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0日)想着手机能到的,却没到,我后悔没有让LI先生劳点神去找一家顺丰,他做这些琐碎事情向来不在行,一听就要头大的。他知道我常去的一家中通,老板娘和主管都认得我,我寄女儿的行李她们留意,一夜便到,估计他没跟人家说清楚,事已至此,也只得稍安勿躁。
别的都不打紧,没有手机无法导航,哪里也去不得,想要联系的闺蜜和学长又都联系不上,令人着急。很早以前来北京问路,热情的老北京能象活地图一样,你问哪指哪,坐几路几站倒几路几站……记得门儿清。现在问路,好多人都是一脸懵圈外加满怀好意地说:“不太清楚,你用手机导航下。”
我瞬间一头黑线,我有手机还问你吗?为了避免人家误解,还得赶紧解释,我手机落家里跑北京来了。有人就会吃惊地看着我好几秒,大概这年头不带手机还敢跑这么远的人,是极度稀缺的物种,几次问下来,我就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北京大街上一头没有手机的怪物。
我决定近处走走看看,不问路了。
女儿一早赶去上课。我凭着昨天记忆中的印象慢慢向外走,每转一个弯,都停下来用心记一下。
恰好昨天晚上路过报刊亭,买本《读者》打发时间,就读到一篇有关方向感的文章,经过大数据研究的结果是:
1.女性的方向感并不比男性差,只是比男性缺少锻炼的机会;
2.依赖技术导航,将不利于心理地图的形成,认路的本领会越来越差;
3.方向感与一般智力无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是一个路痴,而不是一个白痴,甚至可以是聪明绝顶的人。
看到最后一条,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嗯,作为一个路痴,我终于可以放心自己的智商了。
果然,事实很快就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我一边关注路标,一边磨磨唧唧向前走,我其实蛮喜欢在异乡的街上,摆出一副游手好闲的神气,气定神闲地溜溜逛逛,象当地人一样深切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除了博物馆、美术馆,若有闲还喜欢逛菜市场和布匹市场,红绿新鲜的蔬菜,万紫千红的布匹,一个吃一个穿,格外有一种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 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这话十分有道理,我觉得没有比菜市场更磨炼人情事故的地方,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傻姑娘如果还算习得一点世事洞明,菜市场功不可没。
从前我家LI先生偶尔去一回菜市场,总能花了大价钱,准确无误地买回蔫头搭脑大头小尾的黄瓜,弯弯绕绕虎头蛇尾的豆角,畸形怪状老态龙钟的茄子、土豆、萝卜……我逗他:“象你这样的大驾光临菜市场,他们没给你拉个热烈欢迎的横幅吗?那真不够意思!”我觉得他在生活上欠缺耐心和机敏,就是菜市场逛得太少的缘故。
搬家之后,蔬菜水果虽然还是以我开车出去集中采购为主,有时也故意借口不便,让他代买一把小葱两根黄瓜三块土豆什么的,并及时面授机宜,如今也能买回模样周正的蔬果了,更大的进步是下班之后知道打电话问要不要买东西啊,如何如何,从前做这些他总是颇不耐烦,果然菜市场容易培养出耐心活络的品质来。
我觉得一个人知道生活一地鸡毛的琐屑本质,曾花力气把它扎成一把掸子,才对生活更具耐心和韧性,并真正热爱它。
一个要自杀的人,逛趟菜市场,都能燃起重生的希望,象我这么热爱生活的,每次逛完菜市场,简直都兴奋得活蹦乱跳,张牙舞爪起来,人生的从容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
可惜附近没有菜市场,形而下的找不到,就换个思路,找个形而上的瞧瞧吧。
问了两个人,找到外研书店,看至中午,里面的书版本精良,装帧精美,一种低调的奢华,远非那些小出版社花里胡哨的庸脂俗粉可比。
我兴奋地翻翻看看,觉得这是一个消遣的好去处。想买几本又怕背着沉,只选了两本薄的买下,可以打发手机未到之前,无处可去的空闲。
抱着两本书,再往前走几步吃了饭,我总结了下,这段路就是从一家挂白灯笼的鳗鱼家到一家挂粉灯笼的鳗鱼家,从为公桥走到万寿桥,这样一总结,我再也不怕迷路了!
京城的地点名称,颇有特色,大而化之的,都格外有一种雍容庄穆的皇家气派,比如万寿寺、雍和宫、天安门、颐和园等等,不胜枚举;小而化之的,则格外有一种市井的俚俗随意,比如柴棒胡同、米市胡同、铁门胡同,甚至耳朵眼胡同、屎壳郎胡同……还有一种就是建国后改的地名,比如为公桥,不用细究一定是建国后的产物,带着一副正大光荣的革命腔调,都是样板戏里的正面人物——浓眉大眼义正辞严。
看来仅凭两条腿走去,我若是当心,也是可以认得路的。问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找到一家超市,买到可以写点文字的本子,本来我是喜欢开本大,没有格子甚至装订的白纸,但是没有,也只好选了一个大的买了回来,记下这些如呓语一般的文字。
午后女儿下课回来,陪她把行李搬到宿舍,想着以后陪伴她的时光越来越少,这次特意订了大床房,想着可以如她幼小时候,拥抱着她,跟她天马行空地胡扯,谁知她却急于搬去宿舍,获得自由。
我一向算是开明民主的母亲,且时刻反省,不断拨乱反正,大事上都遵从她的意愿,不想还是成了她急于摆脱的老母亲、唠叨鬼,我想这大概就是生生不息的循环。
我虽然不舍,又怕她吃苦,但明白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一场渐渐的别离。在她的年纪,即使外表娇柔乖顺,也生着一颗倔强叛逆的心,倘若永远不交出手里的缰绳,任她自己纵横驰骋,不但终落埋怨,也阻碍了她的行程,所以也就毅然告辞。
一起下楼,人群里瞬间已不见了她矫健如飞的身影,我不禁摇头暗笑,青春就是这样的义无反顾,斩截昂扬,随她去吧!
回来独自在酒店里一边读书写字,也还是忍不住柔肠百转,不知道她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晚饭吃得可好。这几天北京刮大风,觉得冷,又担心给她带的被子是否太薄,半夜里被一只蚊子所扰醒来,难以入睡,不知她宿舍里有没有蚊子,走之前要不要给她支好蚊帐……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古人诗词里细腻委婉欲说还休的情愫已难再现,罪魁祸首是忙碌,是交通与通讯的便利发达,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它们填满了人生所有空虚的缝隙,看起来十分饱满,可是象一块蓬松的蛋糕,不够坚实牢固,经不起揉搓打压。
这样宛转细腻的心思,我已许久不曾有过,大概应该感谢这没有手机的大片空闲,更要感谢上天赐我一个女儿,让我成为一个甜蜜又忧伤幸福又惆怅的老母亲。
前几天看的一场电影里有句台词: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他创造了母亲!我默默地想:无论上帝在不在,妈妈会一直站在你需要的地方。
我的儿啊,只愿她诸事顺遂,福禄绵长!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