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5835/55825fa70ebd6e4e.jpg)
马上就是母亲节,以前对这个节日从不感冒。当看到订阅的好几个微信公众号都发出了感恩母亲的文章时。心有所想,我也想写写我的三位母亲。
一般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是三位母亲?答案是:第一位是我生身母亲,第二是养育我的母亲,第三位是我的婆婆。
母爱如海,自己做了母亲之后,亲尝养儿育女的辛苦与牵肠挂肚,才深刻体会到:不经历痛苦怎么能生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
我的生身母亲,是一个命苦的农村妇女,小时候家里姐妹六个外加一个弟弟,生活举步维艰,身为大姐的母亲早早为了这个家倾尽付出。那时候家里农活多,又加上自古有女孩子读书无用论,尽管当时学费只要两块五,外公外婆也不同意母亲去上学,于是倔强的母亲那时每日起早贪黑去网黄鳝,卖得的钱最后充当学费,硬是把自己送进了学堂,靠着这样的韧劲,她顺利小学毕业。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见地的农村少女真是少见。如今,母亲自己出远门,至少能认识字牌不会走错路,买东西时能知道为何物,也算是不枉费读书几年。说起当年的读书经历,母亲至今还不无遗憾的说:“那时我读书很不错的,还当了班长,要不是家里农活太多,真想再读下去。”
母亲一生命运多舛,接连遭遇丧子丧夫之痛,最后不得不改嫁。那时由于诸多原因,只得将我过继给姑姑姑父。因为这个缘故,母亲一直对我心有歉疚。巧合的是,母亲离我家很近,每次我回姑姑家,都能看到母亲。母亲每当看到我回家,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总是忙前忙后的张罗,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东西都给我。这次五一回家前,我打电话跟她无意中说起特别想吃粽子。等到家后,她不顾上午在田地劳作的辛苦,匆匆吃过午饭就去摘回了新鲜粽叶,准备给我包粽子。吃过晚饭后,我牵着女儿来到母亲家,客厅里早已摆好了椅子,洗好的糯米拌上了食用碱,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光芒,母亲将清洗干净的麻线麻利的缠绕在竹椅背上,从篓子里两片两片的拿出粽叶,装上适量的糯米,快速包裹好,用挂着的麻线紧紧缠绕几下,一个漂亮可人青翠欲滴的粽子就包好了。母亲絮絮叨叨的跟我讲包粽子的方法,并告诉我外面卖的粽子,粽叶一般都是洗了直接包,而她是特意用水煮了一遍,这样的粽叶经过高温消毒,更卫生安全。短短不到半小时,母亲就麻利的将满满一脸盆的糯米包完了,一旁的女儿高兴地念叨:“我最喜欢吃粽子啦。”母亲忙道:“晚上我就用高压锅压,等明天早上就可以吃到粽子了。”我跟女儿说:“你看外婆都特意包粽子你吃,快叫外婆呀。”没想到小家伙只会咬着手指头害羞的笑,就是不叫外婆。我轻叹一口气,不知说什么。
在女儿的眼里,她一直认为我的姑姑才是亲外婆,我有时跟她解释这是妈妈的妈妈,当然你应该叫外婆,可是她就是不太明白,觉得外婆只有一个。
她跟我姑姑亲其实也是理所当然。那时我刚生下女儿时,姑姑从老家过来,帮我带她,一带就带了一年。刚养育孩子,看着她小小的身子,我生怕弄坏她,都不敢给她洗澡,更不敢给她穿衣服换尿片……如果不是姑姑在,我肯定要搞得手忙脚乱。多亏了姑姑一直帮衬我,坐月子时,洗衣做饭等料理家务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姑姑,我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基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姑姑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喜欢跟陌生人交流,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不到一个说得上话的老姐妹,生活极不习惯,加之带宝宝的种种辛苦,她都没半句怨言,一直默默无闻的付出,等到女儿一岁,婆婆接手时,在南昌短短一年时间里,姑姑都瘦了十多斤,可见这一年是多么不易。
