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喝粥

作者: 砚蓝 | 来源:发表于2017-11-24 21:48 被阅读110次

    文/砚蓝

    北方人多喜面食,虽然东北大米名扬四海,与面食相较,依然显不出多大优势。面食的花样可谓繁多:馒头花卷包子水饺,烙饼盒子锅贴水煎包,各式糕点更是花样百出。吃面食搭配啥呢,当然要喝粥。

    我的家乡北国雪城,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与冰雪相伴,顶着刺骨的寒风回到家,餐桌上怎么能干巴巴地就着炒菜吃干饭呢,总要汤汤水水,热热乎乎,温温润润的,一口热粥暖暖的下肚,才让人觉得真是回到家里了。

    家乡人煮粥不叫煮,而是叫嚓粥,主妇们变着花样嚓各种粥,新苞米加工成细粉,中粗的苞米面嚓粥最好喝,最细的则用来蒸窝头发糕大饼子和锅贴。

    我最爱喝玉米面子粥,我们这叫苞面儿粥,老爸说关里家(山东)称之为甜沫,还别说,苞面粥一入口,还真的有一股甜兮兮的味道,让人回味悠长。

    吃久了肥甘厚腻、麻辣烧烤、海鲜大餐,再浓郁厚重的美味也经不住久吃,总会让人厌倦,唯有这黄橙橙不稀不稠的苞面儿粥让人百喝不厌。趁着热吹一吹,热气扑面而来,还没入口,香气就把整个人暖暖的抱在怀里,一身的疲劳紧张就都卸了下来,舒坦。

    由苞米加工的食材能做好几种粥,加工最粗的叫大碴子,也就是把苞米粒子破成几瓣。嚓大碴子粥得提前一天泡米,煮的时间要长些,里面再放点儿芸豆饭豆,慢火咕嘟个俩小时,一掀锅盖,那香气能传出去二里地。

    小时候邻居谁家嚓一锅大碴子粥,相邻好几家都跟着沾光,一碗焦黄喷香的大碴子粥,上面一层厚厚的油皮儿,饭豆都煮开了花,软烂香甜,配上几样自家腌渍的小咸菜,雪里蕻啦,五花咸菜啦,卜留克啦,管让你喝上两大碗直打饱嗝也不舍得撂筷,给山珍海味都不换呢。

    但大碴子粥不太容易消化,胃不好的人还是望而却步的。那也没关系,还有大碴子粥的姊妹们呢。磨的再细一点就是小碴子,颗粒大概有小米粒那样大,嚓粥也更省时,锅里放上一点点面碱,又粘稠又香糯。

    论起温和易消化,小米就更胜一筹,小米入脾、胃、肾经,有滋阴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又有清热、除湿、安眠的功效,所以更受欢迎。新小米煮粥最香,尤其是小米粥上那一层油皮,有修复胃粘膜的奇效,又能养血补血,自然是香醇又营养的美味。

    家里若是有人生病,什么好吃的都难以下咽的时候,唯有这一碗嚓得软烂粘稠的小米粥,一勺一勺慢慢地喂下去,病人苍白的病容才会一点点现出血色,也渐渐有些力气和精神。

    小米粥就像一位善解人意的至亲,她能体谅虚弱无力,抚慰孤寂痛楚,暖暖的一勺轻轻地滑入受伤的肠胃,悄无声息地传递着一缕温情,一种略带伤感的温存,散发着温热的鼓舞和同情的力量,让躺着歪着虚弱着的人相信自己有了一丝暖意,正在一点点儿发汗,一点点康复。

    一碗白粥,半碟小菜,两掺的干粮再来个煮鸡蛋,就是北方人清淡顺口的早餐,吃得舒服熨帖,简单而自在,就像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五谷杂粮皆从地有,一粥一饭皆系原生。亲近谷米面饭,就像亲近一位共有的慈母。嚓得黏糊糊软烂烂的稀粥,温热香醇地入口,就是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一代代淳朴的大地之子,让人们不忘初心,不忘根本。

    偶尔的鸡鸭鱼肉重口味,热热闹闹杯盘交错之后,还是要归于平淡,宁静和淡泊,日子才清清爽爽,心里才清清净净,总让人想着,这世间的外境千变万化,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唯有安住一颗平常心,才不失本真,怡然自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攘外必先喝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xq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