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意: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早就在祈祷了。”
《诔》,一说是哀悼死者的文章,或直接就是指悼词,或者说是诔赞,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赞美其德行的一种文辞。无怪乎说子路勇而无谋,比较直率鲁莽,既然孔子在对他人言辞时都要为尊者讳,那么该有的避讳还是要有的吧,老师正病的重呢,举例说什么悼词,很容易让人想到死亡。读本章的第一反应,这子路的确是个莽汉,太不讲究了。
还好孔子不以为然,大概也知道弟子想不了那么多,只是急切之下的动作,本意还是希望神明能保佑老师,希望老师尽快好转的。他甚至还去向弟子求证有没有这回事。
听到弟子说明缘由,他并没有直言反驳,相反还象是在赞同一般,说自己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
孔子是什么意思呢?他本人是对鬼神的态度是不否定也不迷信的,就是共存而不信的观点,素来是持“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这里是说他又迷信天地神灵了吗?
未必。一则是委婉地劝子路不要去浪费时间与精力做这些无用的事情了,如果说这些有用,那自己已经向天地神灵祈祷很久了,病急乱投医是没有用的,无益的事情做的多了,带来的影响也不好,老师本来不信,却为老师祈祷,让大众该相信谁呢?
二则,如同张居正所解,“夫所谓祷者,是说平日所为不善,如今告于鬼神,忏悔前非,以求解灾降福耳。若我平生,一言一动不敢得罪于鬼神,有善即迁,有过即改。则我之祷于鬼神者,盖已久矣。其在今日,又何以祷为哉?”祈祷一般是忏悔自己的过错,而孔子一向敬着远着,日常生活中见善则喜,闻过则改,现在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过错用以祈祷了。
听来都有道理啊,其实孔子还说过,“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上天降于你的惩罚,再怎么祷告又有什么用呢?真要有用,神明护佑之下有多少人?这些神明能顾及得过来吗?对于个人来说,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本质上他还是不认可这种行为的。倒是表现出了他对生死泰然自若的一种乐观态度,该来的始终要来,挡也挡不住。做好自己能做的该做的,剩下的还只能看命运的安排,尽人事听天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