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拾光文字铺红楼拾光人物
妙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妙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作者: 苏长亭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11:03 被阅读309次
妙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曹公的三玉中,宝玉的佛心多情,黛玉的善感多愁,妙玉的孤寒料峭。皆具玉的质地,硬洁而非柔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若说几年前喜黛玉多,近年来却将妙玉爱进骨子。忽地一刹,懂得了她,如照见自身,明晦两面。

先爱上她的,是一双冷眼。她说浩如烟海的诗词,只一首算得好,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观天地宇宙,悉皆无常,无有分别。人最难有的,可不就是这弃命必死之心么?你道是春花秋月何时了,不过事如春梦了无痕。又何须,浅碧深红、姚黄魏紫?

所以,她将生活过成寡色,青灯古殿,红梅白雪,辗转一步地,寥落清冷。即便孤高如黛玉,也有酬花祭神、联社赋诗的时候,妙玉却一如既往的不闻不问。自然,这与她幽居栊翠庵有关。若说黛玉目下无尘,清高自诩,妙玉更胜她三分,终日为伴的,唯余苍狗长风。

而她,又是矛盾的。参禅为尼,却挚爱《庄子》。法性平等,用具却考究非常。更有对宝玉的青眼,对浊俗之人的厌弃。求一席清净,却凝滞于物,遂生嗔恚。岫烟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确然如此。

可怎么办呢?我却爱她,且解得,意得,知得。她素爱《庄子》,定爱其中“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存。独有之人,是谓至贵。”而这贵,非自矜之意。但修行之人,生骄慢之心,于初确为常见,一念之间的魔障,须自度而已。慢慢的,随着修行深入,悲悯渐成深广,如百川归海,便能放下。那时才觉,何来的骄矜呢?真是无明啊,不过是成为自己罢了。

瞧那惜春,可不就是凛然傲气得紧,浑然小姑娘心性。妙玉亦然,道肉食腥膻,绮罗俗艳,天生成孤僻人皆罕。所以朋友极少,惜春,岫烟,宝玉,黛玉。惜春在她眼里,不过是个染烟火却存清净的小丫头,岫烟多半是师徒之谊,黛玉若即若离,独独宝玉,是她心中的知情识趣的善人。

宝玉厌弃红尘冗事,营营汲汲之辈,最不喜的,此为其一。他颇负才情,待人温柔,此为其二。宝玉那股子料峭,不求闻达,亦厌人言功名利禄,像极了她。不喜即不喜,不妥协,不敷衍,不求全。

但若将宝玉与妙玉的情,理解成男女之情,实在为一大错。有些女子,只能成为姑射仙子,成为默契至交,不会存另外心念。袭人温柔和顺,秦可卿风流别致,黛玉虽孤高清傲,却也算得尘世中人。在妙玉眼中,黛玉依旧是尝不出雨水雪水的大俗人罢了。黛玉在情天幻海中磨折,葬花抛泪,秋窗题帕,于妙玉而言,是做不出的。她最多的,不过是羞涩掩饰说一句“你吃得这茶,是沾了她们二人的福,独你来,是不给吃的。”而后坦荡地将绿玉斗递给宝玉,无任何私相授受。

我知你不比常人,牵我心肠,却不至魂兮梦兮,你来了,一杯雪水烹的茶,尽知己之情而已。世人说她爱宝玉,不可否认,但这爱绝不同黛玉般。它不占有,不复杂,只羞涩难掩,如一壶茶,即便有再苦涩再甜蜜的时刻,也终成淡若清风的余味。

妙玉写“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她不写深重的句子,即便淡淡的惆怅,也只是,浮光掠影。才高如黛玉,也笑着唤她一声“诗仙”。

整本书最爱的,便是访妙玉乞红梅。宝玉孤身踏阶,吟着算不得高明的诗,一脸无邪。她打开庵门,青袍墨发,眉目疏淡,眸中倒映着不已的生动。一动一静,一青一红,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彼时,梅花似雪,雪似梅花,似与不似都奇绝。红尘如旧蝉蜕,簌簌落下,寂闃无声。

那样的雪之皑皑,梅之灼灼,风之牵牵,人之皎皎,与世中所谓的男女之情,哪里会有什么关系呢?

这场景,在脑中生成,弥漫,散落。常常会恍惚,究竟那个折梅而归,衣襟犹沾佛院苔尘的是自己呢?还是那个久久不关寺门,翘首望着人归去,心意阑珊而愉悦的是自己呢?

宝玉在乞梅诗中写“入世冷挑红雪去”,耐人深味。念来念去,有意思的,如嚼薄荷。

有首诗这样写妙玉“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许多清冷寡淡,零落飘红,本无关风月的事。即便如是,最终呈现的结果亦不重要,别离或是相守,存在或是死去。那不过是世世生生中,须臾之间的事啊。重要的是,我们在起承转合中持有过的,无量热忱。

枯荣同草木的我们,又是如何,于清风拂面的古老渡头,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相关文章

  • 妙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曹公的三玉中,宝玉的佛心多情,黛玉的善感多愁,妙玉的孤寒料峭。皆具玉的质地,硬洁而非柔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

  • 莫逆於心 遂相與友

    《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两个人,携手相伴,洞察世间冷暖,啼笑百味,冬雪,紧身相拥,温柔,相视而笑,你是冬月里的暖阳,你是深秋的银杏树...

