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之殇

作者: 心生莲花Y | 来源:发表于2017-10-03 20:34 被阅读88次

    文/心生莲花

    当旅游成为一场全民的娱乐狂欢时,它已经失去了过往的文化气息和神秘色彩,越来越像一头无法掌控的怪兽。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雨

    为配合旅游被设计的景观

    十一小长假,坐在家里观看朋友圈晒出各景点的拥堵潮,以及吐槽出行半天还堵在高速公路上的无奈,分分钟会让我对旅游心生恐惧烦躁,望而却步。事实证明,即便是在平时,但凡有点名气的地方,也人满为患,很难让人产生新奇而兴奋的感觉。

    每每旅游归来,想提笔写写游记或者旅行感受什么的,却总是有刺在喉咙,欲言又止。究其原因,恐怕是被旅游刺痛了某根还未失去知觉的神经。究竟是什么感觉?不仔细探究,心里始终不爽,不吐不快,于是就有了以下关于旅游之殇的感慨。

    01

    旅游对于古人来说,因为道路不畅,交通不便,而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谈到旅游,我们能够想到的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与气魄,想到谢灵运寄情山水,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想到李白仗剑远游,挥洒诗情,成就了许多名山名川,想到徐霞客以旅游为志业,行走30年,踪迹所至,必详察细录,留下了40余万言的《徐霞客游记》,以至于400年后的2011年,将他的出行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现如今,旅游变成了一场大众文化的盛宴,娱乐休闲的狂欢。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由使用价值为导向转向以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为导向,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旅游产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旅游正在成为人们放松身心,见多识广,精神富足的标志。到哪里旅游了,晒个朋友圈已成新的风俗,甚至许多单位不甘落伍地将集体旅游作为福利来款待辛勤工作了一年的员工。

    各地政府也挖空心思地利用本地资源大打文化旅游这张王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带动特色产品、饮食服务业的繁荣。旅游产业在资源优势突出的地方,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旅游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乃至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的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02

    但是,当旅游成为一场全民的娱乐狂欢时,它已经失去了过往的文化气息和神秘色彩,越来越像一头无法掌控的怪兽。

    一个醉心于旅游,满怀热情的旅行者,从旅游中到底得到了什么?是身心的愉悦放松,还是新鲜感?是获取知识,还是接触回归自然?一票难求的车票和机票,吃不好住不好的饭店宾馆,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强行消费的购物,导游得不到回扣的人身攻击,哪一样不让人顿时兴味索然,热情减半?

    当游客把钱交给旅行社,就变成了失去自由任人摆布的孩子,暂且不说路上购物点消磨了大量的宝贵时光,真正到了景点,游客就像被下饺子一样,下到景区这口锅里,在景点前见缝插针,也无法拍到理想的照片。难以挪动的顾虑,挤挤挨挨的景区小道,每个点只能被允许呆上三四十分钟,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哪还有心情细细品味大自然的神奇壮观,更没办法倾听花鸟鱼虫发出的天籁之声。

    人满为患的景点,还有心情观赏吗?

    游客想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半都出离了活生生的生活场景,被标本化地放在了玻璃橱窗中“保护”性的加以展示,失去了原本孕育产生它的土壤和环境,成为一具丧失血肉和水分的木乃伊,到底是保护呢还是隔绝?作为地方的仪式和习俗,也成了脱离生活语境的机械表演,游客看到的不是原汁原味的,而是为吸引眼球赚取票子,被“表演”改造出来的习俗,到最后也没明白,到底是我们消费的旅游还是旅游消费了我们。

    03

    对于旅游景区的原住民而言,他们作为子民,很“荣幸”地被政府规划到了旅游景区,被强制拆迁到重新修建的“古镇”和景点当中,他们永远失去了田园般的宁静生活,在新建的古代街道中、在景区卖场中,叫卖着现代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他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被围观,甚至被迫放弃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行当。只有少数被政府认可的传统工匠艺人得以继续从事旅游需要的技艺。他们的加工不再是精雕细刻、在工作间精心完成,而是在门前为招徕顾客广告式的作秀。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百姓,一些虔诚一步一叩首敬香拜佛的宗教信徒,他们完全成了所谓的摄影发烧友强大镜头下的素材,被强行摆放进了单反相机的画面当中,甚至她们还被无理要求摆弄姿势,露出笑脸或者要求合影,在强势的所谓文化人和有钱人面前,他们可怜到无处可躲,正在进行的工作和生活被无情的打断,没有人顾及他们的心理与感受。

    本来应该在节庆或者播种收获时节进行的对歌仪式,被硬生生的拉上舞台。情歌,失去了情真意切的生活场景和季节律动,失去了“这一个阿鹏哥”对待“特定金花妹”的表达,变成了演员为取悦旅游旺季游客而作秀的表演,抬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浓郁的商业气息。

    原住民质朴纯真的民俗和生活方式,在来不及防备的情况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无情冲击。为了适应无法阻挡的经济浪潮,为了生存,地方特色文化,只有被动滴迎合、只有无奈滴被改造,在旅游中,文化到底是得到了保护传承,还是改变了质地,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深思。

    04

    在这场大众文化的盛宴中,政府自始至终扮演着什么角色?应该说幕后推手的角色,以提高“鸡滴屁”的名义,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名义,过度开发旅游景区,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寨或小镇,要不了多久,就变成了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旅游景点。

    大片的良田变成了游乐的空间,都市村庄变成了购物天堂。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布满了条条索道、亭台楼榭和各种商铺停车场,大片的天然草场、雪域高原通通成为吃喝玩乐的地方,丝毫不顾及景观的生态平衡和承载能力,不顾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至于客人停滞,坐不到车,住不上房间,吃饭挨宰,导游的收入全靠向游人推销购物收取回扣,结果没有购物的顾客成了导游谩骂攻击的对象。

    由于缺乏对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加之管理混乱,以至于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文化遗存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时时面临被破坏的危险,盲目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而牺牲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一点从政府常常热衷于“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中就能略见一斑!经济永远是老大,文化只能扮演嫔妃和丫鬟的角色。

    当被绑架的文化变成了取悦观众的表演,旅游也终将成为一场被捣鼓起来的虚假繁荣,旅游之殇不解决,有一天人们也终将难逃今天旅游为我们挖下的坑!



    谢谢阅读!我是心生莲花,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手动点亮这颗心吧,也欢迎打赏、点评与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幻恋宁:写心里去了,想静静地看一下世界,确到处都是喧哗!!
      • 夏墨稻草人:都怪黄金周太少,旅游时间太集中,中国人太多,这些问题・_・?就很容易出现了。
        如果能多几个长假,错峰旅行也不错
        心生莲花Y: @夏墨稻草人 好主意!👍
      • 心生莲花Y:越是节假日,越不敢出游。😔
      • 稻场旧事:现在旅游真的是花钱找罪受😂

      本文标题:旅游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wf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