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很热闹,有一位妈妈求助“想跟大家请教一个问题,前天晚上给孩子买了几支新的笔,昨天带去学校,一个女同学看到他的新笔从他的笔袋拿走,告诉孩子说那是她的,还叫几个同学作证,孩子没办法,没有人证,只能看到笔被人拿走.下午一个男孩子也做了重复的事,这让孩子很郁闷”。
一下子,群里炸开了锅,有的家长说:“要找老师,让老师解决。”有的说“对方家长呢?一定要找对方家长。”还有的说绝对支持自己孩子去把笔抢回来。还有更多的家长说自己孩子在班级里遇见同样的问题。可见班级“小霸王”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了。
姑且不说孩子应该怎么办,我们先细细分析一下。第一,找对方家长有用吗?众所周知,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孩子的一些偏差行为背后肯定是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家长要么不管,要么就是暴力制止。但是这两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越走越偏。果不其然,那位妈妈当天晚上就已经联系了对方家长,可是人家置若罔闻,没有回音。一个孩子能当面拿人家的笔,而且还能威逼其他孩子做假证,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习惯,所以,有问题找对方家长不是什么万灵药。家长不管,找了没用,反而助长对方孩子的气焰;家长管了,回家狠揍一顿,对方孩子怀恨在心,只能让您孩子遭受更大程度的反击和报复。
第二,找老师。很多家长都说找老师反应情况,说班级风气不能这样发展。首先,我作为一名老师,站在老师的角度,我肯定是希望班级的风气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老师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一管,对方家长肯定会跑到学校,投诉老师冤枉自己的孩子,谁说自己的孩子强拿人家东西了?老师你看见了?再说那么多同学作证,这个笔就是我家孩子的,谁规定这个笔只能他们家有,我们家就不能有?OK,老师没有看见,没有发言权,毕竟谁能说明这个笔就是你家娃的了呢?老师也无能为力啊。所以有些事情老师可以管,有些事老师也爱莫能助啊。
第三,还有的家长说,叫上孩子的爸爸,好好教训一下对方的熊孩子,让对方知道一下“不要以为娘家没人了!”教训完了之后呢?就是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就是拳头大就有真理?有事就找老爸?您这边出了一口气,您觉得您的孩子今后没人惹了,那么恭喜您,您孩子今后说不定又成为另外的小霸王,或者其他的孩子都慢慢远离他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在依靠别人,为什么我们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不敢惹”的孩子呢?大家可以仔细的去观察一下,或者问问自己的孩子,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孩子,小霸王们会避而远之,不敢去招惹。
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和他说过“三项基本原则”一,作为男生,无论如何不能和女生动手,这是身为男生的教养。二,和男生发生冲突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先动手,这是规则和底线,因为一旦先动手,无论有没有理,你都是过错方。三,如果对方先动手了,无论如何要反击,有事妈妈兜着。这是身为男儿的血性,告诉对方,我是“不好惹”的。很欣慰,从幼儿园到小学,他没有动过几次手,甚至在幼儿园给女孩子抓破脸,也能忍住没有还手。
根据一位博士生的论文数据,孩子在四年级的时候,是人际关系的“分水岭”。在四年级以前,孩子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分辨能力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他们心目中的“朋友”通常是那些成绩出众的,或者有特长的,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孩子。这些孩子优秀的孩子就会成为“不好惹”的孩子。但是从四年级开始,孩子会慢慢的增加自我分辨和分析能力。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会从单纯的成绩好,经常给老师表扬的孩子慢慢的转变为,成绩出众,能力好,会带领大家玩,愿意帮助大家的孩子。这种孩子会成为大家心目中“不好惹”或“不敢惹”的孩子。因为一旦惹了这些孩子,会引起全班的公愤的。
让孩子做一个“不好惹”的人
前几日,这位巴沙尔外交官的照片疯转了微信圈。“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同样的,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外边受了委屈,只会找家长,找教师的话。那么他们可能永远只学会了依赖外界的力量,学不会自我的成长。如果我的孩子被同学拿了一支笔,我会告诉孩子,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自己现在还比较弱小,我们与其在这件事情上浪费太多的精力,不如我们现在开始,好好磨练自己,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当你优秀的时候,又愿意去帮助他人,你就会找到更多的盟友,得到更多的人心。但是,若是你自身不够强的话,大家就是想围绕在你身边,都觉得是一种“掉身份”的事情啊。“你的朋友圈代表你的层次,同样,你的层次决定了你的朋友圈的质量”。
孩子,请你成长成为一个“不好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