  •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自来到学校之后再没写过日记,日记本留在了他房间的书架上,好的或者坏的关于J的都已经剪成碎片,时隔一年才渐渐平复心绪...

  • 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

    ——傅佩荣《自我的觉醒》读后感 1.给自己一个机会 傅佩荣先生讲的故事:他在荷兰教书时,母亲节那天晚上,演讲完回到...

  • 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最好的都是来自于灵魂的相互吸引。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是聊天懂你,说话忍你,心里装你,做事帮你,我懂你的眼神,你懂我的欲言又止,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庄子》赏读(21)

    庄子大宗师第四章有几句话读了颇有感悟。 其一,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彼此能够成为朋友,起码...

  • 静待花开

    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乱云舒,去留无意。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呢! 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将“人...

  • 《庄子》读后感之一

    《庄子》内篇大宗师阐述子祀、子兴、子梨、子来四人谈论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和他做朋友,说完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遇见

    玛尼解脱轮,路遇青莲寺。在手机快门的定格下拍下了他们不期而遇的画面,这是一场遇见,一场旅行中相视而笑 莫逆于心的遇...

网友评论

  • 惜迟:读《红楼梦》的时候,提到妙玉,总觉得有熟悉之感。又看到你这篇,才想起原因来。我也喜欢她,你像她,可难免地为她的结局感怀。姐姐,我希望你一切都好。红楼梦里最喜薛宝钗,喜欢她的大度,喜欢她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这书,太悲了。
    苏长亭:@惜迟 我先喜黛玉,后喜宝钗,现在爱妙玉。不是因为她好,只是她,太像自己了。我亦望你,一切都好,如溪边菖蒲,桥边合欢。
  • 西窗听雨2:分析的妙!精髓!拜读!☕👏
    苏长亭:@西窗听雨2 谢谢。
  • 301d6c440149:写的太棒了,这文笔确实配得上这人,这人也因这文笔而活,棒棒的
    苏长亭:@起灵灵灵灵 妙玉。喜欢她。🌸🌸
  • 若水无心一:有时候,知心相许那么简单。
    若水无心一:@若水无心一 ☕
    苏长亭:@若水无心一 嗯。给你我的茶杯,坦荡递出去。
  • 竹影飘摇:何来的骄矜呢?真是无明啊,不过是成为自己罢了。
    说得好👏🌹🌹
    苏长亭:@竹影飘摇 以前就傻的幼稚。😔😔
  • 李晓欣:你们这是逼着我去看书啊:joy::joy: 她好美。
    苏长亭:@恕平生 确实美呀。我欣晚安。🌙
  • 晴天的天:解读比原著更动人,只因你有兰心:heart_eyes:
    苏长亭:@晴天的天 嘿嘿。因为喜欢她嘛。
  • 恨铁成钢:居天地一隅,世间尘杂不过敲敲木鱼。:innocent:
    苏长亭:@恨铁成钢 敲一敲。
  • 微蓝若海:相视一笑,莫逆于心。同喜欢。
    苏长亭:@微蓝若海 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拜识清扬,情逾骨肉。
  • 杨昊田:如何?如何
    杨昊田:@苏长亭 🍵
    苏长亭:@杨昊田 又如何?不如何。
  • 爱瑋儿:红楼里的几个玉人儿
    苏长亭:@爱瑋儿 是的~
  • 知守散人:看完你的文瞎说几句,你别打我。
    净如冰雪,人无尘俗。
    净如冰雪,于个人而言是心性的修养旨归,于道家而言是虚静的哲学追求。个人的修养便会折射在言行之间,哲学追求便会体现为一代世风。前者如陶潜、苏东坡、倪云林……后者则如魏晋、两宋……两者皆可谓『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
    修净土者,自净其心。心中至洁如白雪,目下愈真似琉璃。心无俗念,目无俗尘,以至净的眼光关注天地,以归真的心性参悟生息,以『洗练』之情而达『冲淡』之境,这便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
    苏长亭:@知守散人 究竟是你打我还是我打你。。。。
  • 流浪之羽:我自心中孤寒,无须刻意缱绻。是与非,喜与乐,都是惯常。
    苏长亭:@流浪之羽 你可爱。。。。
  • 觅一缕闲愁:对宝玉的青睐确是知己之交,很多人说宝玉花心,确是心性,无关情!
    苏长亭:@觅一缕闲愁 知己之交。🌸🌸
  • 顾鸣予:枯荣同草木的我们,又是如何,于清风拂面的古老渡头,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heart:
    苏长亭:@马脸的小王子 日常生活,你若喜欢,常来~若我暂时不在,请和我的花儿鸟儿们坐一会儿。
    顾鸣予:@苏长亭 当然是好。长亭暂且说是先生吧,(先生应该不分男女,都可称呼)长亭先生对人、事、美的描述都有独到的见解
    苏长亭:@马脸的小王子 如何?如何~
  • 顾鸣予:先占个沙发

本文标题:妙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vl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