,多读两本好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不知不觉地成为最好的自己。用书本的厚度,垫高你的人生,是你对自己最低成本的投资。
【4.整理错题本】
这不仅是为了纠错,也是为了锻炼你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犯错误不可怕,重复犯错才可怕。任何事情,都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很远。
爸妈不生气,孩子更自信:如何以平和心态育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和家长反复说“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这是什么意思?
“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 每一位爸爸妈妈,我们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
孩子就是孩子,童年就是用来犯错的。做错事很正常,事事都对不正常。顽童突然不顽劣,那要小心了,孩子要么是身体病了,要么是心理压力太大了。
爸爸妈妈回到童年,想到自己当年的淘气,就有了童心,更能理解孩子犯的错。有了理解,就不容易动怒。轻轻一笑,孩子的心也平和了情绪解决了,事情就非常容易解决——无非就是些芝麻绿豆大的事,爸爸妈妈的愤怒把事情搞复杂了。爸爸妈妈不乱发脾气,心平气和谈事情,孩子自然会成为明事理、讲道理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父母能量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