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作者戴维·埃德蒙兹,是畅销书《维特根斯坦的扑克》的作者之一,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卢梭的狗》《鲍比·费舍尔走向战争》。同时,他还是畅销杂志《哲学谜》的创始人之一,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他,也是牛津大学乌希罗实践伦理中心的高级研究员。
这本书从哲学上最著名的电车难题开始,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岔道困境及其变体的研究结果,借此探寻人们在面对伦理两难时的道德直觉,以探究人类在道德判断中所遵循的法则。
一辆疯狂的电车和一个虚构的“胖子”之死构成了一道哲学谜题,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们为之着迷,他们想知道:人的道德判断有法则吗?是非对错有标准吗?看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何找寻答案。
我们需要先设想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你站在一条铁路旁,有五个人被绑在铁轨上,一辆刹车失灵的电车高速驶来,你的手边有一个开关,扳动开关就可以让电车开进另一条岔道。但另一条岔道上也绑着一个人,那个人将会因此而送命。你必须迅速作出决定:要不要扳动开关?BBC 曾做过大规模的在线调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扳动开关,五个人获救,那一个人要面临死亡。
第二个场景:还是一辆刹车失灵的电车,朝着绑在铁轨上的五个人驶去,你站在铁轨上方的天桥上,旁边有一个体型壮硕的“胖子”,只要你把他推下天桥,电车撞上他就能停下来,铁轨上的五个人就能获救。调查发现,这一次,有90%的人选择不去推胖子。
这两个场景很相似,都是一辆失控的电车引发的困境,可是人们给出的答案比例却截然不同。这个电车场景,最初是1967年由一位哲学家提出的哲学命题,半个世纪之后还让我们感到如此纠结,甚至还发展出了一个“电车学”的哲学分支,目的是搞清楚我们的道德直觉究竟有没有可遵循的原则。
一、哲学界评价道德容忍度的两个主流原则
道德容忍度,是指人们对跟道德有关的各种行为和观点的接受程度。比如,人们对于谋杀行为的道德容忍度为零,完全无法接受。关于道德容忍度,最主流,大众最普遍接受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双重结果原则,一个是功利主义原则。
1. 双重结果原则
双重结果原则是指一个行为产生了两种结果:一个好结果,一个坏结果,好的结果是行为人所希望的,而坏的结果是之前预见到,但行为人并不希望发生的。也就是说,当一个行为产生了比较大的正面效应时,可以允许较小的负面效应,但是它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第一,行为的本质必须是善意的,至少应是道德中立的。如果他的出发点就是恶意的,那么这个行为一定不道德,不能容忍。第二,行为人想要的是好的结果,坏的结果之前已经想到了,但并不是故意的。就是说一种行为必须是为了实现好的结果,同时,不能把可能出现的坏结果作为实现好结果的一种手段去加以实施。第三,这种行为必须具有充足的理由,也就是说坏的结果无法避免。第四,两个结果对比来看,所产生的善一定要大于恶。
用双重结果原则来解释第一个岔道场景的话,就有这样的逻辑推论:扳动开关产生了一好一坏两个后果,好的结果是救了五个人,坏的结果是一个人死了,这是可以想到但并非故意的,杀了那个人对决策者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他只想拐到另一个岔道上,所以扳动开关的行为可以被容忍。而在第二个胖子情景中,救五个人当然是出于善意,但是直接动手把胖子推下桥,就是通过直接的杀人来救人,这种故意作恶的行为就无法被容忍。
2. 功利主义原则
道德容忍度的另一个原则是功利主义原则。“功利主义”理论是18世纪英国的法理学家、哲学家边沁创立的,他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就是对错的标准”。在岔道困境中,一个人死,五个人活,所以这个行为是善的,可以被容忍。然而,用数量的多少来衡量道德善恶是有问题的,它号称让多数人幸福,却对少数人“施暴”,看上去它解决了某些难题,但是却制造了更多新的难题。
二、哲学家如何用思想实验寻找道德直觉的真相
我们的大脑对现实问题形成判断的时候,第一时间往往是直觉反应,而不是去想什么理论问题。这就带来一个思考:我们的直觉是怎么做出判断的?这种直觉靠谱吗?遵循什么法则吗?
哲学家修改电车情景中的某些变量,设计了很多思想实验,测试人的直觉反应,从中寻找差别来归纳道德法则。比如,向实验参与者介绍电车场景时,采用不同的措辞,或者改变介绍的顺序,或者将列车的岔道改成转盘,再或者给铁轨上绑着的人赋予不同的身份……每一次变化,实验参与者的反应都会有所不同。哲学家很难从中总结出一个关于道德直觉的通用准则。但真实世界却远比电车场景复杂得多,一桩著名的“海上吃人案”给了哲学家一些启示。
1884年,一艘英国商船在海上遭遇暴风雨失事。四个人坐上了救生艇,包括船长,一名17岁的服务生,及另外两个成年男子。他们仅靠吃极少的食物和喝自己的尿液维持了两个星期,眼看都要饿死了。船长提议,四个人抽签,谁抽中就把谁杀掉作为食物。但他们发现那个服务生因为喝了海水昏迷不醒,已经快要死了,于是,船长索性直接杀死了服务生。四天后,他们吃着服务生的尸体,等来了一艘船而获救,回到陆地之后,船长因谋杀罪被判处六个月监禁。
残酷而复杂的现实让哲学家们感到世界没那么简单,他们提出一个想法:或许道德法则里也存在“帕累托有效”的状态。
“帕累托有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如果要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就一定会有另外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叫做“帕累托有效”,反之就叫“帕累托无效”。在这个故事中,船长杀死原本就要死的服务生,让他自己和另外两个人的处境变好,但却因谋杀罪被判处六个月监禁,最终自己的处境变差,遵循了“帕累托有效”法则。
三、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科学家如何研究道德问题
心理学家做了很多关于电车的实验,实验证据显示:人类并不是什么理性的动物,而是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进行着拔河比赛。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人的行为非常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刚刚经历了一件小小的好事,比如在路上捡到了一块钱,相对来说他会更加乐于帮助别人。因此,科学家认为我们与其费很大力气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期待提升他的道德水平,倒不如去想办法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友善。
科学已经证明,人的脑前额叶(大概在额头中间上方的位置)的功能跟人的情感密切相关。于是,神经科学家就跑去研究那些脑前额叶皮质受损的人,看他们的情感反应有何不同,结果发现他们在面对胖子场景时,情感上更少感到矛盾,主张把胖子推下桥摔死的人,比例是正常人的两倍。这说明人的大脑和人的伦理行为是有关系的。
进化生物学家也在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研究发现,人们对伴侣的忠诚度,跟体内的催产素分泌有关,如果夫妻两人同时吸入催产素,他们对彼此会更加忠诚,关系会更和谐。而在电车学的实验当中,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体内血清素含量相对高的人,功利主义倾向会越低,他们当中主张把胖子推下去摔死的人会更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