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唐)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注释:
镜湖: 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因水平如镜,故名。
漾:水面微微动荡。
狂客:即贺知章,曾任太子宾客之职。盛唐前期诗人,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逸兴:超逸豪放。
“山阴”二句:用王羲之故事赞美贺知章的书法。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
译文:
镜湖水面清波荡漾,您乘舟归去满怀豪情逸兴。
古时有王羲之写《黄庭经》与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雅事。
赏析:
此诗为李白赠给贺知章的一首七绝,贺知章与李白交情极深。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正月,贺知章以道士的身份辞京回乡,玄宗诏令在长乐坡饯别贺知章,李白当时在长安任待诏翰林。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诗人想象着友人回到绍兴故乡,定会去镜湖游玩,水面清波荡漾,自号“四明狂客”的友人,定是超逸豪放。“逸兴多”一方面突出了友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一方面引出下文。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这两句用典,山阴一道士想请王羲之写《黄庭经》,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就提出以自家的白鹅与王羲之的《黄庭经》做交换,王羲之欣然同意,于是山阴道士求得了王羲之的《黄庭经》,王羲之带回家一群白鹅。贺知章草隶极佳,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在此以山阴道士为求王羲之《黄庭经》,以白鹅做交换作类比。到时啊,您回到故乡,也会遇到这样的事呢。诗人不露声色,高度赞扬了贺知章的书法造诣精深。
诗人所取“镜湖”及用典均来自友人的故乡山阴,极为贴切自然,读来只觉亲切,又准确刻画了友人的性格特点,高度赞扬了友人的卓越才能。反衬出诗人对文字的提炼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网图 侵删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