姑姑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不单厨艺好,打毛衣勾鞋子在村子里都是远近闻名。记得一次回家,姑姑下厨做的红烧排骨,吃得我不停的夸赞好吃,倒惹的一直自诩厨艺绝佳的姑父很不服气。按照我们那里的风俗,嫁女儿时,娘家都得准备毛线拖鞋作为陪嫁,当时堂姐堂妹先我出嫁,都是拜托姑姑勾鞋子,姑姑每人都送了10双。轮到我出嫁时,姑姑硬是挑灯夜战给我赶出了近30双拖鞋,而且花色没有重样的,那手工艺活,引得大家都叹为观止。连我婆家对我拿过去的毛线拖鞋都竖起大拇指。
后来,姑姑在我怀上宝宝后,就开始帮我织毛衣,等到女儿出生时,大大小小的毛衣毛裤近20套,基本可以从刚出生到四五岁都不用再织毛衣了。姑姑不喜欢唠叨不爱说话,她把对我的爱全部融汇在行动中。我休产假期间,闲的无聊时,还买来了做衣服的图纸和布料,打算自己学习做小衣服,纯属是打发时间,娱乐一下。就是这个小小的无聊,让我赫然发现,姑姑居然还会做衣服。原来少女时代的姑姑,自学成才学了裁制衣服,并且是成功做过成衣的。只不过那时没有师傅教,都是自己琢磨学会的,与专业裁缝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这完全不妨碍她可以教我,看我对着衣服图纸冥思苦想不知从何下手时,姑姑终于忍不住手把手教我裁剪。那一刻,我对姑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来我姑姑是一个如此聪慧而又多才多艺的人。
说起我的婆婆,也算个命苦的人。从小就是妈妈不爱姥姥不亲。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且又重男轻女,使她没能读过书,可是要强的她,硬是在结婚后,跟随公公将一穷二白的家过得风生水起,成为村里第一批建起楼房的家庭。正当儿女都长大成人小有成就时,噩耗又降临了,公公60岁不到就身患癌症抛下她,走了。也就是那一年我生下女儿不久,婆婆无怨无悔寸步不离照顾已卧床不起的公公,没法过来给我带女儿。经历丧夫之痛的婆婆,由之前的精明强干、身材健硕,一下就瘦脱了形。为了让婆婆能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在女儿一岁时,老公正式把婆婆从老家接到南昌,跟我们一起生活。
同住四年时间里,我跟婆婆由最初的偶尔为教育孩子或生活琐事拌过嘴,到现在的心有默契、相处融洽,都源于彼此能相互磨合、相互忍让。
婆婆是个勤快闲不住的人。不管春夏秋天,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为我和上学的孙子做早饭,等到我们收拾好,坐下来美美的享用营养早餐时,我深深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日常琐碎的洗衣拖地做饭等家务活,婆婆平常基本上不用我插手。每逢天气好时,婆婆还经常给我们洗晒被子。我爱吃的菜,婆婆时常做,并且一定是放在我面前的。每天幼儿园接送女儿也是落在婆婆身上……婆婆这样对我们细致入微的照顾,让我和老公能安心上班,并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这让我深切感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确实不错。
婆婆还特别爱运动,我给她买了广场舞的光碟,每天她都要练一练,天气好,还经常去小区公园散步,她说:“只有我身体健康没毛病,才不会让你们操心,也可以多帮衬你们。”
人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天生的敌人。但在我看来,只要彼此真心相对,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媳关系。每周末,只要不下雨,我都是雷打不动的早起,骑电动车带她一起去菜场买菜,相熟的菜贩,看到我和婆婆相似的大圆脸且很亲热的样子,都误以为我是她女儿,内心里,其实我有点高兴的,这样的误会,说明我们婆媳确实处得很好。
又是一年母亲节,在这个温馨的日子里,一篇简单的《我的三位母亲》完笔之际,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所有的话语都溶在这句话里:“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