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高境界是“放得下”,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只要我们修炼的好,我们的人生就会呈现美好的状态。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不少哲理和宗教学说,但最后流传下来,没有被时间磨灭的只有这三家,具体儒释道做到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的呢?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进入。
一,道家的想得开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道德经》
道家在人生理想上追求超世,讲究自然无为,清心寡欲,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凡事想得开,无欲则刚。
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走之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到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有四境界,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想得开的精华所在。人生的四种境界分别为:
1,自然境界
有些人做事,可能只能顺着他的自然本能或社会风俗习惯,而对所做之事并不明白或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所说的自然,而只是一种盲目、跟从和原始的随大流状态,那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属此种。
2,功利境界
有些人为了利己和功名的诱惑会去主动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会不道德,但是肯定是趋于功利目的,而且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地步。
3,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考虑自身的同时开始考虑他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由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的高度已经抵达了人类的精神层次。
4,天地境界
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实现了人与天地的完美融合。这时他就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世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可以做到四通八达。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想的越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平日生活里,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还有各种欲望缠身;人登顶峰,世间便能一览通透。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宽了;站的高了,事就小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想不开,往往就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所以,我们的眼界、思维和精神境界要往高处走,往大处想,凡是想得开,就会得快乐,就会自在恬淡,也就具备了从容应对世间事的能力。
二,儒家的拿得起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儒家追求入世,讲究奋发有为,努力做事,勇于担当,意志坚定。用现在的话就是拿得起,为人民多谋福利。
什么是拿得起呢?这个“儒”字是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去努力获得,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德行去争取,只要我们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如何才能拿得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就是儒家的三种精神,分别为: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登上了高楼,远眺天际,这正是人生踌躇满志、志存高远的年龄,我们抱有一腔抱负和满腔热血,开始为人生谋划,开始高瞻远瞩,奋力拼搏。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立大志得中志,立小志不得志。小溪只能入湖,大河才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扩胸中格局。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任何事情只有去做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成就越大,需要付出的越多,需要经受的磨难和考验在程度上越厉害。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听说过哪个“坐享其成,天生就富”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自己对得住自己,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个道理。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历经磨难,荣辱,沉浮,我们的心智逐渐成熟,我们成长和提高了很多,行至人生最后发现,一切都是豁然开朗,水到渠成。但是这个过程,蕴含一个道理,即苏轼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在经验、德性、技能等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薄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然后薄发。
以上三重境界就是儒家的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入世成就伟业的必需之过程。
三,佛家的放得下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金刚经》
佛家追求出世,讲究清净无欲,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即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拒绝,才造出了很多烦恼和痛苦。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求得解脱,这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分别为: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这种心境太脆騧,容易被现实击碎,缺乏深意和抵挡力。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此性格就会容易变得过激,之后看什么都不是那么回事。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困在这一阶段,纠结、挣扎、痛苦,但同时,这也正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走出来;经历了,才能最终开悟明白。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经历太多人世历练和体验之后,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命运的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当你达到这种境界时,就是放下了。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送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结语——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大学者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即佛为心,道为骨,儒为用,大度看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