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雪球,个人认为很值得参考的文章,故而转过来收藏。
美对中方实体打压名单:
1、5G领域,打压华为、中兴;
2、人工智能领域,打压科大讯飞;
3、芯片领域,全面打压,尤其是巨头华为、中芯国际;细分的还包括GPU(景嘉微)、光刻机、光刻胶等材料,有些理由涉及防止变成军用;
4、服务器领域,打压浪潮信息;
5、信息安全、安防、反恐、网络领域,打压海康、大华、同方、太极,美亚柏科,中电兴发、熙菱信息,苏州科达,东土科技等,以及GIF电子地图等;
6、航空领域,主要打压发动机和高端材料等,包括航发动力、光启技术、航天电器,细分的还有军用电子元器件,
7、激光领域,锐科激光等;
8、大基建涉军领域,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卫通等,
9、生物技术领域,安科生物等。
以上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板块的,部分个股将成为中国股市未来的中流砥柱。
国内对本土市场和企业拉的负面名单:
1、打压白酒,科技部转发白酒致癌等海外研究新闻,打击涨价,打压腐败;加税。
2、打压传统仿制药虚高,加大集采,打压me-too类创新药,一样要竞争集采;对PD-1的过度投资和临床进行打击,还比如胰岛素近期也将进入集采;现在对医疗器材也将集采,导致迈瑞医疗今天闪崩。打压屯积居奇,如片仔癀。
3、打压高暴利医美,生长激素(增高针过度使用,针对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电子烟等;
4、打压影响下游民生的资源瓶颈产业,包括针对工业品中的大宗商品价格疯涨,比如今天的化肥,还有钢铁、有色,推出国储抛售(包括以前抛售国储猪肉等);限制煤炭涨价,限制过度碳减排。
5、打压经销商屯货,比如汽车芯片;打压部分中药疯涨,比如片仔癀;
6、对过热投资领域泼冷水,比如新能源赛道的过度投资;
7、限制大数据出国,平台窃取,杀熟;互联网应用产业大洗牌;打压加密数字虚拟货币,矿机躺枪;
8、打压精神毒品,如成瘾手游;打压明星违法犯罪,一堆明星被抓,电影电视剧及娱乐等行业晕菜了;
9、限制高能耗项目新建,尤其是化工领域,以及易爆产业;
10、打压校外学科培训,打压人工流产;顺带躺枪了广告行业(替教育做了太多广告),避孕套产业;
11、打压学区房,给房地产设置三条红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恒大领崩;
12、打压做庄炒股,打击财务造假、打击信披违规,打击大股东恶意违规。
越来越发现,A股的生存空间全集中到核心硬科技领域了。造成未来这类行业估值将长期居高不下,传统可选消费品面临价值回归的重估。未来可以选择的标的,初步估计,不到全市场2成,即800家左右,稍微精选行业龙头的话,不到300家。
未来赛道将龟缩成:
资源类:锂钴镍矿、稀土、氟矿、锡矿、石墨矿、稀有工业金属矿(如锑、钨、铟、镓、锗等)、光伏芯片硅等
特色化工类、新材料类(石墨烯,碳纳米管,微球类,光刻胶、电子特气、碳化硅等芯片加工类、军工超材料 、高温合金、碳纤维、可降解塑料、刚需类化工必须添加剂、电子膜类)
高端装备类(包括航天航空、锂电、芯片加工用的、高端五轴数控机床、大传动、双向变频器、核电设备等)
卡脖子软件平台类:专业工程软件、芯片设计软件、操作系统CPU;
基础和特种应用芯片类(存储、MCU、FPGA、SOC、滤波器、GPU、MEMS、IBGT、碳化硅、氮化镓基芯片)、芯片设备;
人工智能计算,量子通信、大数据分析、自动驾驶、工业智能控制类;
氢能,光伏,风电,地热,锂电(新能源车),钠电,储能类,节能产业类,生物航煤类;特高压类;深海海洋开发类;
北斗应用,航天,卫星应用类;
高端医疗研究类,如CRO、相关科研核心试剂、大分子、基因生物研究、高效高精准重疾早筛检测试剂,创新治疗类肿瘤药等;
疫苗类,尤其是高传染致命性领域,mRNA技术。高端血制品。
特色中药类;
全民健身体育器材类。
保障民生的种业育种(如玉米,水稻,大豆,能孕育优良子代属性的高端种猪,种鸡,种牛,海产品)。
风险特别提示: 远离负能量产业,暴利垄断类影响民生生活质量的产业;
远离强周期的已经巨大涨幅的产业股(主要受益短期疫情刺激的,如集装箱航运);对手套口罩,新冠检测试剂等竞争对手众多的也建议远离不轻易抄底博反弹;
远离长期狂烧钱不盈利的科技股,如一些科创的创新医药股(类me-too);
远离乖离主赛道持续阴跌又有流动性风险的个股,远离超高换手率(日均15-20%以上)脱离基本面的短期暴涨题材股,远离抱团取暖的前期涨幅巨大的可选高估值消费股(估值高于成长性两三倍以上,人口负增速);远离现象级(昙花一现,跟风现象级,短期网红类,如奶茶,网购,扫地机)消费股;
主赛道中,特别注意细分赛道市场容量大小,如果企业市值远远超过国内正常市场发展空间对应的收入预期,那么估值必将产生严重泡沫,一旦风口消停,股价拦腰斩断很可能发生。切忌以短线趋势为投资逻辑之准绳。
历史上这种科技股透支未来的事情屡见不鲜,尤其是芯片类,至今还有江丰电子,阿石创,沪硅产业,芯原股份,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汇顶科技,澜起科技,闻泰科技等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些可能将长期套牢,下一个很可能就是当下黑马,比如光刻胶板块。
对科技创新特别是刚0-1路径的公司要保持12分清醒,不建议重仓,创新道路上坎坷不平,企业高杠杆风险大,风险总在自己认知范围外,不要过度自信,尤其是存在历史包袱问题的公司,困境反转会很折腾,滞涨风险大;
对未来技术路线可选的科技类要小心,受制于大公司路线博弈决策,比如未来的锂电池路径(储能路线,电解质正负极),5G通信技术选择(3GHZ还是26GHZ,就像当年射频识别路径选择没有用国民技术的科技成果一样,以及十年前的触控由电阻式转向电容式导致莱宝高科产能快速扩张后却被苹果甩掉),显示路径(走OLED还是mini),自动驾驶识别(激光还是毫米波);如果过度伴单一大款的单一技术企业要甄别风险(尤其大客户是伴美国企业)。
即使是光伏,锂电池,也存在技术变革导致巨大的风险,以及过度投资产生的价格战,一旦未来市场需求不达预期,再遇上大小非大额减持,戴维斯双杀就将来临。过度炒高都有风险。
注意市场大部分在海外,资源矿产、核心设备大部分来源于海外供应的企业的因ZZ因素牵连。
看过去“过于明显”投资机会的大幅破净股,低PE股,高分红,股票回购却股价跌跌不休趋势不断恶化的个股,注意价值投机陷阱,可能它的时代结束了。有可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恶化你不知晓,甚至实控人或企业当家人未来的变化(如格力或有风险,或者创始人去世后富二代经营者接班后的管理风险)。
注意巨额商誉股,子公司存在可能管理失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