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我要求是和你别人区分开来的最大的指标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
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熟悉的待定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不是对比所有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精进》
用一天的标准来看,每一天都要为自己选择去做一些什么事情。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开心地度过一天,那么你可能会玩游戏,出去玩耍。
如果你的目标是度过充实的一天,你可能会放弃玩游戏或者娱乐,去阅读或者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你的目标是尽可能发挥个人才能以及对社会有所帮助,你可能会磨练自己的技能,会找最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去做。
每个人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生长环境,但是每个人都有公平的一天24小时,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最后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此,判断一个人,不要看他身处什么样的而环境,不要看他说出什么样的话,而要看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突破选择困境,你所以为的可能都是错的
小城市的人就没有办法和大城市的人竞争?
二三流的学校就一定比清华北大的人差?
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就一定意味着未来的艰难?
没有好的外表就意味着没有可能遇到好的恋情?
决策心理学中有一个规则遵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据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是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而社会情景可以更好地适应,所以称为适当性逻辑。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价值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他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而一个框架。我们脑子中有太多的而应该做什么,而不去思考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会思考,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擅长做什么,更多回想,我现在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
——《精进》
选择的困境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在选择,只不过是被动地接受。
方法就是:跳出第一假设,打破对自己的各种假设。打破框架的第一步就是分清客观现实以及主观想象。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客观现实:高考没有考上北京大学
主观想象:高考失败了,我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对自己产生自卑,放弃努力,颓废和消沉下去
从客观现实延展出来的各种思考,可能都是一种束缚。首先要有这样的认知,自己一切的思考可能都是错的,现实是可以改变的,人是可以做出主动选择的。
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首先,我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我用三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价值观,小太阳,小精灵,小疯子。
用一个问题来串联起这三个价值观:我要如何尽可能地发展个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到更多的人。
其次,用维度分析法精细思考
第一 重新框定问题:我为什么要度过一天?我想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个人的才能以便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第二 因素穷举并肤质:学习到新的知识,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发挥个人特长,帮助到更多的人……
第三 给每一个选项打分,然后根据得分挑选出一个最优的选项。
这一个步骤需要自己平时就积累下想要去做的事情,当有了这样一个筛选的机制之后,更多的选项才会有助于你做出更好的选择。精细化思考是一个比较慢的决策,但是熟练之后一定会事半功倍。
比如说我,我未来想要做一个培训师。
那么,我最核心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以及课程开发,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所以,我需要参加更多的优质的课程,我需要写学习和分享的文章,举办工作坊和线上分享,跟进别人的学习效果以及及时给出我自己的解答。
而一些比较琐碎的事儿,比如多买一件衣服,参加化装舞会,这一些就可以尽量放弃了。
如何面对不得不的选择
生活当中总有一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这时候通常的思维误区就是,只有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够得到成长和快乐。
这其实陷入到了低关联假设的误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对你有所收益,而你当下可能感受不到。
解决的方法是:
能力嫁接:你可以在做当下的事情当中不断地培养出自己想要的能力
比如我需要作为一个活动的主办者,虽然涉及的事儿比较零碎,但是我可以训练自己和人沟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性改造:你可以用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做当下的事情
比如我需要按照学校课程规定上课,但是我可以转变为体验课程的实践以及作为探索更好上课方式的实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