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scene旅行·在路上今日看点
那片被X飘飘奶茶占领的佛土——色达

那片被X飘飘奶茶占领的佛土——色达

作者: Dr_Roar | 来源:发表于2017-03-29 10:26 被阅读157次

仿佛在一夜之间,“我要去色达”成为被工作绑架了生活的都市青年们,纷纷高喊,追寻旅行与朝圣的口号。文艺青年们再也不叫嚣着我要去丽江,背包客们也再不嚷着我要去西藏,单反客们也顺势被撩动出新的G点——好像来了色达,就可以立马获得各项心灵属性上的升华和加成。于是,不同人群,怀着信仰、或猎奇、或跟风,或是文化民族优劣比较的心理 ,终于踏上这片高巅上的土地。

色达虽历史悠久,但因其高海拔、全年多风、寒冷缺水、交通不便,极度不宜居,自古为中原王朝“政力未逮”之地。自1952年和平解放后,始设县。也正因其交通之不便、环境之闭塞,方铸得原始习俗悉尽保留, 藏传佛教根深蒂固的独特藏域佛土。游客所指的色达,则是距离色达县城20km的喇荣沟中,海拔约3800m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组织制度窥览

关于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游记、攻略和图册,网络上有太多太多。很遗憾,由于各种原因,网络以及正式文献中,并没有关于五明佛学院组织制度及僧侣等级制度的详细介绍。目前公开的资料的表明,佛学院大致为“三科一室“的四大划分设置。

学院划分设置

在此正式学习的僧众或居士,则无论汉藏,都必须持有当地政府的证明材料和(或)身份证才能办理入学。学院中规矩严格,禁止异性僧众间交往(亲兄妹也严格禁止交往),每日需背诵功课,每学期还有严格的考试。恩,背诵、考试、禁止男女交往、不许观看DVD、不许看言情及武侠小说、不许吵架斗殴,看起来好像和现在某些追求升学率的某些高中也没有太大差别嘛。

另外,由于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原因,学校里另有工作组入驻。同时,为了防止境外势力的渗入,外国人连整个色达县也是不允许进入的。

房价——当时我就震惊了

色达之美,一年四季各不同。漫山遍野参差不齐的红房子,不论何种季节,给人的感觉总是相似——起初远眺令人无比震撼,及近临仰望时,始觉“违章建筑”间的栉比与错杂予人倾盖而下压抑感,令人窒息。简直能逼死密集恐惧症和强迫症处女座。

遍山红房子的夜景

僧众居住的红房子,冬凉夏暖,不带卫生间。以木结构居多,当然也有砖砌以及铁皮屋子。在拒绝了小伙伴一起入住山中住宿条件最好的喇荣宾馆的邀约后,鄙人执意体验生活,住进了红房子。地板上一排通铺(还好有一层床垫),木板处漏风,因为高原反应怕室内缺氧,不敢关门——夜晚零下14摄氏度的天气,就着睡袋、三床被子和羽绒服,居然也不觉得冷。修行的喇嘛和觉母(女修行者)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早些年红房子里就着地板和稻草睡觉,也是常有的。

红房子内景

当你感叹在城市里一个月的收入没法换来一个平米的房价,当你感叹这边房屋条件简陋应该很便宜的时候,那你就太天真了。你知道,这里的房价多少么

价多少么?

多少么?

少么?

么?

若干年前,有关部门出于限制佛学院规模以及防止消防隐患的考量为佛学院划定了严格的地界范围,并登记地皮作为校产。所以再不复建校之初那样,僧众可以在学院周围自行搭建木屋居住。需求决定价格,色达佛学院从建院32人到目前常驻人口2万人,到法会时容纳7、8万人,红房子的房价长势自然“喜人”。5年前,一栋几平米的木房子的价格已经在4-5万左右,据说如今已经涨到六位数。

那么在此长年学习的僧众和居士,他们怎么居住呢?有三种方式:购买住房、居住公房、租房或与他人合租。看来住房难在哪里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僧众们的经济收入

