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之路项目管理经验谈
软考笔记之2项目管理基础(二)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软考笔记之2项目管理基础(二)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作者: 求知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06:51 被阅读343次

第2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中 《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本文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中信息系统项目典型生命周期模型拿出来单独整理。

信息系统项目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1. 瀑布模型

是一个经典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1)计划
2)需求分析
3)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4)编码(含单元测试)
5)测试
6)运行维护


瀑布模型

2. 螺旋模型

  • 螺旋模型强调了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
  • 是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瀑布模型中控制和系统化方面结合起来,使得软件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
  • 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一系列的增量发布,在早期开发迭代中,发布的增量可能是一个纸上的模型或原型;在以后的迭代中被开发系统的更加完善的版本逐步产生
  • 四阶段:制订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螺旋模型

3. 迭代模型

在迭代式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包括不同比例的所有活动(需求、设计、编码、测试)

4. V模型

1) V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和需求变更不频繁的情形
2) V模型主要思想:开发与测试同等重要
3) V模型针对每个开发阶段都有一个测试级别对应
4) V模型与瀑布模型不同的是, V模型有多个测试级别与开发阶段对应

V模型

5. 快速原型法

1)适用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开发方法更容易被用户接受,但如果用户配合不好,盲目修改,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3)是创建一个快速原型,通过讨论和分析,最终弄清需求。

6.敏捷开发模型(敏捷开发)

1)敏捷开发是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开发能力。
2)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
3)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对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

上一篇:软考笔记之2项目管理基础(一)
返回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软考笔记之2项目管理基础(二)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hy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