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691888/2a91922bf97caeac.jpg)
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刘备先命人将自己的龙马和夫人的芦轿车辆,以及香烛祭物一应送到府门口,然后与夫人装束齐整,双双往内宫来拜年。
穿院进宫,但见满府上下轻裘鲜衣,欢声满耳;宫中红炬高烧,香烟缭绕。一派喜气洋洋。
两人只见国太正在谈笑,上前拜道:“母后在上,女儿拜见。愿母后福如东海。”“岳母在上,小婿拜见。愿岳母寿比南山。”
国太见女儿、女婿一早来拜年,夫唱妇随,心中好不乐意,招呼道:“孩儿等请起。”
孙夫人跪着想道,我们夫妻两人拜年是假,要走是真。今日一拜之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昵。年迈之人最喜膝下有个儿女侍奉,我们一走,岂不要愁煞老年心。
想到这里,不觉潸然泪下。
国太见女儿啼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想,大年初一事是大喜之日,你们又是新婚,更是喜事重重,怎么反而伤心起来了。
忙问:“我儿,缘何流泪?”
“母后,孩儿成亲以来,见夫君终日闷闷不乐。”
国太想,为了你们两人,孙权建楼阁,送玩好,我也常命丫鬟来探视,有求必应。有什么不称心的地方,只管同我讲明。有的,随手拿了去;没有的,设法罗致与你,只有你这么一个心肝宝贝,还有什么不快活的呢?
问:“儿啊,可知汝主有何心思?”
“母后,夫君祖籍琢州,父母宗祖坟墓在彼,数十年来未能亲至祭扫,昼夜伤感不已。今日欲往江边,望北遥祭,须告母亲得知。”
上了点年纪的人尤其相信这类东西。国太想,就是这么一丁点的小事,每时每刻都可以出城祭奠一番,何必这样悲伤呢?说道:“此孝道也,岂有不允之理?”
“孩儿欲与夫君同往。可否?”
国太想,民谚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旦嫁了刘备,生是刘家的人,死是刘家的鬼,当然应该同去。
说道:“我儿可同汝主前去祭拜,亦见为妇之礼。”
“如此拜谢母亲!”
“如此拜谢岳母!”
两个人一搭一档,十分默契。
“快快起来!”
只听得国太如此说,孙夫人便携着刘备站起身来,告别国太走出府第。
一个进芦轿,一个上马,马前四个宫中奴仆手捧祭物,数十个汉军围在轿马四周,推动车辆,逶迤向城外而去。
车轮一动,孙夫人在轿中实在憋不住,暗自伤心抽泣起来。
想起自己十八年以来,在慈母跟前何等快乐,今日跟了丈夫离去,虽然也要做一家君主的夫人,但处处要约束检点,多么不自在意。
况且母亲已年迈,跟前无人与她说个知心话,不知要怎样冷清呢!要是被她知道女儿已随女婿回去,可想而知,母亲要伤心到何种地步。
最不该临走时还撒了一个大谎,谁听了不痛心?
想到这里,孙夫人芳心大乱,柔肠寸断,呜呜咽咽地抽泣个不停,早已湿透了香罗巾。幸喜得车轮辘辘,旁人一概不知。
不多时,已到城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