在学院里闲逛,随即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既又有地处学院中心区域,门前泊有小车,落地窗搭配景观小阳台的两层独栋砖瓦小院落,院中洗衣机、空调一应俱全。又有位置距离讲经堂半个山头,上下台阶狭仄不便的低矮木头小屋,屋墙用塑料布或铁皮遮挡,以免木板漏风。

从黄金位置的景观“洋房”到山顶的破败铁皮屋

不由得使我对此处常住居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了好奇 :在此地的修行的僧人按其经济来源分主要有两类,一类靠家人或信众的供养,另一类则只能靠学院发放的基本生活费。如果是经派遣来求学的汉僧或者居士,则可能有其他的固定收入来源途径,比如退休金等。

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僧众,学院除每月发放的基本生活费外,特定法会节日会另行发放食物或用品。当然,基本生活费的数目不会很高,但是对于习惯清苦生活的修行者来说已经足够。对于无收入或者收入不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居士,则可以通过参加义工(例如在扶贫超市、锅炉房服务等) 获得一定报酬或抵用品。

学院制定了很多规定来控制佛学院内的物价,比如早餐售卖的馒头除核定价格外,甚至还有分量的标准。所以即便运输不便,加热的燃料耗费比平原多,仍然花九块钱就可以吃到一碗面。不过五明佛学院内的数家私人营业的餐馆也非常傲娇:午餐时段不到中午12点,绝对不开门营业。学院内还开设有多家扶贫超市,专门售卖平价衣食用品。所以当我看见扶贫超市里各种花花绿绿超级好看的平价水果罐头,那一刻真是后悔自己正在低糖低脂减肥!

现代化的冲撞

大部分关于佛学院的介绍是这样写的:在此修行的僧众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在此长期学习的在家居士也自觉地不使用手机。然而据我实际观察,还是有一些喇嘛使用手机的,但大部分还是功能机居多。这片与世俗半隔离化的土地,四处充满了现代的痕迹——通畅的移动4G信号覆盖就是一个最好注脚。

你可以见到身着传统僧袍的喇嘛或觉母,脚上却套着三叶草LOGO的球鞋,虽然款式和配色看起来极像Made in 东莞的山寨仿品。你可以见到在售卖包子、蒸饺、酥饼之外,糕点店也售卖素汉堡。你可以见到学院里进出的车辆除“川A”大军外,也有由喇嘛们驾驶着的本地牌照或“青G”牌照的小车(当然司机们也很淳朴,一辆准备上山的小车被我们拦下,司机师傅没收任何费用专程掉头帮忙将我们当中高原反应的小伙伴送下山门)。你可以老远就听见高音喇叭24小时播放着梵呗。你甚至可以发现在这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依然如外面一样被消费着。

最有趣的莫过于,你能时常见到2、3个小喇嘛手捧一杯X飘飘奶茶擦身而过,或是在饭点的时候,有藏民冲泡起一杯X飘飘奶茶。其实,在进入甘孜州藏族自治州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几乎每家杂货店都有X飘飘奶茶出售。植脂末冲调奶茶和藏式奶茶、酥油茶的味道,区别很大,还是被藏民下意识地当做了便利的替代品。这现象却不由得使我想起数年前观察到的另一个现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彝族人喜欢用营养X线饮料来代替母乳和牛奶喂食小孩,因为他们以为名称有“营养”的东西就会很有营养。由此导致小孩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现代化也给课程讲授以及寺庙宣传带来了更多的手段。堪布(藏传佛教中学问很高的老师)上课可以用到PPT,也会有针对汉地的远程网络小组及语音授课,色达喇荣无明佛学院甚至有自己的官网。

虽然这里仍然有诸多的不便利:半夜心悸气紧、唇甲紫绀、高原反应发作却找不到24小时值班的医务室;夜晚的寒冷让自拍杆无法工作、让大部分品牌的手机频繁死机;需要步行较远才能找到一个原始的旱厕,在搭建在半空的厕所里,体验“一泻千里”的感觉;木结构的房屋里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取暖。。。不过这次来色达,已经有自来水可以使用了,并且集中式公寓也已经在修建。。。

