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骑车时我无法释放双手,但思想可以随意奔跑,百公里之外,几十年以前,没有约束,一边享受着卡路里但燃烧,一边用最开心的方式摇头晃脑。——懒人菜菜
蝉鸣没有停止过,从早晨5点到晚上10点,都矜矜业业的用嗓音表达的热浪强度。意外的是,这样的夏天,居然可以一路享受的着树荫,拂过微风,享受着自行车之旅。
一不小心,手臂已全黑。
今年夏天,自行车是我同行的伙伴。也听说,这是最适合我的减脂方式。三至四公里的路程,足够几组动感单车的运动量,卡路里的绝佳敌人。速度带起风,也没有想象中那种酷热难耐的感觉,夏天的印象,不再是枯燥的空调风,还有自然风带来的舒适感。
这样的夏天,伴随着汗水和微风的夏天,即便空气中略有汗臭味,也充溢着运动后的畅快感。
自行车是我掌握的为数不多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实另外一个掌握的交通方式是步行。不但学会的时间长,而且技术奇差。初中毕业以前,所有超过一公里的路程都是靠“送”,无论是参加辅导班,或是奔波在各类竞赛,全靠老爸。老师每次告知考试地点,用的都是很近,你骑个车就过去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不能诉说的痛。
直到将要中考,决定报考一个离家很远的学校,终于下定决心,要把自行车这项技能给学会。即便后来的高中三年,我骑车上学的次数是零。靠着逃掉晚自习的补课,在体工队的运动场,一圈又一圈,在老板单位的一个破路,上坡下坡。老爸扶车,老妈喂水。终于磕磕碰碰的学会了这项我认为是不得了的技能。
今天回家的路上突然想算一算,学自行车的时候,我十五岁,我爸五十五岁,那时候他还没做心脏手术。对比着我现在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体能,这笔账算清的时候,终于明白当初他们比我更想放弃的心态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近两年自行车的开始,源自去年的大理,工作多年之后,在最自在的环境之中和自行车有了亲密接触。从民宿出发,第一次真正的骑在乡间的小路上,或是田野之间的水泥路,或是去往海舌公园的小巷,有些平坦,有些崎岖。用全身去接受乡间的风和日丽。有些狼狈。如同刚毕业骑车上班途径上海路一般,能爬的动第一个坡,第二个坡就一定需要推上去。乡间道路颠簸到屁股发麻,加速没几十秒就开始喘不上气,下坡的时候能滑行坚决不踩一步。临了还感慨一句,为什么我累成这样骑车消耗的热量还没有走路高。
感谢共享单车,再一次的把自行车融入了日常生活。只是我的车技,导致我对单车的要求极高,下班单程换上几辆车是常事,只是为了挑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具。抛去保护的外壳观察上班路,骑行路上多些思考。比如大行宫的某地总是会特别凉快,等红灯时绝对是一个黄金位置;马标到小营的路口总是会缓行,无论是快车道还是慢车道;1912的背街处经常能换到不错的哈罗单车,只是非常不好意思的我可能拿走了某个上班的小哥哥的座驾;一路上左边的脸更容易被晒到,所以下次坐公交一定要尽量的坐在右边……
运动能力会逐步的增强的,我总是和教练喊着我运动能力奇差,可也发现我回家的时间从三十分钟骑不到变成轻轻松松二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也会有能挺过二十公里骑行的时候,曾经这种事我是想都不敢想。我喜欢骑车时夸张的摇头晃脑,似乎自己是个孩子,可以放肆的用最舒适的方式表达对微风的欢喜,对运动的自己的表扬。
舒适的方式就坚持,不舒坦的事情就拒绝。就是这样,简单干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