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起点不同,选择不同,导致人生的结局不同。在《史记》中,对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的一生荣辱及汉武帝刘彻的继位原因就有详细的描述,这里面有很多时至今日依然可以让我们深思和借鉴的道理。

燕王之后,贵不可言
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王娡是槐里人,他的母亲叫臧儿。臧儿是从前项羽所封的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先嫁给槐里的王仲做妻子,生的儿子叫王信,还生了两个女儿。王仲死了以后,臧儿就嫁改嫁给长陵的一个姓田的人,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叫田蚡、田胜。

臧儿的大女儿嫁给金王孙做媳妇,还生了一个女孩。有一次臧儿给自己的两个女儿算命,算命先生说他的两个女儿将来都会大富大贵,臧儿就把两个女儿视为奇货,而且把已经嫁给金家的大女儿夺了回来。金家十分生气,坚决不肯退婚,臧儿不管金家是否同意,就把她女儿送到太子宫里做了美人。
景帝之宠,薄氏之没
太子果然宠爱她,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当她怀上那个男孩时,曾梦见太阳落到了她的肚里,他把这事告诉了太子,太子说:“这是要生贵人的征兆。”还没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孝文帝就死了,太子孝景帝即位,王夫人也在这时生下了儿子。在这以前,臧儿已经把小女儿儿姁送进了太子宫里,小女儿儿姁一共生了四个儿子。

在景帝还是太子时,薄太后就从薄氏家族中选了一位女子做太子妃。等到景帝继位以后,就立这位妃子做了薄皇后,薄皇后因为没生儿子,所以失了宠。等到了薄太后死后,景帝就把薄皇后给废了。
栗姬之妒,刘嫖之谗
景帝的大儿子叫刘荣,他的母亲是栗姬,栗姬是齐国人,景帝立了刘荣做太子。当时长公主刘嫖有个女儿,想给太子刘荣做妃子,栗姬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他看到景帝身边那些美人都依靠长公主的引荐,得到了景帝的特别宠幸,而且都超过了自己,就整天在那里埋怨发火。当长公主想把女儿嫁给她儿子时,立即一口拒绝了长公主,怎么也不肯答应。

长公主想把女儿给王夫人的儿子做妃子,王夫人满口答应。从此长公主就对栗姬不满,每天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不是,她说:“栗姬每次跟你宠爱的那些夫人、妃子聚会时,经常在背后诅咒和谩骂她们,用谄媚魔道害人。”孝景帝因此开始怨恨栗姬。
废储另立,王娡为后
景帝曾经身体不舒服,心情很坏,他们把已经封王的几个儿子托付给栗姬。对她说:“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对待他们。”栗姬听了很生气,不肯答应景帝的要求,还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景帝对栗姬更加愤恨,不过虽然心里怀恨,但还没有发作。
长公主每天在景帝跟前夸赞王夫人的儿子这也好那也好,景帝也觉得不错,而且还有过去梦日入怀的奇事,只是要不要废太子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王夫人了解到景帝怨恨栗姬,就趁景帝怒气未消之际,暗中派人怂恿大臣们向景帝要求立栗姬为皇后。

有一天负责礼仪典章的大行做完事后,对景帝说:“俗话说儿子跟着母亲显贵,母亲跟着儿子显贵,现在太子的母亲还没有封号,应该立她为皇后。”景帝大发脾气说:“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于是论罪审判,就把这个大行官杀掉,同时把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栗姬由从此更加愤恨,可又见不到景帝诉说,就这样忧郁而死。最后景帝立了王夫人为皇后,他的儿子为太子,又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盖侯。
武帝继位,王氏三侯
景帝去世,太子继承尊号为皇帝,尊奉皇太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景帝一共有十三个儿子,一个做了皇帝,其他十二个都封了王。王太后的妹妹儿姁死的比较早,她的四个儿子也都封了王。王太后的大女儿的封号是平阳公主,二女儿是南宫公主,小女儿是林虑公主。
盖侯王信的嗜好是喝酒,而田蚡和田胜贪财,并能说会道。王仲早死了,就葬在槐里,这时被追尊为共侯,还修建了陵园,划了两百家作为陵园封邑。等到平原君臧儿死后,就随田氏一起葬在了长陵,修建的陵园与共和凌云完全一样,王太后是在孝景帝死后十六年,也就是汉武帝元朔四年死的,死后与孝景帝合葬在阳陵。王太后家里一共有三个人封了侯。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网友评论
记得王娡登上太后之位后,汉武帝主动帮其找回了在民间的女儿,她吓得躲了起来,后来封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