可是就是有那么多小清新青年,来专程体验这份原始,然后义正言辞地说这里必须得保持原始,必须得保持没有被开发。然后一面因为不便利的原始体验而骂爹,一面带着自虐后的满足,欣然回家,然后P图发朋友圈,昭告自己心灵被洁净和升华。

顺便问问,你们知道在这里最畅销的商品是什么

答:彩色照片,活佛、上师、或佛像的彩色照片。

观音桥

观音桥镇海拔2600m ,一般为了适应色达高海拔,避免高反发生,从汶川方向进入的游客都会在观音桥镇住一晚以适应高原环境。观音桥镇有一座土基钦波(四臂观音)庙,俗称观音庙。由于天朝现行的藏区管理政策,无法进入布达拉宫朝圣的藏民,便会选择到此步行朝拜。

观音桥镇因观音庙而得名

虽然只有一条主街,然而观音桥镇从公检法机构,到手机、家具店,再到网吧、电子游戏室、台球室,一应俱全。超市里不光物品的价格同内陆城市一样,还有进口食品货柜,而且居然能够支持微信支付。除传统藏餐外,其余的餐馆几乎被川菜馆和火锅店占领,居然也能支持大众点评 !

和当地的藏族年轻人聊天交流,得知这里年轻人消遣的主要方式是KTV和演艺厅。演艺厅是表演藏歌藏舞,可以喝酒的地方。而且,他们也会熟练地使用各种社(yue)交(pao)APP来勾搭游客,期待旅途艳遇的,可以考虑来半推半就一把哦。

傍晚时分,寒风大作,镇上路人不多。我裹挟着衣领,循着一阵农业重金属音乐,走入居民楼大院。当我看见附近镇医院的值班医生居然披着白大褂就加入广场舞大军的时候,仍然觉得相当震惊。毕竟我们生活在唯一一个将医疗过错写入刑法的国家。我曾经一次次听老主任唠叨过医务人员因脱岗造成医疗事故,被判决刑事责任的案例。此刻,非常羡慕当地医生闲适的生活状态,以及彼此都认识的人情社会。


虽是走马观花的主观臆察,藏民幸福感的阈值确实比我们低太多,其金钱观念也比我们豁达太多。在这个地理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地,人类反而离自己的本真的更近,任何骄奢的物质欲念都是多余。色达,不是西方视角中的香格里拉,也不是东方视角中的神秘化外之地,它就是一个按照自己的独有文化轨迹存在并且生长演化的地方。我们每一个旅人,来过了,或许内心中生出一种感动,可是我们于此间依然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一位越南裔的研究者认为佛教信仰能让信众更幸福,因为它带来了满足感、快乐感、超越感和慈悲感。回到都市的那个下午,我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洗上一个澡,煎上一块牛排犒劳吃素几天的胃,然后小小地打一个午后盹。。。。。作为非宗教信仰人士,反正此刻,我是满足,快乐,而且超越的。


对汉族在此生活细节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搜索这篇博士论文《菩提之旅:喇荣五明佛学院汉族信众的生活研究》。本文大多数参考文献出版时间较早,若有偏差脱节,请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色达县.[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Trly11fRjPAASxoZvFlqChiQ8x5ULOcDrJNPZx-OjFIrxS-7q3Y6XSR9txH8epfO9cJMHx1ycuwJmBEWDUPxkmo7hKRNM6VyF5dpdvVDB_S8rTKA79yEp_72e1LSww7aNn2xV683zZME-UMA_giTYcUUTNkzcV6RZTIZd8FLne.

索达吉.梵宇书声百年基——记四川甘孜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J].法音,1993 (06).

释戒圆.袈裟披身,踏上一条不归路[EB/OL].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26102.msg159699

曹辉林.菩提之旅:喇荣五明佛学院汉族信众的生活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12

阮氏莲-释莲花.佛教信仰者幸福感之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冬天的江南:一直计划有时间去一次色达,你的文章让我对色达新的了解,与原来想像的色达相差挺多,但是我还是想去一次
    Dr_Roar: @冬天的江南 色达不去会后悔 去了会发现真的想象的又不太一样
  • 盆小猪:好细心的观察!
  • 盆小猪:👍👍👍

本文标题:那片被X飘飘奶茶占领的佛土——色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ga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