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他山之玉唯美·古诗词中国经典古诗词
读唐诗 学写诗 《山中问答》赏析

读唐诗 学写诗 《山中问答》赏析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1-10-10 23:06 被阅读0次

山中问答

李白(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余:我。栖:居住。碧山:湖北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为李白读书处。

窅yǎo然:远去貌。别:另。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的是诗人的隐居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开元十五年(727),时李白东游归来,在湖北安陆入赘许府,隐居在碧山中,以诗酒会友。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首句对应诗题,抛出一问,此问意味深长,问我到底是什么原因居住在碧山呢?这问应是旁人,诗人只是引用旁人问话,于平淡中引出下文。这一问已是反衬出李白意在摆脱俗世的心灵追求,诗人当时约二十九岁,如此年轻,却选择这样的隐居生活,在俗世的眼中实难以理解,故常有人问“何意”,至此,读者也不免好奇了。首次句诗人用“笑”作为回答,答案就在这一笑中。“我”笑了笑,并不回答,内心安然自适,诗人只依照自己的心,去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心自闲”便是这主要原因了,旁人问诗人,诗人只问心。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第三句写眼前之景,但只见桃花朵朵,艳如彩霞,风过花飞,飘落在水里,随那流水去往那不可知的远方,落花流水,本是惹人伤感,然而在诗仙的笔下,翩然飘飞于尘世之外,不见丝毫人间烟火气。“窅然”二字极妙,不觉间已将读者的视线引领到神秘的远方,思绪也已飘流到天之涯了。尾句诗人直抒胸臆,只因为另有一番天地,不是人间。诗人所向往的生活在尘世之外,那里的世界,没有功名利禄,没有违心奉承,只有真实的,回归本心的自我,无拘无束,放飞心灵。

    此诗犹如一幅淡淡的写意画,诗人淡笔勾勒,展现在眼前的已是一个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明代李东阳评:“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网图 侵删

参考网站  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 学写诗 《山中问答》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oq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