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每天进步一点点
从弗洛伊德事件思考个人与群体关系

从弗洛伊德事件思考个人与群体关系

作者: 不如乐之 | 来源:发表于2020-06-08 11:27 被阅读0次

2020年5月25日,这注定是一个将被刻在美国历史上的日子: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发生了一起警察用膝盖压制一位名叫乔治·弗洛伊德的非裔美国人颈部并导致其窒息身亡。起因是,弗洛伊德涉嫌使用了一张20美元的假钞。

目前,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经接近200万了。美国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和警民对抗。现在不仅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新西兰、日本、荷兰、爱尔兰等多国都爆发了示威游行。

很多国人就无法理解:死一个黑人,按照法律来处理涉案警察不就行了;还有什么比抗疫更重要,大家保命要紧啊,为什么要示威游行。

个人与群体有几种典型的关系,生活在不同的关系下的人们的思维会有很大的差异。

一种是集题主义。集题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

集题主义就像是高考的命题作文一样,主题已经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按照经济学原理,越是有限的东西,越是弥足珍贵。所以集题主义下的个人都在有限的空间里面,探索属于个人的东西。集题主义下的个人往往是自私的,因为“不自私”就像交公粮一样被强制征收了,无私奉献是应该的,捐款也是应该的,因此剩下的就是自私了。这样的结果就是,群体往往是一盘散沙。枪打出头鸟,不如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第二种是连坐。连坐,是指中国古代或现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在连坐制度下,本人未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而受牵连入罪。连坐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连坐制度。商鞅变法时,立相坐之法。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一定区域实施保甲制度,也以戒严令、行政命令规定连坐办法。

连坐制度下,最亲密的夫妻和朋友,也不能互相包庇,而要向政府检举揭发。实行连坐法的目的,就是要使得人民互相保证,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以巩固君主统治,因为君主代表了最高的集题。

第三种,暂时找不到词汇来表达,意思是群体中的一员受到不公正待遇之后,就代表这个群体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群体会一起表达或反抗这种不公正待遇。

比如,一个消费者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就代表所有消费者都受到了伤害。商家必须给所有购买这种产品的消费者赔偿,无论其他消费者是否发现了产品的假冒伪劣。

由于有多种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所以弗洛伊德事件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具体的人,一个叫乔治·弗洛伊德的人死了;

代表种族,一个黑人死了;

代表人类,一个人死了。

留洋的亲戚说,中国人在国外的地位比黑人还低。因为黑人受到欺负之后,会群起而抗议;而中国人一般都选择息事宁人,反正欺负了就欺负了。这与国人的处世哲学和思维有关。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到: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正像西方国家的人们无法理解我们一样,我们也无法理解洋人对弗洛伊德事件的反应,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对比和思考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关系。


注:因避讳,集题同集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弗洛伊德事件思考个人与群体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dltktx.html