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儒家出现的时候处于战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所提倡的仁者爱人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没有任何用处,直到汉朝建立之后,儒家思想才渐渐成为官方思想主流,由此可知只有在和谐太平社会里儒家思想才会有用武之地,而在战乱时代却不行。
之所以有人误解儒家思想,不仅仅是因为其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而是因为其培养了很多伪君子,以至于读书人误国一说甚嚣尘上。
其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本意只是希望社会和谐,并没有任何非分之想,而把孔子列为统治阶级的代表是因为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所致,之所以儒家在现人眼中会有很多争议,主要还是因为宋朝时期程朱理学的兴盛。
理学的开创者朱熹曾经说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话语,然而他却是妻妾成群,甚至纳尼姑为妾,由此奠定了伪君子的代表。而他改革的儒学思想却跟孔子初创的儒学思想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什么朱熹为何不能取代孔子成为圣人的原因,相反他所改革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人的进步,而理学弟子为了功名也是甘愿向权贵下拜,甚至还将南宋奸臣史弥远给写成忠臣,就是因为其给理学思想开了一路绿灯,而读书人祸国殃民的模式就此开始。
由此可知罪魁祸首并非孔子,而是朱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24340/0040f6bc04d309b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