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是谈如何对待“仁”的问题,强调“好勇”者和“疾不仁”者要把握一种度,否则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本章可与《子张篇》“孟氏使阳肤为士师”时,曾子的话相参读。这里所说的“度”,可比《水浒传》的梁山好汉,为什么施耐庵的儿子孙子曾孙都是哑巴。这一章,是教育弟子为政要从教化的角度来把握中道,具备圣贤的品格。
第十一章,“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章,周公是孔子所推崇的圣人,才德兼备。孔子以周公为例,彰显德与才的关系。即使是周公这样的圣人,假如他持才傲物、固步自封,那也“其余不足观也已”。这里,孔子强调的是谦德,以为有才而无德,则为人而不足观。“谦”也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之一,“谦”和第一章的“让”也遥相呼应。
第十二章,“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一章说的早期儒家一心向学的问题。“不至于谷”的“至”应是志向的“志”;榖,不应是山谷的谷,就是说不致力于追求俸禄。孔子固然不反对出仕为政求干禄,却更欣赏弟子一心向道。如原宪、漆雕开都受到孔子的称赞。
第十三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一章是孔子论进退出处之理,上一章的意思大致一样。这一章可与《述而篇》颜渊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卫灵公篇》蘧伯玉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宪问篇》的“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等章相参读。这一章紧接着上一章,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君子不党”,作为君子,不要跟他人勾结。这一章既是对圣人形象的描述,也是对君子的要求,引导人们向圣人学习,向圣王学习,最终达到孔子儒家理想的人格。
第十四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章讲的是名分问题。《为政篇》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时,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什么是为政呢?普通人对社会做贡献,就是不要干政,不要干预别人。对孔子所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太狭义、太具象地理解,一定要抽象理解这个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指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位之政。如果有人整天越俎代庖,喜欢对别人的事情指指点点,未必有利于别人的工作。所以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越界,不能去想不该想的事情。当然,这一章放在这里,主要是对为政者的一种要求。这个意思其实很重要。
第十五章,“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本章孔子论音乐的魅力,实际上还是讲诗、书、礼、乐之教,讲王教、王道。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结尾演奏《关雎》之曲,乐章美妙,充盈悦耳,富于教化之音。“洋洋乎盈耳哉”,总体上说是讲“诗”的教化。无论是诗教还是乐教,本质上最终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章是借“《关雎》之乱”,来说明诗教对于为政的重要性。
第十六章,“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本章孔子讲为人,都是做人的方式。孔子认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一个人没有才能且而不遵从信义,无知而不老实,狂妄而不知罪,都是很可怕的,就需要诗礼之教,达到诗礼洋洋。
第十七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本章论为学。钱穆先生说“学问无穷,汲汲终日,犹恐不逮”,学习就好像来不及似的,但还是怕失去了。这就像“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学了以后赶快行动,如果还来不及实践,担心又学了新的。本章是这部分的最后一章,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相呼应,这十章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是谈志于君子、志于圣人的问题,这种志的实现需要通过诗、礼、乐的教化,最终达到儒家理想的人格。
这十章,按唐文治老先生的话说,就是圣人“以忠厚笃实之道教人,并以笃实之学教人。”
(四)圣人之德,王道荡荡(6.18-6.21)
最后一部分是十八到二十一章。这四章主要谈的和前面不同,阐释的是儒家心目中的圣王。是对尧、舜、禹三位圣王和周道的盛赞。
第十八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本章赞誉舜、禹之“无为而治”。“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是一种超脱、是一种管理境界,更是一种格局和境界。“无为而治”就是让每个执政者找到方向和目标,让每一个百姓都走在正道上。理解本章的关键是这个“与”字。
第十九章,“大哉,尧之为君也”,如果说上章讲舜、禹,这一章主要讲尧。尧的品德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说尧遵守天道、效法天道。什么是天道?天道贵其不已,日月星辰自东向西在不停地流动,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这就是天道。在孔孟儒家这里,尧是儒家道统的起点,《尧曰篇》的“允执其中”也是讲尧顺从天命,获得了天命,是中国儒家道统的起点。既然是起点,虽然非常简单,用“巍巍乎”一语来形容尧德就不为过,其实是无论如何赞美都不为过。所以,王道就是尧舜之道。
第二十章,涉及到舜、武王、文王,是说三位圣王的品德,总体上是说周德,就是文王之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这里又出现了“至德”一词,与首章泰伯的“至德”相呼应。周的至德从哪来?泰伯就是至德,再往前呢。其实从古公亶父、泰伯,到文王、武王、周公等人的身上,让后世看到周族的这种高贵的德行。
所以,读《论语》应该先读懂每篇的首章和结尾一章或几章。本篇出现了六次“乱”字,整部《论语》中“乱”字也出现了很多次,值得大家好好的研读。
最后一章,说的是大禹的三种状态:“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就这三件事情的本质而言,是不是也蕴含着让德呢?自己吃的东西比较差,把自己的饮食让给“致孝乎鬼神”;自己穿的比较差,把自己的衣服让给祭祀时的“致美乎黻冕”;自己的住的比较差,但是却“尽力乎沟洫”。这就是大禹的“德”,可以和泰伯那种“让德”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这也是一种让德。所以,孔子称赞“禹,吾无间然也”,包含着对大禹的深深敬佩。
总的来说,这一篇展现的是孔子儒家心目中圣王的形象,并且告诉我们如何来达到圣王境界。
三、几点启示
1、《论语》的每一章都是就某个具体人、具体事来具体叙说。我们今天读《论语》,就要把每一章的内在精神抽象出来,把这些精神连贯起来,如果只纠缠于对字词的理解,很有可能影响到其内在精神的把握。《论语》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来体现抽象其思想内涵和精神,来谈孔子儒家的价值思想体系。
2、本篇所讲的都是一些非常贴近于身边的道理,以敦厚、笃实之道教人。曾子是圣人门下身体力行最笃实、笃切的弟子。参也鲁,虽然天资不太好,但是,反而成为孔门弟子中最杰出的弟子。我们这些后学者,只要锲而不舍,笃信好学,也可以下学上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